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景点路线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切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来,她那独具的魅力,不仅使扬州人民喜往乐游,也使不少海内外的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许多多诗人的
【名称来历—大虹桥—南门】
各位游客:我国以“西湖”命名的景区有三四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扬州一个。那么她为什么要定名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名闻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桥。这座桥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十五年后,巡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继重建,并在桥上建桥亭,改“红”为“虹”,意思是桥如彩虹。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虹桥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乾隆游扬州时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桥,见一乞丐手执长竿,长竿端头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词,便门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纪晓岚(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专在河边吟诗乞讨为生。乾隆闻听下旨命令乞丐当面吟诗,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烟花风流在,一代天君过红桥。锦帆徐牵碧镜里,落霞贫贱照天烧。”乾隆不得不感叹:“扬州乞儿尚能作此诗,果然不愧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动诗兴,出诗应和:“绿浓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今日大虹桥已成为进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画航签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似在招引我们,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门,她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瘦西湖南大门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门厅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扬州已故书法家孙龙父的手笔。门厅廊柱上一副槛联这样写道:“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间平泉草木;湖山倍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是晚清扬州诗人李逸休撰题,并由其女儿扬州著名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有了这副祖联,瘦西湖风光也更添了几分滋力。几年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那场重头戏就是在这地拍摄的,让我们像当年的元妃那样登上挂揖兰桡,透过珠帘绣幕,去纵情领略瘦西湖的风光吧!
瘦西湖景点路线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扬州瘦西湖。我是今天的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
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来,她那独具的魅力,不仅使扬州人民喜往乐游,也使不少海内外的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许多多诗人的佳句。早些年,邓拓游湖时,就对湖山风光赞赏不已,欣然成诗:“板桥歌吹古扬州,我作扬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
【名称来历—大虹桥—南门】各位游客:我国以“西湖”命名的景区有三四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扬州一个。那么她为什么要定名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名闻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桥。这座桥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十五年后,巡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继重建,并在桥上建桥亭,改“红”为“虹”,意思是桥如彩虹。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虹桥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乾隆游扬州时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桥,见一乞丐手执长竿,长竿端头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词,便问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纪晓岚(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专在河边吟诗乞讨为生。乾隆闻听下旨命令乞丐当面吟诗,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烟花风流在,一代天君过红桥。锦帆徐牵碧镜里,落霞贫贱照天烧。”乾隆不得不感叹:“扬州乞儿尚能作此诗,果然不愧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动诗兴,出诗应和:“绿浓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今日大虹桥已成为进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画舫轻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似在招引我们,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门,她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瘦西湖南大门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门厅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扬州已故书法家孙龙父的手笔。门厅廊柱上一副槛联这样写道:“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间平泉草木;湖山倍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是晚清扬州诗人李逸休撰题,并由其女儿扬州着名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有了这副祖联,瘦西湖风光也更添了几分滋力。几年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那场重头戏就是在这地拍摄的,让我们像当年的元妃那样登上挂揖兰桡,透过珠帘绣幕,去纵情领略瘦西湖的风光吧!
