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鹿角和鹿腿孔子的名言 正文

鹿角和鹿腿孔子的名言

时间:2025-05-14 11:19:57

【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讲的是鹿一心赞美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却因鹿角差点送命,而因鹿腿狮口逃生的故事。

【设计理念】

朗读作为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情节。

2、能读懂课文中鹿说的三句话,体会语气词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和情感。

3、懂得每样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中鹿说的三句话,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鹿角和鹿腿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辨析“砍掉鹿角行吗”,明白每样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具有初步地辨证地看待事物的理性思考。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3’)

1、出示图片,请生猜猜是哪则寓言故事,并说说从这则寓言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叫《狮子和鹿》。

凶猛的狮子和美丽的鹿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则寓言又蕴涵着什么道理呢?这节课就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它搞明白。

二、理清脉络(8’)

1、请大家自己读读故事,生词注意读准字音,有觉得难读或常常读错的地方可以用笔划一划,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自己觉得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特别注意:撒、称、挣

3、老师也整理了一些难读的词语,有的和大家交流的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倒影、匀称、撅嘴、珊瑚、欣赏、抱怨、逼近、犹豫、撒腿就跑、凶猛、挣脱、配得上、狮口逃生、差点儿

4、这则寓言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从这些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天,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十分()自己美丽的角,却()四条腿长得难看。忽然,鹿发现一头狮子向自己(),那两只美丽的角()让他送命,而那四条有力的长腿却帮他()。

指名回答,齐读。

三、细读品味(24’)

1、初次评价鹿角和鹿腿(12’)

⑴瞧,这就是故事里那只美丽的鹿。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小鹿对自己的模样有什么评价?请自己读读课文1—4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板书:鹿角、鹿腿)

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①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②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鹿角很美丽?(多么精美别致,好像珊瑚)

③你又从哪里感受到腿很难看?(太细了,怎么配得上)

谁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开火车读。

⑵师朗读出示缺少语气词的句子,生提出异议。

为什么这两个词不能少?(“啊”能看出小鹿很高兴、得意,“唉”能看出小鹿很难过。)

请两生再次分别读读两个句子。(“啊”语调上扬,“唉”语调低沉,语速较慢。)分左右组齐读:

当鹿看到它美丽的角时,它高兴地说:————————————当它看到自己那难看的.四条腿时,它难过地说:————————————————。

⑶语气词能让我们体会到小鹿当时的心情,细心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小鹿的动作也能看出他当时的心情。请你再读读3——4段,你还有什么发现?

请你带着不同的表情来试着读读这两段。指名读,分男女读。

2、再次评价鹿角和鹿腿(12’)

⑴小鹿喜欢美丽的角,讨厌难看的腿,可后来他又是怎么看待它们的呢?请你默读5——7段,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⑵你从哪里看出长腿的优点?找找有关句子: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⑶美丽的角又带来什么麻烦?(被树枝挂住了。)

是的,就在鹿将要逃离狮子之口时,那两只精美别致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原本灰心丧气的狮子又猛扑过来,鹿的性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名感情朗读。

⑷师引读:眼看就要被狮子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⑸鹿能狮口逃生,靠的不是——精美别致的角,而是——难看的腿。难怪他在脱险后,叹了口气说——

想想小鹿说这话时是怎样的语气?要是请你在这里加一个语气词,你会加哪个?加入词语再指名让生读一读。齐读。

故事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有的东西看起来美,但有时却会带来麻烦,有的东西虽然不美,在危急时刻却能派上用场。不要被外表美丽的东西所迷惑。)

四、延伸拓展(5’)

1、后续:

经历了这次灾难之后,鹿痛定思痛,它毅然锯掉了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你们认为它做得对吗?

