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沫若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2、曾子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3、韩信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4、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5、晏殊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6、商鞅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7、济阳商人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xx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8、宋濂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9、列宁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10、李苦禅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11、季布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篇一:关于诚信的故事简短
前两天,以《随口说来》为题写了个帖子,甚为自得。殊不知,那几分沾沾自喜很快便为某生随笔里的一句话给驱散了:老师,你说过要给我看你写雪天感受的文章,怎么还没给我看啊?
啊?是啊,我怎么把这个“诺”给忘了个一干二净了啊!虽然那只是几个星期前在这学生一篇文章后面的一句回话:雪天未必如你说的那样有趣吧?我以后给你看我写大雪天感受的文章吧。
也许当时只是心血来潮,信手写来,这随口而许的“诺”并没真停留在了我心上,只是随改好后发下去的随笔而抛之于脑后。殊不知学生那边却是眼巴巴地等着我给她看,我这不是失信于人又是什么!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随口说来的。
从古以来,就流传着《曾子之妻》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妻对孩子说别闹,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看来,她是不打算实践诺言的。因为等她回家,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曾子说:作父母的如果失信于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说完,就把那猪杀了。
想到这里,我就毅然地在那学生的随笔上写道:对不起,差点失约了,
篇二:关于诚信的故事简短
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时空变幻,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去了。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动的留下了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
君不见,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君不见,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们无奈与无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不要漠然地说这些与我无关,与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毕业后迟迟不偿还助学贷款,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与我无关?也许你还会说,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没有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多彩!
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以自己朴素而又整洁的面容,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
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路吧,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篇三:关于诚信的故事简短
春天,森林里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童话王国206号大街上,却发生了一件发人深思的事。
这天,狡猾的狐狸家里的油没有了,它听说鸡妹妹家里的油非常多,便嬉皮笑脸的来到鸡妹妹的家。到了门口,它故作亲切的对鸡妹妹说:“亲爱的鸡妹妹,我家油没了,请您借我一瓶吧!”
鸡妹妹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人不讲信用,前年借我的半瓶油还没还,今年还想捞便宜,没门!”
狐狸听了,胸有成竹地说:“鸡妹妹,你放心,现在你借我一瓶油,以后我还你两瓶。若是我说话不算数,你到森林法庭上告我去!”
鸡妹妹听了,觉得有便宜可占,左思右想了一会,便答应了狐狸的请求。它让狐狸写个借条,作为凭证。狐狸照做了,于是,鸡妹妹就给了狐狸一整瓶油。
过了一个星期,狐狸真的来还油了。鸡妹妹很是激动,心中还抱怨到:别人都说狐狸不仅狡猾而且向来都是不讲信用的,他好像并不是这样嘛!鸡妹妹便高高兴兴地请狐狸进了门,但当她看到狐狸手里拿的是两个眼药水一样大小瓶子装着的油时,嘴都快气歪了。“你,你……你不是说借一瓶还两瓶的吗?现在怎么……”鸡妹妹就嚎啕大哭了起来。狐狸却笑嘻嘻地说:“是呀!可我并没说用多大的瓶子装呀!”说完他便得意洋洋地走了。
鸡妹妹上了当,坐在门前大哭起来。正巧聪明善良的小白兔经过这里,看见鸡妹妹哭得那么伤心,急忙上前问明原因,鸡妹妹连忙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听后忿忿不平地说:“别哭,别哭,我去把你的油回来。”
小白兔快步来到狐狸家,喊道:“狐狸大哥,我家的油用完了,你能借瓶油给我吗?还时我会还两瓶的!”狐狸暗想:你也想用这种把戏哄我,我才不会那么傻呢!于是,狐狸就对小白兔说:“油,可以借给你,但还的时侯瓶子要和借给你的一样大小才行!”“行,行,行。”小白兔也写了张保证书给狐狸,便把借来的油给了鸡妹妹。
没过几天小白兔提了两个借油时一样大的油瓶来到狐狸家。狐狸一见就乐坏了。可他接过油瓶一看就傻了眼,只见瓶里只装了一丁点的油。气得直骂小白兔不讲信用,再也不和他交朋友了。“我说借一瓶还两瓶,但没说还多少呀!”小白兔笑着说。
通过这次教训,狐狸终于懂得了诚信的可贵。如果一个人失去诚信,他肯定会失去朋友,失去信任。那是多么可怕呀!于是,狐狸拿了两瓶油来到鸡妹妹家道谦,鸡妹妹原谅了他。从此,两人成了相互信任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篇四:关于诚信的故事简短
从前有一片魔法森林,里面有一座魔法城堡,里面有甜心马公主,玫瑰马王后,还有蓝天马国王,甜心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去过邻国的独角兽王国,那里有很多漂亮的翅膀,可以带上翅膀飞上蓝天。小甜心很小的时候就想要一对翅膀了,可是,小甜心当时还没有满足飞行条件的年龄,所以独角兽国王答应下一次小甜心来,让小甜心自己选一对漂亮的翅膀。现在,小甜心长大了,有了足够的年龄,她的爸爸打算再一次带她去拜访独角兽国的国王,并让小甜心满足她多年以来的一个心愿。当蓝天马国王告诉女儿小甜心这个事情时,小甜心非常的高兴,跑来跑去的。准备出发了,小甜心的妈妈玫瑰马王后让小甜心想一想还有什么要拿的,小甜心却想起来她的好朋友凌兰要来,她要教凌兰时装搭配,不能去独角兽王国了,小甜心的妈妈说:“这次就是因为你而去的,你不去那可怎么办啊?”小甜心说:“妈妈,下次我一定去。”小甜心的爸爸说:“小甜心真懂事,知道诚实守信了。”
经历过这件事以后,小甜心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小甜心非常懂事,知道诚实守信了。
诚信的名言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
6、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7、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8、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0、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1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1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5、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16、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9、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1、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2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2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2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2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9、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30、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3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32、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3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4、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35、失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7、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3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3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0、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4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42、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43、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4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45、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哈代
4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7、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9、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5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诚信的故事
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格言大全。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