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廉洁的名言警句出处 正文

廉洁的名言警句出处

时间:2025-04-28 18:31:56

一、格言与谚语的区别:

1、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的,无法找出作者;格言是名人或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说的话,作者确定,可以查到出处。

2、谚语的内容,大多是具体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格言则侧重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有格言的内容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是消极的,如“好死不如赖活着”,一般不称为格言,而称为俗语。

二、廉正格言(精选200条)

廉正格言1

1、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其有。

2、遵守法规时常自醒自警自律,崇尚廉洁远离贪财贪物贪心。

3、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

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5、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6、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要警钟常鸣。

7、贪欲无度,牢狱自筑。

8、家事国事天下事,两袖清风,为民谋利办实事;大官小官父母官,一身正气,为政清廉做好官。

9、企业是船,你我是帆;勤廉守护,乘风破浪。

10、一事不明错一件,一官不清误一方。

11、已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忧,不如预谋。

12、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

13、廉洁能聚人,律己能服人,身正能引人,无私能感人。

14、腐—败是祸事前因,幸福是勤廉后果。

15、廉政两字,关系你我他(她)。佳节将至,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请注意廉政工作从身边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16、廉洁从教,勿以“十不准”而为;心怀坦荡,总为下一代着想。

17、约身谨洁,尤以公廉为己任。

18、贪占便宜终受累,能安勤俭不长贫。

19、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20、廉洁自律,才能永有“保护伞”;防微杜渐,才能永立“安全岛”。

21、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22、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23、勤政廉政心安,百姓群众拥护,树立廉洁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24、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25、把住自己的嘴巴,清静如水,栓住自己的腿,足不沽灰,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

26、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27、上工之术,先治未病;上工之心,先治其身。

28、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29、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30、贪与贫一点之差,贪污腐—败牢为家;廉与腐一念之差,廉洁清正传佳话。

31、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追寻无限的贪念,是最愚蠢最可悲的。

32、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33、松柏贵在直,劲竹贵在节,水莲贵在清,干部贵在廉,从政要直节,征税需清廉,税收强国家,涉及你我他,国强民又富,崛起我中华。

34、耐得住寂寞,挡得住**,经得起考验。

35、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方能做个好官。

36、取不义之财,就如自寻末路;走廉政之路,前途一片光明。

37、律己如同走钢丝,一步一步须慎行。

38、钱财看得轻一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看得淡一点,官从民来还回民去。

39、以铜为镜,正人正己正衣冠;以廉为荣,兴党兴国兴天下。

40、道德防线不能破,否则肯定惹大祸;廉政勤政是本份,大公无私显精神。

41、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42、风行千里留声,人过百年留名。

4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4、廉洁奉公心坦荡,爱党爱国爱东糖。

45、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46、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47、领导干部应写好人生之“最”:官大官小,清官最大;权重权轻,责任最重;位高位低,在位最高;身贵身贱,人格最贵;成功失败,长水东流;幸福平安,青山依旧。

48、党风廉政记心中,问心无愧走一生。

49、常思贪婪之害,常怀廉洁之心。

50、身廉一世清,家和万事兴。

51、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52、图一时贪念,必毁一生清誉;扬一身正气,定留一世美名。

53、贪污腐—败猛于虎,廉洁自律永幸福。

54、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55、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56、清心寡欲克已奉公,戒奢崇俭自警自醒。

57、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58、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59、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6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

廉正格言2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4、贪婪和幸福永远不会牵手。

5、做官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勤政不患禄不厚而患知不博。

6、功过是非须经历史检验,廉洁勤政要由群众评说。

7、小节放纵,大节必失。

8、把握眼前,珍惜未来。

9、根深不怕风吹,行正何俱天地。

10、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11、作决策以人为本当戒急功近利,干工作求真务实应求有口皆碑。

12、坚持廉洁自律,争做先进表率。

13、廉洁品自高,贪脏法难容。

14、不能有效约束自己,就无法有效约束别人。

15、不以善小而不褒,不以恶小而不惩。

16、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

17、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18、时时省察,百姓疾苦心永挂;事事检点,为官清贫梦长安。

19、修身,则心如幽泉净;纵欲,必足陷污泥潭。

20、立党为公一心为民最重,执政为民清政廉洁为要。

21、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

22、扬起理想的帆,把稳廉政的舵,驶向成功的路。

23、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

24、投其所好,是害人的砒霜;批评监督,是救人的良药。

25、拘小节,言行举止点点滴滴;做大事,德能勤绩方方面面。

26、自控能力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27、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28、平凡岗位高尚人格。

29、一事不明错一件,一官不清误一方。

30、小善积多,德益天下;小恶除早,免生后患。

31、做事头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为人心底坦荡,不为虚名所思。

32、自知者不为奉承所动,廉洁者不为诱惑所迷。

33、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34、从制度建设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35、党风党纪打折扣,迟早都得犯错误。