生各抒己见(鹿角有时也是和敌人作战的武器,不能锯;不能因为鹿角这次挂住了树枝就锯掉鹿角,那下次腿跑得不够快了,是不是就应该锯掉四条腿呢?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各自的优点,扬长避短,再苦练奔跑的本领和敏捷的听力,正确看待”角和腿”的长处和不足。)

2、那么,这个寓言又让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

3、你知道这则寓言选自哪本书吗?出示《伊索寓言》推荐阅读。

【板书】

鹿角:美丽险些送命尺有所短

取长补短

鹿腿:难看狮口逃生寸有所长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从哪里可以看出鹿的长腿非常灵活?用“——”在文中画出来。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逃命过程中,帮助鹿的是_____________,害得鹿差点送命的是____________。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2)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3)难看的长腿 美丽的角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课前谈话】

师:知道我是谁吗?

生:知道!俞老师!

师:我们很有缘,俞老师在崇文也教三(5)班。

知道上哪篇课文吗?

生:狮子和鹿。

师:预习过吗?你是怎么预习的?

生1:课文读了好几遍,读那些生字,知道课文的主要意思。

生2:把词语的意思了解一下。

师:你们很会读书。除了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以外,还有什么高招?

生1:提些问题。

生2:做些课后的练习。

生3:如果不会预习,我就去抄课文。(大家笑)

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课文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不过,俞老师告诉你,你不要说不会预习就去抄课文,要说抄课文为了帮助你更好的记课文。[这看似很随意的话,却为这个孩子解了围。]

师:你们班有多少学生?

生(齐):34

师:我们有30个学生,也差不多。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初次评价“鹿角和鹿腿谁美丽”

1、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师出示课题,指名读(2人)

师:看到狮子、鹿你想到了什么?

生1:狮子是鹿的克星。

生2:一个食肉,一个食草。

师:狮子是凶猛的,鹿是温顺的。

2、学习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指名读学习提示

师;怎么学习课文?

(生又读了两遍)

师:告诉我们要做两件事情:先是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3、默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概

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默读课文

(2)出示词语:

倒影 匀称 珊瑚 欣赏

抱怨 逼近 犹豫 凶猛

撒腿就跑 挣脱

狮口逃生 差点儿

自由读——齐读

正音:挣(zhènɡ)脱 跟师读一遍

师:词语中有没有不理解的?

生:“狮口逃生”什么意思?

生答:从狮子的口里逃生。

师:字面上的这么理解的,也形容从危险的情况下逃生。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得比较详细。俞老师首先表扬这个学生真厉害,才读了一遍课文就说得那么好,再说他说得太长了。)

于是,出示了以下提示的话:

一天,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十分( )自己美丽的角,而( )四条腿长得难看。鹿忽然发现一头狮子向自己( ),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 ),而两只美丽的角( )让它送命。

要求在括号中用上上面的词语。

A、自己练说

B、指名说(叫到的学生自己添了好多字,但括号里填的词语是对的。于是俞老师再次肯定了这名同学,同时也提醒他不要多加字。我感觉俞老师真的好亲切,对待学生的错误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

C、再自己练说

[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才刚刚起步,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能摘到这个果子。而俞老师的设计最巧妙之处就是在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非常自然,而且把词语教学和概括主要内容结合起来了,感觉就像一个整体。词语也不再是纯粹的、独立的词语教学,而是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加以运用,直接应用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上。这样的设计也印证了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在点评中说到的“打通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联系,不要让每个环节独立存在”。]

4、第一次评价“鹿角和鹿腿谁美丽”

师:你觉得谁美丽?

生:鹿角。

师:为什么觉得鹿角美丽?

生1:因为鹿角在水中的倒影就像珊瑚一样。

生2:两个都美丽,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

1(注:该学生认为两者一样美丽)

鹿角: 25

鹿腿: 8

[在这个环节中,俞老师让学生举手表决:你认为是鹿角美丽还是鹿腿美丽?结果基本上是一边倒的,从上面的数字不难看出,从而形成第一次的矛盾冲突。]

5、再默读课文,找到鹿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角和腿的。

师:找到文中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交流:

生1: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句一)

生2: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句二)

师:第三处有吗?

