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颜氏家训经典名言10则 正文

颜氏家训经典名言10则

时间:2025-05-11 01:18:50

关于古文名言警句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2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4、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2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9、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32、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3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3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41、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4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4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4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49、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5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5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2、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5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5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7、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58、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5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6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63、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64、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6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7、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6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70、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7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7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7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7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7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7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8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8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82、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83、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8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5、轻诺必寡信。《老子》

8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8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8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9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9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9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96、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9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10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0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0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0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0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0、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1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1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题画竹石》

115、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7、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18、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2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2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2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24、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25、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126、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读书造成充实的人,会议造成未能觉悟的人,写作造成正确的人。——培根

2、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3、学问是学习之花,智慧是学问之果。

4、读书在于举一反三,实践在于触类旁通。

5、读书是万能的宝库,实践是万能的钥匙。

6、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7、藏书多得一辈子也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8、读书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林语堂

9、读书,首先要与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自己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阅读专业书籍方面。每门科学都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要求门门都精通。"于书无所不读"是办不到的。读书时浮光掠影,门门都不专是不行的。——曹方

1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砣砣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泼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务淘汰,所取唯珠玉。——叶圣陶

11、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12、书本知识多教条,实践知识多创新。

13、书籍的使命是帮助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对生活的认识。——科尔察克

14、疯狂的书籍同疯狂的人一样数量有限。——刘易斯·卡洛尔

15、阅读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若要据为己有,必须依靠思索之力。——洛克

16、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自己觉得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办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就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很多知识。——邓拓

17、生命对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和死都应该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18、不智慧的人不悬空揣测,不完全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19、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20、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谚语

2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法国)谚语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24、为善最乐,读书更佳。——阮葵生

25、导师也要听听学生的意见,要学生作什么也得使他习于用理智去想想,这样一来,规则就更容易被接受,生了根就会更深,学生也就会乐于读书,乐于受教了。——洛克

26、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27、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在我们看到的最远的物体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

28、读书贵博、贵精、贵通。——张之洞

29、尽管少读那么多书,但省下来的时间又在哪里呢?—— [奥]卡尔克劳斯

30、读书须是遍布周游。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朱熹

31、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结合的过程……

32、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玻 作者:章学诚

33、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作者:(英国)谚语

3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

35、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36、读书以明理,可辨美善真。读书以求智,可利家国民。读书以修身,可戒贪痴嗔。读书以陶情,可养精气神。

3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作者:(法国)谚语

38、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佚名

39、宰相必用读书人。——程允升

40、读书是好的,可怕的是读书不带脑子。

4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42、记诵以为博是读书病处。——清·冯班《钝吟杂录·家戒上》

4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

44、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柯里叶尔

45、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串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

46、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

47、先有了毅力,而后才有了伟大的`目标。

48、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英培根

49、人不读书,其犹夜行。

50、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

51、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因为,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前途负责。

5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时间过得越长,情谊也就越深厚。

53、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54、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55、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5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宋)郑耕老

57、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作者:巴金

58、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59、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英国)

60、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61、有些人读书为了思考,这是少数人;有些人为了写作

62、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作者:德伯里

6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留意翼翼地把珍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6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66、读书是辛苦,读书是快乐,读书是希望。

67、读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位朋友。

68、书籍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69、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70、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71、黑发不知好学早,自首方悔念书迟。——颜真卿

72、阅读的最大来由是想挣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出色;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73、省事是清心之法,念书是省事之法。——曾国藩

74、要知天下事,须读昔人书。

75、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念书,我一天不念书,便不能糊口。——孙中山

76、应该随时进修,进修一切;应该会合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77、念书恰似登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念书恰似耕种,汗水流得多,收获更饱满。 ——臧克家

78、相识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79、假如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80、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本身引到深处的对象,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脑子承担过重和会把本身诱离要点的一切。

81、念书力争三性:韧性、记性、悟性。有韧性没有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有悟性,书是死书。三性具备,堪称常识大亨。——魏明伦

82、惟念书有利而少害,读一卷书,则有一卷之益。

83、造灯以求明,念书以求理。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5、阶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10字以内的

1. 学问不厌。——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大略》

2. 为学心难满。—— 唐代诗人 项斯 《送欧阳衮之闽中》

3. 随时随地学习。——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4. 学习永远不晚。——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5. 学习是硬道理。——中国好声音选手 吴莫愁

6. 善学者其如海乎。——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7. 重复是学习之母。——英国小说家 狄更斯

8. 善学者通一经而足。——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万卷楼记》

9. 朝闻道,夕死可矣。——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里仁》

10.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马蹄》

10字以内的.名言警句【精选篇】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6.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7.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8.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11.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1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6.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7.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10字以内的名言警句【热门篇】

1.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唐初史学家 令狐德棻 《周书·李贤传》

2. 循序而进,与日俱新。——宋代诗人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

3. 人无贤愚,非学曷成?——清代学者 陆以田

4.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明末清初思想家,政论家 唐甄 《潜书·讲学》

5.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6.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西汉学者 韩婴 《韩诗外传》

7.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西汉学者 扬雄

8.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9. 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东汉哲学家 王充

10.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东汉哲学家 王充

1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2.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13. 不从糟粕,安得精英。——清代诗人 袁枚

14. 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

1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16.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7. 我在发明创造中学习。——前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理论奠基人 齐奥尔科夫斯基

18.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明末清初教育家 朱之瑜

19.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20.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学记》

21.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张》

22. 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23.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徬徨。—— 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