申论,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
1、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2、志不强者智不达。
3、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4、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
5、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7、用热心、细心、诚心、恒心沟通,在平凡、平淡、真诚、真切中服务。
8、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
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0、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1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12、人得自知,既然没种***,那就找点乐子活下去。
13、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
14、为官浮云远,春风铸精神。
15、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16、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
17、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麽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18、忠心献给党,热心献教育,真心献同仁,诚心献社会,信心留自己。
19、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20、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2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22、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3、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24、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25、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26、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7、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28、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29、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30、力,方能攀上巅峰。
31、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3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33、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34、才不称不可据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
35、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36、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37、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
38、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
39、我们说,不唯GDP论英雄,不片面追求GDP,但这并不是不要经济发展的合理速度。
40、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
41、善行为就是一切以人格为目的的行为。人格是一切价值的根本,宇宙间只有人格具有绝对的价值。
42、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需然性的。
43、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
4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5、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46、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47、才能,可以在寂静之处培养;而人格却须在人世波涛中形成。
48、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49、提高敏感、早做准备,创新思维、完善机制。
50、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51、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一、治国篇
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房玄龄)
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6.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7.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
9.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xx)
10.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xx)
二、清廉篇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xx)
3.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xx)
4.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xx)
三、民生篇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
3.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
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xx)
6.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xx)
四、文化篇
1.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2.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xx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说到文化的多样性时引用此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xx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
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xx)
五、生态篇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4.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5.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2.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13.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1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1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16.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17.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
18.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19.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20.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
2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2.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23.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24.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25.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26.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27.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
2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29.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30.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雨果
31.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
32.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3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34.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明代诗人)
35.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
36.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
38.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39.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4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41.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42.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4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44.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4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
46.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
47.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
4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9.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50.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