生3:读到了课文最后一句。

师:找鹿说的话。

生4: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句三)

A、出示(句一)

(1)指名读

师:这里鹿在——生:表扬自己的鹿角常得美。

师:看课文中的插图,鹿在干什么?

生:它在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

师:你是不是从它的眼神中看出来,它对自己的角非常的欣赏,因为它认为——

生:它的角是多么的精美别致。

(2)指导朗读(自己读)

(3)出示图片(鹿角和珊瑚的图片对比)

[在这里我想俞老师想让孩子们发现鹿角和珊瑚的样子是很相似的,可是有好几个孩子认为不像,因为鹿角张得太开的缘故。最后,俞老师就说是自己没有把图片找好,应该是很像的。

我想孩子是非常天真的,他们都喜欢实话实说,所以也就不给俞老师面子了,看来我们在课堂上想要证明两样事物是如何的相像,在图片的取舍中还是要精益求精,不要应付!]

B、出示(句二)

师:但它看到自己的腿,鹿不由得撅起了嘴,不停地抱怨着——

(1)指名读

(2)齐读。怎么抱怨?

C、出示(句三)

师:不过,故事的最后,鹿却是这么说的——

(1)指名读

(2)齐读

D、再出示这三句话(句一、二、三)

师:注意最后的标点符号都是“!”,但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生:不一样。

分角色朗读这三句话:男生读(句一),女生读(句二),(句三)一齐读,用朗读读出这三种不同的情感。

师:聪明的孩子有没有发现,鹿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第一句是为自己高兴;第二句是抱怨自己的腿难看;第三句是各有各的长处。

师:用一句话来说——

生1:在评价自己的器官。(师帮她纠正:应该是在评价自己的角和腿。)

生2:评价得不一样。

师:为什么有变化?为什么后来又夸自己的腿了呢?

生:因为四条腿让它狮口逃生。

师: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鹿腿帮助鹿狮口逃生的呢?

生:第6、7自然段。

师:再加上写原因的第5自然段。

第二板块:学习第5、6、7自然段,理解鹿喜欢鹿腿的原因

1、默读第5、6、7自然段,用浪线划出特别精彩的句子,读一读。

生默读,边读边划。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适时进行朗读知道。

师:划下了哪些精彩的句子?谁来读。

生读句子,师出示句一: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师:读得有一点点可怕。

再请一生读。(师:又可怕了一点。)

再指名读。(师:真可怕啊!)

齐读。

[在这个指导朗读的环节中,俞老师就是利用老师的评价让孩子们一点点地读好句子,读出了当时鹿处境的危险,读出了当时鹿的紧张心情,读出了鹿对狮子的害怕,真好!]

师:还有哪些精彩的句子?

生读句子,师出示句二: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甩在后面。

师:鹿在逃命啊,该怎么读?

指名读

师:感受到鹿腿的敏捷,可有一头狮子在追啊,鹿不敢犹豫——齐读。

师:“有力”读得好,但在它后面是一头凶猛的要吃它的狮子呀,再读得紧张一点。

生自由读

师:鹿以为万事大吉,可更紧张的还在后面呢?(生读第一次冲突时的鹿说的三句话)第6自然段还有呢?

出示句三: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3、思考:鹿好不容易狮口脱险,这时它会说什么?

师:哎呀,真危险呀!如果你是那鹿好不容易逃到了安全的地方,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生1: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生2:千钧一发的时刻啊。

生3:我终于安全了。

生4:原来腿也有自己的好处,角也有坏处,每样东西都是公平的。

师:如果我是鹿,绝对不会再去夸这个鹿角,“鹿角啊鹿角,你真是中看不中用啊”!

