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下为公。(孙中山)
2、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3、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4、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1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3、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材吧。——巴金
4、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5、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三农皆为国之本。——《管子》
6、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8、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9、有错误要逢人便讲,即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
10、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拜伦
11、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林肯
1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3、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14、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15、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法国寓言诗人)
16、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7、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18、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当代
1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当代
20、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1、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2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9、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31、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3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33、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4、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5、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3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3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38、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
39、人惟一可以自我夸耀的只有职责。——培根
40、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41、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42、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43、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44、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
45、上天从没有赋予一个人任何权力,若非同时让他肩负相对的责任。——赭罗德〃约翰逊
46、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约翰〃肯尼迪
47、承受个人生命责任的意愿即是自尊自重的泉源。——珍〃迪迪安
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4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50、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吕坤
民心者的天下,治国者须知民心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喜庆之辰,易心平气和,语言吉祥。
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凡爱人爱物,皆爱也。
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为人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以此存心可也。
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读书以明理为要。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16.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17.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18.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