【长堤春柳—小方亭—桃花坞】 各位游客:步入大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从虹桥直至徐园门前,是一条600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为清初盐商黄为蒲所筑。此景即称“长堤春柳”。每当和煦春风吹到这里时,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嫩黄色,继而吐出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风吹来,那柳丝们娜起舞,树影婆婆,似青烟绿秀,漫步其间,怎不会令人人迷呢!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
春日踏访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这“问株杨柳间株桃”的长堤上,不知游客们是否有心旷神怕的感受。堤虽长但并不显得单调,请看前面堤畔的这座攒尖翘角式的四柱方亭,显然是让我们在此驻足,静静地揣摩欣赏这里的景色。亭内面西的“长堤春柳”匾是清代进士扬州书法家陈重庆的手笔。联题:“佳气溢芳甸(赵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问句)。”为扬州书画家王板哉所书,登亭小想,使我们在领悟中又进入了新的意境。
堤边的柳与别处是不同的,为什么呢?据说,当年隋炀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插柳,既可护堤,又可遮荫。隋炀帝大喜,并亲手先栽一株,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扬州就称杨柳,“多情最是扬州柳”,所以杨柳成了扬州的市树。
如果说“长堤春柳”似东风二月,以桃红柳绿间植取胜,那么挑花坞则以成片桃林,云霞散彩的气派见长,的确是:“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之处就叫桃花坞,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摄时。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此处以锦囊收桃花艳骨,埋于一环净土之中,当她边舞边歌“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时,连桃花鸡的花瓣也籁籁飘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据野史记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间以古人“飞红”为题,行令赋诗。到了某盐商时,因才思枯竭,无以为对,竟然说出“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金农为之解围,说是古人确有该诗,并为之补全,诗说:“廿四桥边廿四风,凭闹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明知是金农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农的才思敏捷。
【四桥烟雨—徐园】各位游客:扬州素以桥乡闻名,它与江南绍兴一样桥多、桥美,不同的是,绍兴以梁桥为多,而扬州却以拱桥见长。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点叫“四桥烟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间,以前为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经也是大盐商的私家园林,登上这四桥烟雨楼,南面的虹桥,北面的长春桥,近处的春浓桥和西边的五亭桥,都历历在目。每当风雨萧萧时,四桥就忽隐忽视,故称“四桥烟雨”。可贵的是诸桥近在咫尺,桥桥不同,但这四座桥却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衔接起来,又以各桥不同的落点和构架将全彻景点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区间,使每一风景区都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韵味。难怪乾隆每次来扬州都要登临四桥烟雨楼,凭窗眺望。“趣园”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的御笔。
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墙将大片湖水挡住,仅以一圆形的洞门引我们入内。清初这里是韩园桃花坞故址。民国4年(191年)改为徐宝山洞堂,故名徐园。徐宝山曾任辛亥革命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统管两淮及八百里长江的缉私。他曾追随孙中山,与清军对阵作战,其后又提出撤销扬州军政府,从而统一江苏的主张。由于他轻视袁世凯,并赶走袁派来监视他的参谋长,袁世凯下毒手派人将他炸死。此时,曾与徐宝山共事过的着名书法家吉亮工不待请求,主动写了“徐园”两字。刚挥毫时,他心情还比较沉重,所以“徐”字为行楷,而后越写越激动,以至写“园”时,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愤写成了行草。字径虽逾尺,但两字配合和谐,笔力遭劲。
这一小小园林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此园是瘦西湖正门进入的第一个园,游客一入其中顿感江南园林的精巧。未到过瘦西湖的人,就以为这就是瘦西湖的风貌,其实这正是构园者的苦心,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小金山—风亭—本樨书屋】我们穿过徐国的后门,越过小虹桥,来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清朝时,为了使乾隆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开一段莲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开挖出来的河泥人工堆积而成的。那时满岭遍植梅花,香气四溢,故称“梅岭春深”。据说当初在堆土成山时,屡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头晕眼花,一次在睡梦中,看见关羽带领士兵正在打梅花桩,将木桩几个一组打在河心,然后堆土成山。他猛然惊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后乾隆游览至此,闻听此事大悦,左右乘机连媚说:“皇上南巡,感动天地神灵,连关帝也主动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兴,即命重赏。
对了,刚才有位游客问,扬州为什么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称?杭州有个西湖,这里就叫瘦西湖;镇江有个金山,这里就叫小金山。原来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借乎小”。