生:外表美不是真的`美,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师再出示前面鹿说三句话,齐读。

4、填空练习(写话训练)

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看来

(1)生自己写

(2)交流:(记下部分)

生1:不能光看外表美,也要看是否实用。

生2:我以后不能只看物体的外表,要看实用。

生3:不能看外表美,要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生4:下次不能小看脚的作用。(师纠正是“腿”)

生5:如果看精美别致的角,早被狮子吃掉了。

5、第二次辨析:鹿角和鹿腿谁美丽?

师请学生看黑板,再次进行表决。师:你认为谁美?同意鹿角美的举手!(只有一人举手)补充板书:

鹿角: 25 1

鹿腿: 8 33

师:请改变主意的同学起立,说说你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生1:鹿角看起来很美,但鹿腿却救了鹿的命。

生2:一样美。假如碰上老鹰就不能用腿,要用角去攻击。

[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其实已经把鹿角的作用也说了出来,这与后来俞老师设计的第三板块中《老鹰和鹿》的故事相似了。“既然学生已经认识到角的作用了,那么还有没有必要把后面的文章拿出来,是否可以忍痛割爱,让学生拿回去再看呢?”这是王燕骅老师在点评中的观点。也许是这个班的孩子有知识面特广的孩子,所以我们在照顾自己的设计的同时,更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三版块:辨析“美丽的鹿角是否真的没用”

1、(思考)师:四条难看的腿救了鹿的命,而鹿角却差点儿让鹿送命,砍掉行吗?

生1:不行。不能因为一点不好就否定它,还要考虑别的用处。

生2:敌人来攻击它只能躲避,不能进攻了。

生3:鹿角就像我的头发,假如把鹿角砍了就不好看了。

师:看来外表美也很重要。

2、默读另一则寓言故事《老鹰和鹿》,说说今天的学习收获。

(学生自学)

师:读完一遍举手。问最后一个问题,学了这两则寓言,你想说什么?

生1:不应该抱怨自己的腿,每个东西都有它的用处。

生2:各有它的用处。

生3:我们学过的《矛和盾的集合》中说到了矛的作用和盾的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合起来就造出了坦克。这里的角和腿的作用也要结合起来才行。[这个孩子的发言非常有质量,不仅学会了这篇的内在含义,更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太棒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尺有所短——生:寸有所长

(师再次补充板书)

鹿角: 25 1 尺有所短

鹿腿: 8 33 寸有所长

【附《老鹰和鹿》故事】

这一天,阳光明媚,鹿爸爸和小鹿在河边散步。河岸上,芳草萋萋,野花遍地;花丛中,蝴蝶翩翩,追逐嬉戏。小鹿见了,高兴地说:“爸爸,我要和蝴蝶一起捉迷藏!”

小鹿正玩得高兴,哪料到空中一只老鹰盘旋飞行,虎视眈眈注视着小鹿。可怜的小鹿危在旦夕。

老鹰一个俯冲,像一块石头一样向小鹿砸了下来。小鹿吃了一惊,撒腿朝鹿爸爸跑去,边跑边喊:“爸爸——救命——”

鹿爸爸听到了小鹿的呼叫,飞奔过来,用高大的角拼命地去顶老鹰的肚子。老鹰见捞不到便宜,灰溜溜地飞走了。

[听完课后,我们都被俞老师的设计所折服。“她最大的亮点就是形成了认知上的冲突,那三次辨析。”这是王燕骅老师的点评。她还说,俞老师的眼里始终是“学生”,“以生为本”尤为明显。另外,她还道出一个课堂背后的故事,那就是《老鹰和鹿》这个寓言故事是俞老师自己写的,因为没有现成的浅显易懂的故事,所以俞老师就自己进行了编写,这样的付出也是我们自叹弗如的。最后,王老师还提出两点让我们思考:一是略读课文像这样教够略吗?二是引入相关的课外材料,理念是绝对正确的,但像今天课堂上的生成,因为有5、6个孩子已经说到了鹿角的作用,是否能“忍痛割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