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xx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法学学士学位,先后在大学及公司工作,20xx年9月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学研究生,[考研征文]考研精神 :为考研者歌。再回首这段考研经历,感慨良多,有时候真的不想再去触动那些曾经敏感和困惑的时光,经历迷茫与彷徨、失败与挫折、自省与反思、坚毅与忍韧,这一段考研的经历,经历过痛苦和微笑,失去与收获,将是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作为一个普通的考研过来人,写下此文,一来是纪念那段考研的岁月,二是与大家共勉,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和我交流。
一、考研风景:风景这边独好
随着我国研究生扩招、知识经济和国际化背景下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的提升,不少有志青年加入了考研队伍。考研队伍中应届生考研人数和非应届生考研人数大体相当,在这支挑战自我、追逐理想的进取者队伍中,有一次成功的,有屡败屡战的,一次成功是幸运的,屡败屡战是可敬的,每个考研人都有一个梦想并且为了梦想而积极奋斗,不以成败论英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很早就想写这段考研时光,但动笔时却发现,那段时间现在想来还隐隐作痛。回忆那段时光,如果你不曾经历考研,未必会懂考研心境。然而,从人生哲学上看,挫折和痛苦的历炼是人生必然有的经历,这种经历无论结果如何也是一笔财富。
在工作与考研之间,反思考研的必要性和意义,有必要强调以下认识:工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新东方咨询专家徐小平先生的人生咨询公式是:S=E+E。在这里,S是success(成功),第一个E是education(教育),第二个E是experience(经验)。成功的秘密,原来只是对于教育和工作经验的一种平衡而已!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选择,我也曾经陷入艰难的抉择,我想告诉那些陷入抉择困境的朋友,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利有弊,一般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怎样选择,要考虑三方面的情况,第一是自己的实际情况,第二是各种选择的利弊分析,如果还不能做出抉择,那么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那就是要考虑你的内心想要什么,听从自己心灵的选择,既然难以取舍,既然都有利有弊,那就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追随我心的选择,尽吾力而不能至着,可以无悔也。
考研也许是天堂也也许是地狱,每一个考研过来人也许都经历着地狱---炼狱---天堂的历炼和升级的过程,每一个考研人背后都有一个感人故事,暮然回首,必成经典。回首考研路,背负各种压力准备考试------不断自我调试心态备考-------躁动不安的焦急而又矛盾的等待结果-----知道结果后的黯然销魂或感慨万千,每一次考研,都经历着这样的煎熬,经历着这样的历炼,经历着这样的磨难,经历着这样的起伏,“你问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把双手指向未知的前方”,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一路风尘,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义无返顾,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无怨无悔,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痛并快乐。
二、感悟考研:考研精神的内涵
做为一个考研过来人,再回首,猛然发现,考研中蕴涵着一些精神,这种精神支持着每一个考研人的理念、指引着每一个考研人的行动,并为每一个考研人提供不竭动力。在我看来,考研精神是理念也是方法,考研精神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挑战自我,提升价值的精神
考研人都有这样的.一个理念,那就是不断地挑战自我,提升价值,经验故事《[考研征文]考研精神 :为考研者歌》。挑战自我,一般来说考研者的年龄大都还是属于青年人-----按照国际上的观念,45周岁以下的都是青年人,青年人大都认为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等到结婚生子了,想要放手拼搏就不那么容易了,想到这里,对于那些工作多年后还考研的人,内心又更生敬佩,他们要克服的困难比年轻人更多,考研更要勇气。
提升价值,从哲学上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自我价值,一个是社会价值。从自我价值来说,那就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考研的动力之一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点更理想点的生活,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从社会价值上看,毫无疑问考研也对社会有利。当然有的人否认考研的价值,认为年轻人没有必要这样做,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认为你是正确的,你就走自己的路吧。
二、目标坚定,持之以恒的精神
什么叫成功,这因人而异。通常,成功的内涵就是指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考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设定目标后,行动上持之以恒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从这个过程进一步抽象和提升,我们发现了,这也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对一个没有目标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你不知道要去哪里通常你哪里也去不了。而行动是通往成功唯一的路。作这样的解读,大多数朋友是会认同的。考研难不难,关键在于是你所报考的学校与专业的档次,也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和水平,最后一点运气有时候也很关键。一流学校的热门专业肯定比较难,本校本专业比相对容易,跨校跨专业比较困难。进一步抽象和提升,专注一业,持之以恒,必有所成,这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三、保持自信,积极主动的精神
