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我们有太多的`好句了,以下的经典希望朋友们喜欢。
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6、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12、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1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1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2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23、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2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2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2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2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9、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30、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3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3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3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3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4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4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4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4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4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5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5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晏殊·醉翁亭记)
5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5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
5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5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5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5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5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59、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60、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6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6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63、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6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6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6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6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赏析。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和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附:过故人庄赏析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关于这一故事的欣赏哦!
游山西村陆游名句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注释]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诗、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赏析]
(一)
此诗写于孝宗干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二)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这里,山明水秀的优美环境,固然诱发诗人的兴味,而古代抒写田园生活的优秀诗篇,更是陶冶着诗人的性灵。以开创田园诗派著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所描写的真景实事曾给诗人以启迪。唐代擅长于歌咏山水田园的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过故人庄》又给诗人带来了恬淡中有淳美的感受。这些都是陆游诗歌创作所汲取的有益养料。不妨让我们先读一下《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