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讲的树根理论。
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致富,这些话语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学习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学习真的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学习也确实可以致富。
最近流行一本书叫《站着上北大》,讲的是一名保安考上北大的故事。作者叫甘相伟,出生于山区的农民家庭。虽然由于家庭贫困,高考过后,无法继续学业,但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小喜爱文字的他,一直向往着美丽的未名湖畔,所以在毕业之后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眷恋依旧的未名湖畔。为了能实现自己考上北大的梦想,他先是在北大当上了保安,虽然他只是个小人物,但他不屈服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最后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他在北大这几年,读书写作,写尽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痕迹,成为底层小人物的
还有一个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就是清华厨师张立勇。张立勇在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从事厨师工作,在做厨师期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 成功励志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自学英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先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
一、第三个八小时
爱伊斯坦说过曾经说过:上帝公平地给了每个人每天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的区别是在第三个八小时创造出来的。
第三个八小时我们在干什么,就会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经常用第三个八小时去玩乐,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被命运玩弄;如果我们经常用第三个八小时去发呆,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成为呆子;如果我们经常用第三个八小时去学习成长,我们未来的命运可能就会发生改变。不管是张立勇还是甘相伟都是充分利用了第三个八小时去学习和成长,所以他们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二、学习的习惯
学习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就一定会改变命运;学习不一定能成长,但是坚持不断地学习一定会成长;学习不一定会产生力量,但是专注地学习一定会产生力量。所以我们除了要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学习习惯,同时不断地学习,专注地学习,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有的人学习东西,学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有的人学习东西不专注,学学这个,学学那个,今天想学习英语,明天想学习日语,后天又想学习其他的。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法则叫做二八法则,就是做事情刚开始付出百分之八十,可能只会得到百分之二十的效果,但是只要我们不断的坚持,最后的百分之八十效果,我们只需要付出百分之二就能获得。由于很多人不懂这个法则,刚开始就想获得很多,但是又得不到,所以就会放弃。
有一个定律叫:一万小时定律,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写了一本书叫《异类》,其核心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名人
三、要觉悟
除了要把第三个八小时利用好,除了要养成学习的习惯,除了要知道二八法则和一万小时定律,学习还有更重的事情就是要觉悟。
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读了多少书,也不是参加了多少培训课程,也不是拿了多少证书和学位,而是要把学习的东西灵活运用,同时去悟,去反省自己,去改变,如果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是从不去反省自己,从不觉悟,从不改变,我们将永远都无法让自己真正的成长和蜕变。
真正的学习就是不断的反省自己,不断觉悟的过程,让自己不但成长而且蜕变,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就是获得智慧的过程。也是学习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力量。
导语: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 很多同学把备考的重心放到了
10个关于勤奋励志的高考素材
【三无教授屠呦呦靠坚守获得诺贝尔奖】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教授,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治疗疟疾的药品,美国专家筛选了几十万种药品,都不见疗效,屠教授相信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遍读古方,最终找到了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成功挽救了全世界几百万人的生命。
【拓展】屠呦呦教授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称为“三无教授”即:没有留洋背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院士头衔,但就是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研究出了青蒿素;为了验证其疗效,不惜亲自试服,以致患上肝炎。“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是她名字的出处
【鹿晗有舍才有得】2010年鹿晗在韩国的明洞逛街时,成为SM(这名有点怪)公司的“实习生”,但条件苛刻:没有工资、戒除烟酒、不能谈恋爱、不能私自演出、不能见父母、限制饮食以控制体形、每天练习语言,但他还是坚持下来,成为新一代偶像
【深读】鹿晗#说:“没有遍体鳞伤,哪能活得漂亮?”事实也确实如此,在SM魔鬼训练期间,晚上8点至12点练舞蹈,老师的`量化方法就是跳完舞后,把衣服拧干,汗水能装满半只小桶才能过关。终于凤凰涅槃,EXO组建,他集主唱、领舞、门面多个担当于一身。——更多请关注@最新作文素材网
