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越王勾践的故事的名言 正文

越王勾践的故事的名言

时间:2025-05-02 16:52:40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

B.可以一战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段主要写范蠡两次辞官的经过和原因。

B.范蠡离勾践而去,是因为勾践是个不能与大臣共患难同享福的人。

C.范蠡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D.范蠡从商经营有方,治国深谋远虑,颇负盛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范蠡事越王勾践 事:____________

②还反国 反:____________

③布衣之极也 布衣:__________

④间行以去去: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与其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①侍奉,辅佐 ②同返,返回 ③平民 ④离开

4.(1)私自与他的部属乘船渡海而去。

(2)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让他做卿相。(意对即可)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

“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第一篇:追慕先贤

时钟的指尖一秒秒地转动,一分分地消逝,一天天地溜走。我们还感觉不到2012的时间,就又要开始品尝那即将结束的2014的味道。听着家中三个挂钟一起走动的声音,“滴答”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脆,慢慢地向四周晕开。闭上眼睛,细细地感受钟声,或许是因为2014的脚步走得太匆忙,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纪念2014的礼物,只是想在这最后的时刻记上属于2012的钟声罢了。2015的前一夜,我们也许无奈,叹息,这么快2014没了,我们也许兴奋尖叫,度过了2014那所谓的世界末日,我们也许激动,无法言语,明天我们又长了一岁……

太多的也许,是停留在2014尾声的幻想。我们站在2014与2015的分界线,此刻面临我们的是昨天,今天与明天。今天的我们站在分界线上,但当午夜的钟声敲过12点钟,我们已开始迈起步伐,走向明天,迎接2015的朝阳,新的一天从我们脚下出发。抛开昨日的幻想,感受今日的美好,把握每一个今天,营造每一份美好,不让今天留下任何的遗憾。

今天,是奋起直追的起点。今天,我们不要再沉湎于昨日的一切,不要幻想着明天。今天的我们,都是空白的,新的一天都将从起点重新开始。人生的日历,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停留在空白的2015,需要我们用双手绘画出绚烂的人生。2014的黑白,我们将在2015填补绚丽的色彩。

回忆的昨天已经默默地消失,期盼的明天还在沉睡。不要过多回忆昨天的一切,不要一味设想明天的蓝图,沉浸在幻想的梦中,当梦醒后,你将一无所有。选择明天,才是智者最明确的抉择。认真的度过每一分每一秒。把握住每一个今天。

第二篇:追慕先贤

时光荏苒,人生如白驹过隙.中华民族在岁月的不断变化中变得富强,更加昌盛,中华民族之文化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学习.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奋进.逆境能够磨练人的意志,能使我们在逆境中战胜自我而取得成功.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迷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中沉迷酒色,最后却落得个自食恶果的下场,实属可悲.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至理

但是有了生命之路,有了安逸的生活,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打天下、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 安乐,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对此不能抵抗,一败涂地,教训是多么深刻啊!

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方面都要经受一番磨炼.这使我想起欧阳修所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人们在险象环生时,努力的拼搏,因此化险为夷;人们在安逸的享乐中却意志消退,结果一无是处.总之人处逆境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历史的风吹走了一切,却吹不走古代先贤对我们的影响与教诲.学古为今用.先贤们的良言慧语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奋斗和前进

第三篇:追慕先贤

襄阳,鄂西北部的著名城市,亦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区的中心城市,亦是华夏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铁打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美誉。现存古代各时期文化遗址200余处,多种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

我对襄阳城的历史敬慕已久,对诸葛亮代表的先贤们更是仰慕有加。千古流芳的古隆中,古韵流深的襄阳古城、溢满古意的步行街.....曾让我魂牵梦绕,牵情不绝,并逐渐滋生出万般敬意,总想有朝一日能睹其尊容,了却我今生之愿!

乙未春节,朋友相约至三峡大坝和清江画廊游玩,返途中,车将至襄阳时,闻得前方汽车追尾,高速路临时关闭,我们只好盘出高速,驶入国道,因而影响了行程。艰难忍受颠簸之苦抵达襄阳市界时,夜幕降临,此时襄阳城内已灯火阑珊,夜景分外迷人。为了不疲劳驾驶,亦为了明日能趋程归家,用罢晚餐后,我们便暂寓“襄阳酒店”,因而痛失了瞻仰襄阳景色的绝佳时机。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遗憾没有在心中驻留太久,5月23日清晨,我便荣幸地跟随“舞钢山水户外”群的包车,毅然踏上了南下襄阳的愉快旅途。

由于出发时间太早,加之车辆一路颠簸,我和群友一路昏昏入睡,自然错过了沿途的仙趣美景。但当车于12点36分抵至古隆中景区时,瞌睡虫一下子跑到了九霄云外,大家禁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当有序步出车门后,一方秀朗山色顿时凌乱了我纷繁的思绪,一种追根溯源的莫名冲动和久别重逢的深切感动,悄然占据了我之心灵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