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民生改善。
2、倡导诚实守信共铸消费和谐。
3、保护消费者权益履行经营者义务。
4、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商品市场有序繁荣。
6、提升市场商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8、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9、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消费环境。
11、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诚信守法经营,优化消费环境。
13、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14、诚实守法经营,改善消费环境。
15、以推行信誉卡的使用为切入点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16、倡导诚实守信,共铸消费和谐。
17、做好消费指导工作,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
18、指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19、有效化解消费纠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优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消费需求。
21、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2、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商业欺诈行为。
23、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好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24、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25、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6、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27、信誉卡是产品三包的凭证和解决消费纠纷的证据。
28、学习消费知识,科学合理文明消费。
29、宣传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需求。
30、宣传贯彻好《消费与责任》年主题。
31、信誉卡是企业与经营者的信用和名誉的象征。
32、为消费者服务,树立诚信品牌。
33、消费者购物只有索要信誉卡,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4、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5、维护消费者权益是良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36、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7、维护农村消费者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8、企业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
39、推动消费维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发展。
40、树立“消费与服务”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1、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做好消费维权工作。
42、全面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3、切实保证依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44、净化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5、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应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46、普及和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文明消费。
47、扩大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48、积极关注民生,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49、健全消费纠纷和解机制,共创和谐消费放心环境。
50、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51、积极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可持续消费。
52、积极开展国民消费教育工作指导引领人民科学合理消费。
53、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的责任。
54、化解消费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55、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56、构建和谐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7、法律规定经营者必须提供和使用信誉卡。
58、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9、充分履行好消协七项法定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60、认真贯彻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篇一:315宣传口号
1、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0、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11、做好消费指导工作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
12、构建和谐消费环境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3、宣传消费政策 提振消费信心 促进消费需求
14、推动消费维权 提振消费信心 促进经济发展
15、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16、优化消费环境 促进经济增长
21、指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22、加大消费维权、营造公平消费环境
24、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26、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好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28、社会应共同努力,做好消费维权工作。
29、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2、科学、合理、安全、文明消费。
41、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
44、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45、关注消费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
47、倡导诚信兴商,改善消费环境
篇二:315宣传标语
1、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2、科学、合理、安全、文明消费。
3、全面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4、宣传贯彻好《消费与安全》年主题。
5、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
6、安全权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
7、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提供安全的商品和服务。
8、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9、关注消费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
10、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篇三:315宣传标语
1、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做好消费维权工作。
4、普及和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文明消费。
5、优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科学文明健康消费。
6、 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8、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9、维护农村消费者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0、 科学、合理、文明消费。
11、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12、 全面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3、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14、 贯彻xx大精神 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15、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发展。
16、以推行信誉卡的使用为切入点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17、宣传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维权。
18、信誉卡是企业与经营者的信用和名誉的.象征。
19、做好消费指导工作,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
20、信誉卡是产品三包的凭证和解决消费纠纷的证据。
21、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22、消费者购物只有索要信誉卡,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3、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4、法律规定经营者必须提供和使用信誉卡。
25、有效化解消费纠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6、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7、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商业欺诈行为
28、改善消费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9、健全消费纠纷和解机制,共创和谐消费放心环境
30、积极关注民生 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31、搞好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素质
32、企业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
33、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4、诚信守法经营 优化消费环境
35、公平正义,消费和谐 倡导诚实守信,共铸消费和谐
36、学习消费知识 科学合理文明消费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增长,人民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力量,其消费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文化建设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看法,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经济上的反映。消费观是社会经济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观念,它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研究消费观,是为了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大学生消费观是指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系统性的消费行为,并对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具有主导作用。在整个社会消费体系中,大学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整个社会,对消费需求相对旺盛,可以说一直走在社会消费的前列,从侧面反映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引领着整个社会消费的潮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仅对学校、家庭、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消费,主要可以分为学习体验消费(也可以称之为发展型消费),日常生活消费(也就是生存型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即享乐型消费)三个方面。[1]学习方面主要是指书籍等学习
