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先秦百家名言和评点 正文

先秦百家名言和评点

时间:2025-05-10 09:29:06

现在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就要开始备战2017年小升初了,那么小升初语文必考的文学常识有哪些呢?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儒家经典、历史散文和先秦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小升初语文必背)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D、先秦诗歌

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②《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

四、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3.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4.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5.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6.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7.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8.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9.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14.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必定被人爱,而憎恶别人的必定被人憎恶。

15.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大取》

【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17.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18.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大取》

【译文】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19.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大取》

【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相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

20.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法仪》

【译文】天希望人们互相爱护、互惠互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残害。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