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总结一
根据《忻州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xx年“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暨爱婴医院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我县卫生局认真组织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开展爱婴医院管理和监督检查,取得了预期效果。先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周活动
我局以及妇幼保健院十分重视这次宣传活动,把这次活动作为巩固爱婴行动成果,提高母婴保健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卫生局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围绕今年“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指标”主题开展了宣传活动,还将此次活动与爱婴医院监督检查相结合,广泛普及母乳喂养知识,有力加强了爱婴医院管理。
二、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今年正值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提出二十周年。我局以此为契机,和妇幼保健院联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一是组织妇保站产科、儿科、妇保科等8名医护人员与8月6日在县政府门前举行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对街道往返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技巧。并对孕妇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共咨询人次500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到很好的社会效应。二是在县医院门前悬挂“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指标”主题标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对于住院分娩产妇进行了母乳喂养重要性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增强了住院分娩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三是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进行宣传。县政府大院政务公开栏刊登了“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指标”。提高了广大公务员干部的知晓率。我局、妇保站与电视台合作制作 “母乳喂养好”专题片一期,并连续播出三天,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
三、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妇幼保健院在母乳喂养周期间,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爱婴医院、卫生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要求各爱婴医院、卫生院积极推行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避免人为干扰,降低剖宫产率,从而保证母婴安全。提倡母乳喂养,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废除奶瓶、奶嘴安慰品,坚决抵制推销商推销母乳代用品,根据爱婴医院监督管理指南对不符合十项措施的 爱婴医院,限期改正或取消爱婴医院称号。
通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指标”为主题宣传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广泛普及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的知识技巧,提高群众理解支持母乳喂养意识,同时 医护人员自身也得到了一次学习,使爱婴医院和爱婴卫生院工作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服务水平也给到了 进一步提高。
关于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总结二
2016年8月1日至7日是第25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职场妈妈,“喂”爱坚持。旨在唤醒全世界人民对母乳喂养的关注和支持,倡导地球村的所有居民给母乳妈妈更多的呵护和赞美。对此我院在世界母乳喂养周期间开展了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一、保健科利用门诊日在一层大厅举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宣传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含接姿势”以及“乳汁不足的信号有哪些”等。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摆放易拉宝1个,悬挂横幅1条,电子滚动屏1块,受益人群400余人。咨询活动受到了妈妈及家属们的热烈欢迎。
二、8月4日由我院医务科牵头,特邀院内儿科专家、乳腺科专家、产科护士长、产房护士长等专家,在一层大厅为患者提供有关母乳喂养、自然分娩以及儿科咨询等专业的免费答疑。活动过程中,专家们耐心的解答患者的各类问题,宣传母乳喂养以及自然分娩的好处,同时利用母乳喂养教具,生动、直观地为患者呈现了母乳喂养操作方法的正确掌握,用自己专业的知识解除了妈妈们的疑虑。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及小礼品540余份,摆放易拉宝6个,电子滚动屏1个,悬挂横幅1个,受益人群500余人次。
三、8月5日在我院七层大会议室通过孕妇学校向准爸爸妈妈们讲解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授课主要内容有:“母婴同室时间是多少?”、“24小时小便几次以上证明新生儿吃饱了?”、“每次挤奶时间应多长?”等知识点,签到50余人次,利用电子滚动屏1块,课后还进行了母乳喂养相关问题的答疑,受到了准爸爸妈妈们的热烈欢迎。
四、8月8日在我院七层大会议室通过妈妈大课堂向新爸爸妈妈们进行了关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讲解。授课主题是: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主要内容涉及:“母乳喂养的最初几天”、“如何增加奶量和再泌乳”以及“患病母亲如何母乳喂养”等。受益人群为50余人次,利用电子滚动屏1块,课后还对新爸爸妈妈们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答疑,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关于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总结三
8月6日上午,新区人民医院组织防保科、产科、新生儿科、中医科、社管中心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在公明红花山公园开展第25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大型义诊宣传活动。
“母乳喂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今年的活动主题。据了解,目前已有120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新区人民医院特派出产科、儿科、新生儿及中医科专家现场宣传母乳喂养、预防出生缺陷、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二胎生育、孕产期及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及科学育儿、中医助孕等义诊咨询服务。同时医务人员为现场的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赠送玩具小礼品,为成人量血压、检测血糖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首先,在医院门诊及病房电子屏上显示今年母乳喂养周主题及爱婴医院宣传内容,通过循环播放母乳喂养宣教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积极营造爱婴氛围。在产科门诊,孕妇学校此次一改往日教学模式,变成以“诉说、分享、倾听”模式组织此次活动,我们特地请来几位在本院分娩且一直坚持母乳喂养的产妇向大家诉说自己的母乳喂养经历,分享她们的经验,随后由专业人员向大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注意事项及目前常见的一些喂养误解,准妈妈听得饶有兴趣,通过现场的咨询问答和交流分享活动,帮助孕妇了解母乳喂养知识,使孕妇建立能够胜任母乳喂养的信心。