1.注重时尚消费和品牌消费。当代大学生十分注重产品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品牌就代表着产品的质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生活品位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不再是单单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设计、风格等,而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十分突出,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事物更加敏感,正是追求时尚的年纪,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品位的消费能够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大学生一味盲目的追求名牌,唯品牌为好,也反映出他们生活经验不足,难以从产品材质等其他方面分辨产品质量好坏,同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消费水平,胡乱花钱。
2.注重休闲和享受型的消费。大学生消费水平逐步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他们对于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逐渐降低。而且对于传统的衣食住行也追求高品质方向的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看电视等一般休闲活动,而是追求新鲜刺激的休闲活动方式如攀岩、蹦极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休闲和享受型消费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如很多学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用奖学金或兼职攒下的钱出去旅游,或者去看演唱会、音乐会等,不仅能起到休闲娱乐的作用,还从另一方面陶冶了个人情操。但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把大把的金钱用来去泡酒吧,逛夜店。
3.注重学习上的消费。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消费比例不断增长,除了每年固定的学费外,还有各种培训和考试。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即使勉强有工作也很不满意。于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供自己孩子参加各种培训,参加各种考试,以提高个人竞争力。在这其中,有能力等级考试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还有各种培训班,如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还有各种考研培训、司法考试培训等。有很多学生都从这些学习中提高了自己,达成了目的。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盲目跟风,自己不努力学习却希冀报一些所谓的代替自己的努力,而这些“包过班”往往是花费不菲。
4.网络消费明显增加。网络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生活伴侣,大学生不仅在网上浏览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他们必要的书籍和日常生活用品。现在电商发展迅速,像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方式,而大学生正是网上消费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网络操作能力强,信息获取途径多,往往能在网络上轻松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网购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不仅能够轻松地货比多家买到便宜的商品,也能够轻松地解决地域的限制,即使远隔重洋也能方便地购买产品,很多大学生能够在网购中买到便宜实惠的产品。但是坊间也有这样的话:一入网购深似海,从此省钱是路人。的确如此,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往往没有很好的自制力,看到网上玲琅满目的商品,不能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网购上,结果是买了很多不实用的装饰品等。也有很多大学生在网购中受骗,花了钱却买到了假货。
5.攀比消费现象严重。攀比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盲目地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的消费水平的消费行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虚荣心的一种反映。一些同学看见其他同学买了新的好的东西,便会产生羡慕心理,促使其也买一个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东西,这些都显示出大学生消费的模仿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家相互攀比消费。在衣服和数码产品的消费上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现在数码产品更新换代迅速而且价格不菲,很多学生一个学期换一部新手机、新电脑,有的学生不仅有手机、电脑还购买平板电脑、MP3、手持游戏机,甚至数码单反等都成了现在大学生的标配。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都跟风购买贵重的商品,甚至频繁更换。6.注重人际交往和情感消费。当今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消费中占较大比例。在校期间,除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之外,绝大部分消费用在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上,请客吃饭,建立友情。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经调查发现,大学生情感上的消费主要在人际交往支出和恋爱支出上。有很多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经济支持,在大学校园里请客吃饭已经是蔚然成风,甚至过生日、当选学生干部、过节等送礼也成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日常部分。这无形中给很多同学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家庭贫困的同学难以招架,这种风气也不利于良好校园文化的塑造。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原因分析
由以上大学消费特点可见,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中不乏积极合理的一面,有很多的优秀大学生都能够合理节制并且有意义地进行消费,将自己有限的金钱用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增长见闻以及进行合理健康的娱乐休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清楚地规划自己的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不知节制,甚至把金钱用来进行一些不健康的活动。[2]造成大学生这些不理智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将成熟而未成熟的时期,从小受到父母的关怀体贴,很多人上了大学才是真正自己一个人生活,缺乏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技能,更不要说理财的能力。在上学时期家长往往让自己的孩子专心学业,不会让他们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所以很多学生上了大学还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也对自己家的实际经济状况不甚明了。大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极易受不良消费观的误导,花钱缺乏合理规划,往往出于虚荣心和一时情绪意气等就大把花钱。另一方面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于这个社会很多方面都缺乏认识或认识不清,在消费中往往极易受骗,极易受误导,从而导致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3]同时大学生出于自我发展的考虑,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也出于自我包装的需要,购买很多贵重的衣物饰品和数码电子设备。
2.家庭原因。现在家庭中往往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纵孩子,往往对自己子女的消费无条件的满足,同时缺乏正确的消费理财指导,从而渐渐养成了大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同时有很多父母自身的消费观念也不正确,有很多做生意的父母,往往赚钱之后不是合理投资而是用来赌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孩子挥霍金钱的不良习惯。而一些优秀的家长往往能够做到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并以身作则养成勤俭节约的家风。
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盛行,影响了大学生,造成了他们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和花钱大手大脚毫不规划的消费方式。这些社会现象让学生错误的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甚至有学生为自己的挥霍行为进行辩解,说是为了拉动内需。同时在学校的周边有很多的娱乐场所都把学生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推出各种面向大学生的“优惠”,从而诱使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上过度消费。
4.学校因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地区,理应成为学生消费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就业率,而老师都在忙着做项目拉资金,往往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至于理财教育更是一片空白,这是大学生消费观存在误区的一大重要原因。校园文化缺失,健康有益的活动匮乏,造成很多大学生业余活动贫乏,只能通过消费来填补空白的人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措施
鉴于目前大学生消费观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
1.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当务之急是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认清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消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在我国历史中,有很多勤俭节约的优秀事例,更有“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样的名言警句,可以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新一代大学生当然应该继承,而不是被西方消费主义所影响,从小就养成不理智的消费习惯。
2.加强消费观教育。消费观教育严重缺失也是我国教育的一大败笔,是造成现在学生消费观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意识,反而使得消费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缺乏,而事实上,消费教育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观的重要一步。通过消费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消费不仅有物质消费,还有精神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个人的消费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都有深刻的关系。同时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计划、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并对消费品的选择、维护、评价等都能正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运用,培养自己合理的理财能力和技能。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都知道,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也同样是润物细无声的效应。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日常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反观现在的大学校园,不唯学生,甚至老师中都是拜金主义盛行,商业气息笼罩校园,难怪大学生中盲目攀比的消费方式日趋严重。当前校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塑造以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个人素质提高、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主的文化环境迫在眉睫。
4.改善社会风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流传的“犹龙世第,旋马家风”等故事就告诫我们要养成朴素的生活作风。现在总书记更是提倡我们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因此,政府应该和网络,媒体,甚至是企业联合起来,提倡和塑造我们整个社会的良好的消费风气。
参考文献:
[1]姜柳.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郭玉莲.高等教育新课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陈建华,赵志平.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