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申论名言名句摘抄 正文

申论名言名句摘抄

时间:2025-05-04 15:24:05

申论,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

1、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2、志不强者智不达。

3、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4、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

5、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7、用热心、细心、诚心、恒心沟通,在平凡、平淡、真诚、真切中服务。

8、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

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0、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1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12、人得自知,既然没种***,那就找点乐子活下去。

13、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

14、为官浮云远,春风铸精神。

15、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16、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

17、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麽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18、忠心献给党,热心献教育,真心献同仁,诚心献社会,信心留自己。

19、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20、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2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22、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3、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24、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25、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26、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7、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28、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29、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30、力,方能攀上巅峰。

31、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3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33、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34、才不称不可据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

35、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36、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37、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

38、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

39、我们说,不唯GDP论英雄,不片面追求GDP,但这并不是不要经济发展的合理速度。

40、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

41、善行为就是一切以人格为目的的行为。人格是一切价值的根本,宇宙间只有人格具有绝对的价值。

42、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需然性的。

43、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

4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5、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46、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47、才能,可以在寂静之处培养;而人格却须在人世波涛中形成。

48、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49、提高敏感、早做准备,创新思维、完善机制。

50、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51、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申论名言佳句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3、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9、命为志存。——朱熹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1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6、言需行,行需果,果需信。——孔子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20、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培根

2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22、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2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2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2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需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9、人无远虑,需有近忧。——孔子

3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31、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3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3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7、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3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3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44、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4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4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需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49、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50、三人行,需有我师焉。——孔子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53、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5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5、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5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5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5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5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6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7、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8、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0、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1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5、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6、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17、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18、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1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1、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22、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0、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3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3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33、开卷有益。——赵光义

34、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35、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3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37、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38、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0、劳于读书,逸于

4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5、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4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0、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51、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2、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53、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54、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5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58、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5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6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61、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62、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5、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6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7、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6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6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7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7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7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7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5、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7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7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7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7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80、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8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82、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8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86、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8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88、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8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90、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91、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92、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9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94、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95、刻苦读书,积累

96、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97、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98、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9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