下面我们沿着碗蜒山路,拾级而上,岭上便是风亭,匾额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阮元所题。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贵在曲折。此时俯瞰小金山,上有风亭,中有观音阁,下有各种形式的厅堂,很有层次,四周碧水时宽时窄,时直时曲,使人感到变化无穷而又富有自然之势。
古城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直有“翰墨园林”之称,到处都显示出文学艺术的特征。现在我们来到了临水而建的琴室,门前古柏两株,树龄都在2XX年以上,树高过檐数丈,葱笼叠翠。请大家随我走进琴室的庭院,请看东面花瓶门的石额上刻着“静观”两字,这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的手笔。琴室后是木标书屋。游客们:大家请保持安静。为什么?因为这里是读书所在,自然要安静了。园内种有老桂树15株,花开时节浓香醉人,又名“桂园”,木挥是桂花的别称。
【吹台—五亭桥—白塔】各位游客:在小金山西麓有一条岸柳成行的长堤,伸向湖心,长堤的顶端就是吹台,也叫“钓鱼台”。提起钓鱼台,我们会想起北京国宾馆的钓鱼台,另外还有陕西宝鸡姜太公的钓鱼台。扬州的钓鱼台自有其高妙之处,伸出水面的小岛,岸柳成行,宽丈许,长有百余步,直插湖心。整个吹台既无繁杂的斗拱挑出,又无雕梁画栋的富丽堂皇,而是素油涂抹梁檐,显得朴实无华。钓鱼台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设计者的本意是:乾隆游湖时,乐队在其中弹奏江南丝竹,以助游兴,所以亭内有沙孟海题“吹台”匾。谁知有一次乾隆来到此地,觉得此处更宜钓鱼,于是勃发钓鱼之兴。这下忙坏了手下人,管事的盐商火速暗中挑选水手,潜入水下,以荷叶盖顶,以荷茎换气。每当乾隆落竿垂钓,水手就将活鱼一条条挂上构去,乾隆举竿鱼跃,大家都喝彩欢腾,以为水神也从太君心意,盐商也自然得到奖赏。现今檐口的“钓鱼台”三字匾,是书法家刘海粟所题。两边槛联,上联为“浩歌向兰渚”,是唐代徐彦的佳句;下联为“把钓待秋风”,是唐代杜甫的
游客们:前面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巍峨屹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环拱石桥就是五亭桥。五亭桥不仅是扬州瘦西湖的象征,而且是全国风景名胜中独一无二的景观,因桥上建有五亭,大家便都称它为“五亭桥”。此桥是由巡盐御史高恒为迎奉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而建,又因为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全长55.5米,桥基平面分成12个大小不同的桥墩,最为独特的是桥基,虽然用大块青石砌成,但十分纤巧,桥亭比例适当,配置和谐,造桥者把桥基建成“艹”形,主桥为单曲拱桥,旁构4翼,每翼各有3个半拱的桥洞,连同引桥两个扇形桥洞,共有15孔。孔孔相连,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5孔,大小各异,形状各殊;泛舟桥下,孔孔相通,犹如城堡。莲花出水似的五亭桥,结构巧妙,造型独特,桥亭结合,气势宏伟,举世无双,被着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评价为“中国古城交通桥与观赏桥结合的典范”。
五亭桥南面为莲性寺,原称“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XX年),改为“莲性寺”。里面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巍峨矗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塔身为砖结构,分三层,上层叫刹,中层是龛,均呈圆形,下层是塔基,为正方形。整个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据说这座白塔是一夜之间造成的。一天,乾隆的游船到了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开窗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原来这座白塔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根据北京白塔的图样,然后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在一夜之间制作而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当然真塔不可能是在一夜之间造成的,它究党建于何年已无法考证。但白塔属喇嘛塔。它高27.5米,外形轮廓线也比北海白塔瘦长,塔座是砖雕的束腰须弥座,八角四面,每面三龛,龛内雕刻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筑台53级,象征童子拜观音的53参;相轮为13层,象征天的最高处13天。正是:处处有象征,时时有暗示,造园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熙春台—望春楼—二十四桥—小李将军画本轩】各位游客:不知你们是否发现我们刚才走过的路程,从虹桥到小金山为一折,湖面由南北转为东西,过吹台,穿五亭桥到此又一折,湖面由东西转为南北,直到蜀冈山麓。第二转折处的起点就是前面那组气势恢宏的仿清建筑——熙春台。所谓“熙春”是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表现了一种春日登高,与大自然相融,超然自乐的境界。熙春台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转折之处。它是当年乾隆祝寿的地方,因此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所有建筑的瓦顶全用绿琉璃筒瓦,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白塔的玉钵体金顶相映成趣。熙春台内的装饰,使用了扬州漆器工艺,特别是这幅壁画《玉女吹萧图》,采用扬州磨漆画的工艺,表现出一群唐代仕女欢歌艳舞的壮观场面。
从熙春台向东隔湖相望,赫然入目的是望春楼,楼屋二层,翘角飞檐。上层半为露台,登台可览园中秀景;楼下中为茶室,南北两小间分别辟为山水庭院,顶部可见天日。