态度决定一切。英语谚语有云,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在本质上看就是相信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后能更大概率的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自信不是虚妄的自负,自信与行动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们都伴随着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一次模拟考试的失落,和他人相比的差距似乎就足以打击自己的信心,但请记住:考研过程也是一个马拉松长跑,会笑的笑到最后。保持一份自信积极的心态,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做的更有效率,可以做的更好。建议考研的朋友早上起来都背诵一句积极的语句,比如Today is a new day ,I believe I can fly ,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保持积极和自信就是在给自己的马达加马力,积极与自信将激发你的能量,供给不竭的动力 。
四、系统把握,突出重点的精神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系统把握,突出重点”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这也是所有考试的秘诀方法。系统把握就是要对整体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要形成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纲举目张。比如学习民法的时候,就要用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内容(包括各类权利和义务,用权利为主线,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全有人格权和身份权,财产权包括物权和债权),客体(物,行为等)进行扩展,就基本把民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框架立起来了。这样的话就可以总揽全局,就可以见木又见林,系统化的方法也是学习起来轻松高效的方法。突出重点在所有的考试中就更为重要的,哲学告诉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中抓住重点。80/20法则指出,“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 之间,本来就是不平衡的。80/20法则的关系,提供这个不平衡现象 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典型的模式会显示,80%的产出,来自于20% 的投人;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80%的成绩,归功于 20%的努力。”掌握了这个法则,就更能够明白抓住重点的重要意义了,抓住重点,大胆放弃,是最明智的方法和选择。准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过程中,这突出重点,抓住重点是最为重要的方法。
五、劳逸结合,坚毅忍韧的精神。
劳逸结合是高效的必由之路,就生活经验而论,劳逸结合是高效的一个秘诀。休息和放松不是什么也不做,实际上是在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休息和放松可以一举多得,可以身心放松,而且可以高效工作,所谓成功不是苦行僧,丰富多彩是真经。考研的过程中看看一些
坚毅忍韧,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屡败屡战的朋友这点尤其重要。坚持,忍耐,韧性,这样才不容易被失败和挫折打倒,才有可能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孟子·告子下》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没有人理解你时,沉默忍韧吧,别人打击你时忍韧吧。在我看来在困境和挫折中,坚毅忍韧是心经秘诀。
三、放飞梦想:为考研者歌
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一路风尘,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义无返顾,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无怨无悔,每一个考研人都这样痛并快乐。考研的过程是人生中一个很有意义的经历,无论成败,考研的过程都会给你的人生很多感悟、经验和教训,而这些感悟、经验和教训,也许从本质上来说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无论你是为学、为官还是为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重要的在于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需要最后强调的是:人生并不完美,要勇于选择,学会放弃,抓住重点,条件具备的时候尽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条件欠缺的时候适当的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务实而明智的选择。
最后,送一首歌:《壮志在我胸》给所有的考研人—为考研者歌,无论成败,我心依然,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与诸君共勉。
附:《壮志在我胸》原唱:成龙词:李宗盛曲:李宗盛
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
早就习惯一个人少人关心少人问
就算无人为我付青春至上我还保留一份真
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
莫笑我是多情种莫以成败论英雄
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
嘿呦嘿嘿嘿呦嘿管哪山高水又深
嘿呦嘿嘿嘿呦嘿也不能阻挡我奔前程
嘿呦嘿嘿嘿呦嘿茫茫未知的旅程我要认真面对我的人生
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
莫笑我是多情种莫
什么是“不忘初心”
一、古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初心?