【范曾病中作画】著名画家范曾,出生于江苏省的书香之家,他从小爱好画画,对其他科目无甚兴趣,顽皮的他经常在代数书的空白处画小人,,连起来便成了动画,小孩吃包子、踢足球、推磨,惟妙惟肖。1955年,考上南开大学历史系,最后却毛遂自荐去了中央美术学院学画画。
【深读】1979年范曾身染重病,随时有休克的危险。他却没有沉沦,在病床上创作《鲁迅小说插图集》,共44张,还写了一篇5000字的论文,开刀手术前,为了不影响创作,他要求把输液针扎在脚踝处,忍痛工作。——范曾说:“我本想以此书向人类告别,今天,却成了艺术生命的新起点。”
【罗丹学画】著名艺术家罗丹出生于1840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就读于一所宗教学校,学校里主要教授神学、算术和拉丁文,画画却被视为末流,学校禁止学习。一次小罗丹画了一幅罗马帝国的地图,老师用戒尺狠狠地打了他的手,以致一个星期不敢拿笔。第二次抓住他画画时,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他一顿。
【深读】14岁时为了学画,罗丹又挨了父亲一顿皮带,还是母亲的坚持,他才能去学习工艺美术临摹到达·芬奇、提香、伦勃朗和米开朗基罗等大家的作品,最终成才。——傅雷说:“罗丹的创作,思考人间的疾苦,歌颂人的创造力、人的尊严和为维护它而付出的代价。”
【作家毛姆招成功之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其作品《人性的枷锁》、《刀锋》和《月亮和六便士》,脍炙人口。1892,他进入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后来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但很快他就弃医从文。但之后10年,籍籍无名。1907年,写了一部《弗雷德里克夫人》。
【拓展】《弗雷德里克夫人》写完后,接连联系了18个剧院都被拒绝,直到皇家宫廷剧院突发状况,临时空出了星期六的档期,才得以上演,结果一炮而红,连续演了一年多,毛姆也一夜成名。他擅长写这类都市戏,经常“五天就精辟出一幕戏”,他原本无人问津的本子也一抢而光。
【瘫痪工程师造就布鲁克林大桥】1883年,工程师罗布林开始设计这座大桥,他的儿子华盛顿也积极支持父亲的做法,但大桥开始才几个月,就发生了空难性的事故,罗布林丧生,华盛顿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不能走路。只能通过敲击手指与其妻子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把建造大桥的意图转达给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拓展】整整十三年,华盛顿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的布鲁克林大桥落成。此桥现在已经成为纽约的地标,在电影《哥斯拉》《蜘蛛侠》等中,都能看到它。而华盛顿不畏艰难,勇于战胜精神也与大桥同在。
【王力自学成才】学古文很多人胜过王力先生的《古汉语词典》,王先生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却坚持自学,16岁时成为博白高等小学国文教员。20岁时,王力成为当地一个大家族的家庭教师,因其家族藏书甚丰,他得以在这里博览群书,为将来的国学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深读】只有高小学历的王力,靠十年自学考上大学,两年后又跻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会讲33种方言的赵元任教授,但王力绝非只研究汉语文法,他还翻译了大量外语著作,精通法语,能阅读英语、俄语笔越南语。耄耋之年,他照旧每天工作8小时,用毛笔撰写两三千字,直到去世前。
【俞敏洪的三次高考】第一次高考失利,俞敏洪选择回家干农活。后来,到大队学校里去当代课老师,边代课边复习,但又一次失利。再次复读他拼命学习,早上晨读,晚上熄灯后还打着手电背单词。春节前,俞敏洪成绩倒数10名,寒假一周假期,他把几十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3月份就成了全班第一。
【深读】1980年高考,两个小时的英语
【林肯自学成才】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和弟弟耕地,那匹马却很懒,所以效率很低。过了一会儿,忽然那马拼命拉起犁来,林肯还要快跑才追得上它,到地头时才发现马的屁股上有一只大马蝇在叮它,马受疼所以死命干活,林肯刚要弄死它,弟弟却制止了他:要是弄死它,马还会卖力吗?
【拓展】出身贫寒,《林肯传》中说他“在几乎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学会了写字、讲故事和许多科学知识”,“从一个凭着一双有力的手吃饭的樵夫而成为一家店铺的伙计,躺在柜台上学习法律和方法”,“在旅馆的床上读书到深夜,终于敲开了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大门”。
【路遥用生命去创作】在写作《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为了把握1975至1985年的脉络,他找来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房间里顿时堆起了一座又一座‘山’。”因为逐页翻看工作量巨大,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管,就用手的后掌继续翻阅。
【深读】为了积累素材,路遥走访了大量的乡村集市、工矿企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以他弟弟在煤矿的大量工作经历来塑造孙少平,同时还注意了什么季节有什么作物、基至哪种野草,最后他决定到一个煤矿去写初稿,并带去了两大箱资料和书籍、十几条香烟和两罐咖啡。
——百年来先哲们在北大留下的治学处世名言
1、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2、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胡适
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塔。——李大钊
4、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李大钊
5、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6、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xing,磨刀石),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陈独秀
7、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
8、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蔡元培
9、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10、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11、彼此质疑,相互问难,兼容并包,追求真理。——梁漱溟
12、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gu,射箭的目标)的。——马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