在住院部,杜绝关于代乳品的任何宣传广告,走廊里挂着母乳喂养的宣传图,护理人员对每一位新入院的病人进行宣教,如母乳喂养的好处、宝宝第一口奶的重要性、正确的喂奶方法等,每位入院待产的准妈妈人手一本《母乳喂养好》的宣传手册及“母乳喂养十项措施”,再次宣讲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使她们充分意识到母乳中不仅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有益于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也有利于预防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妈妈们明白给宝宝最好的礼物便是母乳,这样的礼物可以使宝宝们受益一生。每天,医护人员从手把手地教导新妈妈母乳喂养姿势开始,协助乳房护理,帮助产妇克服在母乳喂养中遇到的困难,使新妈妈们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使病房母乳喂养率达到100%。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时对产妇家属宣教,使整个家庭重视母乳喂养,重视这一行为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健康及生存的影响,从而使产妇出院后的母乳喂养获得更大的家庭支柱。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宣传活动已圆满结束,其实,通过这样的活动,医护人员自身也得到了一次学习,爱婴医院的宗旨再一次得到践行,也为提升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坚持的基础。我们深知,“爱婴、母乳喂养”不仅仅是在母乳喂养周,而是在平时工作中的每一天,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妇幼健康保健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2014年底,中国第一家以“孝顺”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四川省固驿镇正式开馆。在“孝顺”博物馆玻璃橱窗里,陈列着许多行孝物件,介绍着十几位当代知名孝子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座斥资800多万元的主题博物馆,是政府弘扬中国传统美德行动的一部分。
“孝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孝顺”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各种离奇的故事很多,其中元朝的“二十四孝”故事最为有名。作品中一名妇女用母乳喂养她没有牙齿的婆婆,一名男子光着身子坐在父亲床边喂蚊护父。此乃乳姑不怠、恣蚊饱血典故的由来,成为当时行孝的典范,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在行孝方面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在当代,行孝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它时刻提醒、教育着人们,孝乃为人之本,它是维系家庭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行孝的方式很多,确保父母衣食无忧是孝,悉心照料病中的老人是孝,父母冷暖记挂心上是孝,常回家看看也是孝……在形形色色的行孝方式中,“顺”应是第一位的,乃百孝之先,否则在中国上万个汉字中,孝与顺就不可能组合在一起,成为体现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标准的关键词。
“顺”乃顺从、顺服、顺利之意。为人儿女,不一定如子路百里负米,学董永卖身葬父,似黄香扇枕温衾,更无需像古人那样闻雷泣墓、尝粪忧心,只要做到顺从父母,让父母顺心、舒心、放心就是最大的行孝,即使有时的顺从是假装出来的,是善意的欺骗。为人父母,居有华宅、行有豪车、食有百味当然好,但与儿女顺从、家庭顺和、生活顺心相比较就显得次要了。心顺气顺身体顺,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也是为人儿女最大的期盼。诸事都让父母心顺气顺固然很难,但有时想想也并非遥不可及。一个人只要行走正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健康生活,不让父母担心,父母的心就顺;一个人只要对父母有耐心、对家人有爱心、对亲人无私心,父母的气就顺。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问问、常把父母的冷暖记在心上、常关注父母的情绪变化,不让父母分心、不招父母操心、不惹父母烦心,这些看似平常稀松的小事,就是父母顺心安心的.主要要素和儿女行孝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西方价值观念的逐渐渗透,孝顺观念在许多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对行孝的理解也越来越商业化、货币化,认为只要让父母不缺吃、不缺喝、不缺花就尽到责任了,孰不知团聚重于美食华车,理解贵于金银珠宝,以至于成年儿女要经常去看望年迈的父母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都要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孤寡老人寻觅一个老伴这样再正常不过的要求被视为“老不正经”,以至于许多老人在孤独、抑郁、愤懑中风烛残年;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家产而纠纷不断、对簿公堂,以至于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家庭破裂。面对如此多的不“顺”,为人父母谈何安?为人儿女谈何孝?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特别是一家人天各一方无法相聚、“空巢”老人大量存在的情况下,父母很容易产生被忽视、被遗忘、被冷落的感觉。在精神得不到寄托、亲情得不到释放、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老人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这也是近20年来老人自杀率飙升的重要原因。
据推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步入老龄化社会。在中国成为福利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情况下,重视并提倡孝道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百孝顺为先,作为儿女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父母居有处、食有粮、穿有衣,而应该给予更多的精神寄托、亲情关怀、人文照顾,因为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靠钱能够买得来的,况且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没有或者刚刚脱贫。夯实中国孝文化的基石,需要政府、社会及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养老资金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履行好社会养老职责;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要加强孝道的宣传和引导,树立孝子典范、寻找孝子行动,增强顺从意识,提倡牺牲与奉献,切实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责任;作为儿女,要正确理解孝道文化的精髓,了解老人的需求,尊重老人的意愿,重视老人的意见,顺从老人的安排,按照老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考虑问题、安排生活,保证老人身心健康、精神愉悦、心顺气顺,这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