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
初心给了我们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初学者的心态。初心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和赞叹。因为如此,乔布斯始终把自己当作初学者,时刻保持一种探索的热情,“现在的我仍然在新兵营训练”。
初心也给了我们成长的内在力量。84岁时,星云大师说:“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经历这么多挫折,始终不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记最初为什么开始,就心甘情愿。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二、你是否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它是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是恋爱时的第一次萌动,是梦想时的第一次出发。初心如此美好,难怪纳兰性德要说,“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许多仰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因为忘记了初心,时光荏苒之后,我们会经常听到人们的忏悔:假如当初我不随意放弃,要是我愿意刻苦,要是我有恒心和毅力,一定不会是眼前的样子。
三、守稳初心,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要记得自己的初心。经常回头望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让自己回到起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
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就像一首诗中所言:从前/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
初心,他们说……
诗人 席慕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这里的“内里”即为“初心”,它不常显露,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其存在,但在遇到选择之时,在不断地衡量、判断与取舍之时,往往能感知其存在。
作家 张晓风
我爱上“初”这个字,并且提醒自己每清晨都该恢复为一个“初人”,每一刻,都要维护住那一片初心。
作家 林清玄
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自身边擦过吧!
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主持人 白岩松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就如中国一句古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企业家 俞敏洪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探索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的青春就开始成熟。
历经挫折,初心不改是青春最大的标志。
音乐人 李健
在这个热闹的世界,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初心?我至今记得清华大学一位老师的话:“一个人若能永远保持学生的状态,他的人生就不会枯竭”。
南昌大学校长 周创兵
当你们(毕业生)踏入社会以后,也许物欲横流和飞扬浮躁的社会风气会让你们错愕不已,可能“拼爹”“拼颜值”的社会现实会让你们措手不及,企图不劳而获、一举成名,甚至一步登天的念头被彻底打消,你们会发现平凡的工作、平静的生活成为了常态,你们要不忘初心,做好接受平凡的准备。
请记住,急功近利只是小聪明者的生存哲学,平和宁静才是大智慧者的人生态度。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 项仲平
勿忘初心,坚守梦想。每个成功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勿忘初心,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初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人生开端的追求与动力,是迷途困挫中的恪守与坚持,是事业成功的承诺和信念。
一个人,只有心中确立了最初的梦想,才不会被各种诱惑所迷惑,偏离人生的轨道,才能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不应该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该站在国家、民族、社会、人类未来的视野中去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应该生活在广阔而深邃的时空格局中,做“中国的脊梁”。
“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我们的良知和理性,不会忘记我们遵循的道德法则,不会忘记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而会始终保持追求公平正义、止于至善的内心。
课外书学语文
学语文并只是拘限于语文书。其实,学语文的渠道有许多许多。我们可以向电视机、收音机学语文;可以向电脑学语文;可以向大自然学语文;可以去民间学语文;也可以向课外书学语文。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我是怎样向课外书学语文的。
《史记》这本书上记载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其中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如:《平民暴动逐厉王》这本书上就说了周厉王贪图财物的事。他企图让全国上下的财产都归他所有。据书上记载,周厉王为人暴虐,生活奢华,行事喜欢独断专行。因此,很多百姓都对他颇有怨言。后来百姓不甘心受厉王的暴政,他们团结起来,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最终厉王被百姓驱赶到了彘(zhi)地(今山西霍州)。几年以后,厉王在彘去世。《平民暴动逐厉王》这个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它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蕴藏在民众中间的那股力量是巨大的,这股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就算是残暴的统治者也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个故事不但让我们知道了统治者应该怎样处处为民着想、为民办事,而且也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人的`道理。
在《百科全书》这本书中,我也学到了有关蔬菜的一些知识。如:黄瓜是美容之菜。书上介绍说,黄瓜里有许多美容因子,它可以制成许许多多的化妆品。假如你把黄瓜切成小块贴在脸上,长时间下去,你的皮肤就会变白。美白,黄瓜比任何化妆品都好。小朋友,你看,书是不是神奇?
