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制教育的名言
1、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5、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6、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7、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8、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9、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10、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11、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12、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13、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14、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15、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
16、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17、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教学阶段论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二是联想;三是系统;四是方法。
2、教育性教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
3、训育
一是限制,二是赞许,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
赫尔巴特的教育名言:
1.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话动。
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
3.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
4.各种心性的基础是身体的健康。……关心健康是培养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
6.行政制度在教育上也有特别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没有地位与位置的差别,都必须习惯于参加这种制度,使他可以成为社会中一般有用的人。
7.人类自然本性就好象以最高技术建造的与布置的大船,能经得起一切风浪的变化,只等待舵手按照环境指导它的航程,指挥它到达目的地。
8.在经常监督的压力之下成长的人们,不能希望他们多才多艺,不能希望他们有创造的能力,不能希望有果敢的精神,不能希望有自信的行为。
9.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10.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11.在教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不需要第三者参加,常常在一起成为伟大而精选的伴侣。
12.赫尔巴特 教师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经验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直接的,同样也是丰富的;是的,在教学的时间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交际。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10、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4、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