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在世,只是昙花一现,没什么好值得记住的。 ——胭脂 《活佛济公》
2、钱债易还,情债难偿! ——胭脂 《活佛济公》
3、月里嫦娥月里家, 凤凰展翅走天涯。 天涯海角常相忆, 宇内欣开并蒂花。 ——简远信 《活佛济公》
4、你是我在佛前许下的愿, 所有的经文只为你念, 我是一轮明月在你窗前, 为你守候千年, 趁未眠, 我是一轮明月在你窗前, 为你修行千年, 盼同眠。 ——佛前之愿 《活佛济公》
5、我出家本为普度众生,但却伤害了你一个人。这是我的过失,怎能还手? ——道济 《活佛济公》
6、对…你说得对。我出家做和尚对众生皆有情…唯独对你…我无情… ——道济 《活佛济公》
7、我胭脂生是你李修缘的妻,死是你李修缘的鬼! 我知道,苍生需要你,可你知不知道,我比苍生更需要你啊! 《活佛济公》
8、“……因为,他当初为了出家,而抛弃了我……如今,我会再和他成一次亲……我只是想看看,那些他整日供奉的菩萨是怎么帮他的?!那个收留他的灵隐寺是怎么救他的?!等到我真的和他成婚的那一刻……我就会挖出他的心",看看他"的心,是不是肉长的.!…” ——胭脂 《活佛济公》
9、你和我有斩不断的宿世情缘!有纠缠不清的男欢女爱!还有算不清的感情之债! ——胭脂 《活佛济公》
10、这…这一辈子…和尚我真的亏欠的人…恐怕就是你了… ——道济 《活佛济公》
11、“你我无缘?倘若你我真的无缘,当初你为什么说要娶我?!如果你我真的无缘,你家为什么要到我家下聘礼?!如果你我无缘,为什么我无辜为你受到如此大的折磨和痛苦,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你我,并不是无缘,而是你无情!”——胭脂《活佛济公》
12、你现在知道亏欠我了?!当初你弃我而去只留我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时候,让我受尽唾骂和责备的时候呢?!你现在才知道亏欠我?! ——胭脂 《活佛济公》
13、“快!我们去放风筝!” “呵呵~呵呵呵~” “哎呦!哎~” “啊?你有没有受伤?” “没有。可是你看我的风筝…” “没受伤就好,风筝是小事情,我们俩可以同放一只风筝啊!” “真的吗?” “恩。走,我们放风筝。”——胭脂《活佛济公》
14、“没有负我?你还敢说你没有负我?!当初,你不告而别,弃我离家之后…” …… “我受尽了多少羞辱和责备…” …… “你的家人迁怒我…三姑六婆唾弃我、折磨我…你还敢说你没有负我!” ——胭脂 《活佛济公》
15、“帮你盖红盖头,让你当我的新娘子呀!” ——李修缘 《活佛济公》
16、“我毒辣?!是我毒辣还是你毒辣?!要不是因为你,我会变成这个样子吗?!你这负心汉,你没有资格说我!” ——胭脂 《活佛济公》
17、“诶!你别跑,别跑啊!我要你做我的新娘子!我一定要你做我的新娘子!我要你做我的新娘子!我一定要你做我的新娘子!” ——李修缘 《活佛济公》
18、“没受伤就好,风筝是小事情,我们俩可以同放一只风筝啊!” ——李修缘 《活佛济公》
【认定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2.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3.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预习检测】
(请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阅读课文请回答:
(一).第一子目:
1.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很多宗教种类,谁来说一说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
2.佛教起源于什么地区?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3.91页《佛教东来路线图》同学们看这幅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佛教东来的路线。
4.你知道“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请说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5.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说佛教的教义,佛教在中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6.通过阅读第一目第三段,了解一下道教产生的大致时间,地点,道教的思想来源,道教的基本主张及特点,道教的影响。
(二).第二子目:
1.看看司马迁的图像,了解司马迁的生平。
2①《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②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③其特点是什么?
3.结合96页材料阅读,说说《史记》由几部分组成,并说说《史记》的价值。
4.请同学们用事例来说明司马迁写《史记》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
(三).第三子目:
1.阅读课文想象秦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并讨论其价值。
2.回答95页“说一说”。
【共同探究】
1.92页图《河南洛阳白马寺》和《道教圣地青城山五洞天》哪一个是佛教哪一个是道教?
2.说说下面这些哪些是佛教哪些是道教?
(1)少林寺、南京的栖霞古寺,龙门石窟、莫高窟,大雁塔等,用语如无常、刹那、大千世界等;佛教的人物如济公、如来佛、观音菩萨等;如武当山、崂山,人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灶君、土地、城隍,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2)
(3)开元寺,清源山老君岩。
3.阅读92页《三教共栖图》说说这三个人是谁?东汉以后,我国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什么局面?
4.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有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为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事。上述的情节是否真实?为什么?
5.佛教为什么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谁的名言?出自哪里?
7.鲁迅为什么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司马迁如何忍辱负重写史记?
9.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1)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统一国家里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历。(2)统一国家也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社会发展的史书。(3)出身史官家庭,受家庭影响,从小有较好的学习环境。身为史官,可以看到大量的国家藏书。(4)司马迁本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修史的态度。
从中应得到的体会有:胸怀大志,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
1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是谁说的?
11.纪传体通史是指体例,其它还有编年体、断代史等体例,它们的区别在哪儿呢?
12.你参观过秦陵兵马俑吗?如果没去过,请你开动脑筋想一下,这一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面向何方?为什么?(提示:根据战国七雄的位置)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
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华佗
3.下列宗教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4.秦始皇陵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不遗产”名录,暑假期间,小华想参观
秦始皇陵兵马俑,她应该去哪个省()
A.河南B.江苏C.淅江D.陕西
5.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A.法门寺B.白马寺C.少林寺D.大昭寺
6.下列属于佛教基本主张的是()①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②修身养性、炼丹服药③忍受苦难、努力修行④长生不老,得到成仙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7.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8.下列关于道教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②道教宣扬修身养性,可以长生不老③道教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④道教养生炼丹促进了化学和医学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三教共栖图》,三教中不包括
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
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孔子
11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12.《史记》叙述了( )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1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
C.汉武帝D.班超‘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春秋》B.《汉书》
C.《史记》D.《吕氏春秋》
15.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B.西汉末年
C.东汉D.东汉末年
16.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以儒、道、佛三家互补的局面发生在()
A.战国时B.西汉时
C.东汉时D.东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