学语文,如果你局限于课本,那你就是死蟹一只!要想自己的知识丰富,你就要到书海中去遨游。例如春联、谚语、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言等等,我们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以上只仅仅是我的感受。朋友,你不妨一试!
最好的课外书——语文课本
●关键词
喜文学
【人物档案】王亚敏
毕业于扶沟县城郊高级中学,2010年高考(微博)作文题目《坚守本职还是坐享其成?》
王亚敏,一个喜欢《红楼梦》的女孩,高考作文获得了58分的好成绩。如今就读于华侨大学制药工程专业。
在亚敏看来,作文高分得益于自己很喜欢看小说,读名著,比如《红楼梦》、《简·爱》、《高老头》等。“初高中阶段,我经常会抽一部分时间读小说。”亚敏说,她初三时买了部《红楼梦》,从此就爱上了这部经典小说,高中繁忙的学习之余,她竟整整读了三遍仍意犹未尽。
“我很佩服曹雪芹。如今这么多红学家都在解读《红楼梦》,而且每种解读都有自己的道理,可见曹雪芹文学功底是多么深厚,这部书影响了我很多年。”亚敏说。
亚敏高中读的是理科,大学选择了制药工程专业。不过,由于忙于专业课学习,她现在已经很少写作了。
亚敏感慨:“大学以后,总是忙于自己的专业课,很少像初高中那会儿,看到美文都会随手记录下来,写些随笔。”亚敏感谢记者告诉她当年高考自己的作文竟然拿到了58分,“真的很惊喜,现在想想没有继续写作有些遗憾,以后我会关注写作,投些精力在写作上。”
●关键词
积素材
【人物档案】王璐
现在就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坚守责任,绽放人生》
2010年,虽然语文作文以59.5接近满分,但因艺考和数学的失利无缘大学,最终选择复读,在复读中王璐放弃了走艺术道路,恶补自己的劣势科目,最终以比之前高出200多分的成绩走进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门。
1最好的课外书——语文课本
从小喜欢读书的王璐,没有什么课外书,哥哥姐姐的语文课本就成了她最好的课外书。每次哥哥姐姐新书发下来,她都迫不及待地去翻看,一看就是一下午。后来,父亲留意到小女儿的爱好,就投其所好,每次只要她考得好,都会用买书来奖励王璐。
从小的文学积累,让王璐的语文成绩从小到大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初二时校级作文竞赛获全校二等奖,之后,随笔或作品常常会在校刊上刊登。
2强大的抗压动力——名家名作
2010年,王璐虽然语文分数很高,但严重的偏科使她无缘大学。第二年,她坚决放弃了艺考之路,走上了普招的道路。王璐明白,一般文化生的成绩要比艺术生高出将近300分,当时虽充满了压力,不过她也有自己独特的减压妙招。
“我的减压来源于一个作家,每当阅读她的文字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向上的心态。”有效减压后,王璐制定学习计划,劣势科目重点学习,优势科目则巩固学习。她从自己的劣势科目——数学入手,多算多练。
一年的复读下来,王璐以比之前高出200多分的成绩走进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3素材的积累——摘抄和随笔
“语文不是短时间能补上去的课程,它是成年累月的知识和素材的一个积累过程。”王璐说,“从小学开始,我就有一个素材积累本,经常摘抄或者剪下来一些优美的词语或者美文,贴在我的摘抄本上。”这个习惯她一直坚持到高中,已经积累了厚厚的好几个本子。
上了大学,王璐写日记,记随笔更是开始增多,她说:“素材最好的积累是摘抄和随笔,有时候我们需要用文字来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思想的波动、某天的所见所感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