36、反腐其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37、心中常有公平在,手下自有公正书。

38、监督就是爱护,公开就是倡廉。

39、严抵百欲,勤兴百业。

40、廉洁奉公为官之道,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4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42、做人一生光明正大,为官一任廉洁奉公。

43、反腐当从自身做起,倡廉应由小处着手。

44、人格人品定注人生,党风党纪奠基党运。

45、人要活得轻松,须多奉献、少索取。

46、公生明,廉生威,无私无畏奔前程。

47、群众监督是反腐最强大的武器。

48、失去监督的地方,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49、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得,在于人。

50、倡廉重在反腐;反腐重在治本。

5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2、把握今天就是珍惜明天,把握自己就是珍惜家庭,把握言行就是珍惜岗位。

53、眼前荣华如浮云,身后美名重千金。

54、理想和信念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

56、勤政为民,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57、胸有人民能拒腐,心惟自我难为廉。

58、廉者不为小利而移花,官者不认私情而接木。

59、滴水常击水滴石穿,小欲常纵欲溢自毙。

60、遏制腐败,重在预防。

61、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不断奋进;常怀宽人之心,眼界开阔,胸怀宽广。

62、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

63、律己如同走钢丝,步步都要须慎行。

64、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6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似锦前程,毁于一念。

66、由廉入贪易,失足悔恨迟。

67、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68、廉政相伴,一生无憾。

69、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两袖清风;办事三思而行,阖家四季平安。

70、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71、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72、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73、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74、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75、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

76、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当勤勤廉廉官。

77、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78、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79、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80、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廉正格言3

1、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2、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3、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4、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6、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7、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

8、志不可无傲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

9、纳谏求贤有容乃大;激浊扬清无欲则刚。

10、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11、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2、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13、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公正。

14、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所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18、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19、在位奉廉应当;退位守节尤重。

20、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21、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22、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

23、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26、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27、政清则社稷兴腐败则国家亡。

28、乐自清中出烦自贪里来。

29、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1、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32、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33、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挡住第一次诱惑将一路顺风。

34、不为富贵涉贪路宁守清贫养廉名。

35、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36、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37、做人德为本做官清为上。

38、用权当如履薄冰不慎乃殃;

39、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40、民不容贪党不容腐。

41、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42、载舟覆舟民意难违从来当官须勤谨

43、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

44、为官常想官是公仆恃官傲物人不齿

45、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46、公仆铭胸常闻警钟;清廉舒坦敬业从容。

47、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48、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49、处事公正不为权势丧志不为钱财动心

50、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

51、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52、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53、无私者勇忘我者清。

54、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55、用权当思权本民赋弄权谋私法难容

56、为官一时做人一世。

57、金竹千年不变节云松万年不弯腰。

58、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

5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曾国藩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曾国藩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曾国藩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曾国藩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曾国藩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曾国藩

行事常思退一步。 ——曾国藩

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曾国藩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曾国藩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曾国藩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曾国藩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曾国藩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曾国藩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曾国藩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曾国藩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

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曾国藩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一使气,但坏事。 ——曾国藩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曾国藩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曾国藩

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曾国藩

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曾国藩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曾国藩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曾国藩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曾国藩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曾国藩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曾国藩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曾国藩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曾国藩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曾国藩

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曾国藩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曾国藩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 ——曾国藩

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曾国藩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曾国藩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曾国藩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曾国藩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曾国藩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曾国藩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曾国藩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曾国藩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曾国藩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曾国藩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曾国藩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曾国藩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曾国藩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曾国藩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曾国藩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曾国藩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曾国藩

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曾国藩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曾国藩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曾国藩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曾国藩

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曾国藩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曾国藩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曾国藩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曾国藩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曾国藩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曾国藩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曾国藩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曾国藩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曾国藩

1.不公正的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享·乔治

2.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热爱公正无非是怕吃不公正的苦头 。——拉罗什富科

3.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柏拉图

4.正义至高无上的尊号。——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 伦理学家 普卢塔克

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渔父》

6.仁慈和正义是并辔齐驱的。—— 杜特斯

7.守法持正,嶷如秋山。——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司空奚公神道碑》

8.士穷乃见节义。——唐·韩愈

9.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英)莱辛

10.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法)雨果

11.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2.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唐·吴兢

13.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白朗宁(英国)

14.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清)申居郧

15.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美)富兰克林

16.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17.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宋·王安石

18.火不侵玉。——唐·刘禹锡

19.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

20.正义是一种高尚的幻象。—— 特格纳

21.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7.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9.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3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31.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2.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3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宋)杨时

34.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35.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却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36.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俄)列夫·托尔斯泰

37.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宋·欧阳修

38.正义是人类最大的利益。——美国作家 韦伯斯特

39.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马光

40.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三国志

41.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42.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43.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44.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阿拉伯

45.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4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47.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48.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享·乔治

49.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50.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

51.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比奇科默

52.公其心,万善出。——明·方孝孺

53.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唐·杨炯

54.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

55.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唐·张九龄

56.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

57.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邓析子

58.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吕坤

59.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60.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61.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6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

63.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64.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65.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66.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67.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68.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