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层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小李将军指的是谁呢?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因此,我们今天透过扇形窗户观赏对面熙春台金碧辉煌的廓影,可以联想起盛唐艺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象。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千百年来,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那么二十四桥因何得名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前来观赏。过了画本轩向北过小石桥西折便是那名闻遐迩的二十四桥了。请看,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它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12级台阶,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高、宽各2.4米。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景区占地约7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并未见到二十四桥桥名,但却处处暗示二十四之意。当然也有人说二十四桥指的是二十四座桥,然而我们对二十四桥似乎也不必作繁琐的考证。倒不如对杜牧诗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股脱的意境去作一番细细的品味。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会有许多中外名人前来观赏这里的景观。
“二十四桥月如约,黄花开遍瘦西湖;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这是长期旅居国外的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来游览瘦西湖后发出的感叹,不知各位对此有无同感。作为导游的我衷心希望迷人的瘦西湖风采能拨动您的心弦,给您留下清新隽永的回忆。
诚信是做人之本作文【篇一】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钦佩的一种行为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是诚信。”诚信是筑造成功高楼的地基;诚信是茫茫大海中为你指明方向的灯塔;诚信是火车脚下的路轨。诚实与守信密不可分,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小时侯,听妈妈讲着“狼来了”的故事而无法入睡,那个敢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皮诺曹那因说谎而长长的鼻子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翻开史册,有关诚信的故事比比皆是,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言必信,行必果”,到革命导师列宁敢于承认打碎花瓶的行为;从手捧空花盆的雄日继承王位,到曾子杀猪的动人故事……这些无不体现了一种做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德诚信!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不是诚信的'
诚信是通往希望之海而达到胜利的彼岸的灯塔,诚信是穿越黑暗的夜晚走向光明的启明星。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荣誉更具有时效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在我们身边,商品经济风起云涌,道德沦丧如决堤之水,与诚信背道而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同学明目张胆的
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更是一根坚强不屈的脊梁。让我们用心灵呼唤诚信,拥抱诚信,为自己的人格涂上一层亮色!用心灵呼唤诚信,拥抱诚信,让世界因诚信而春意盎然,五彩缤纷!让我们用心灵呼唤诚信,拥抱诚信,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与诚信同行!
诚信是做人之本作文【篇二】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所以,诚信是做人之本。
曾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也是讲诚信的榜样。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她的儿子也哭闹着要去,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乖,娘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最后,曾子把猪杀了,妻子给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聪明的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骗孩子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永不磨灭的阴影。
我们的语文书上还讲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一天,陈太丘与友人相约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而友人过了中午还迟迟未来,陈太丘就先走了,走后友人才到。友人便问陈太丘的儿子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说:“父亲等你久久没来,就先走了。”于是,友人就很生气,骂道:“陈太丘不是人,约定和我一起走,自己却先走了。”元方便理直气壮地辩论道:“我父亲与你相约而行,而你却这么迟才来,这是你不讲诚信;对着我骂我的父亲,这就是你无礼。”过后,友人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这个故事让我再一次感悟到:与朋友交往,也要说话算话,言而有信。
七岁的元方都知道要讲诚信,那么,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省反省自己的行为呢?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学生喜欢在考试中作弊。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靠这种方式取得的高分是可耻的。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自觉抵制作弊行为。因为作弊不仅是对自己实力的否定,更是对学风校风的亵渎。一次作弊可能会使自己取得暂时的好成绩。但可能葬送自己长期来的信誉、尊严甚至前程!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是做人之根本。同学们,让我们用扎实的知识、求真的态度、诚信的品格,来创造美好的人生吧!
诚信是做人之本作文【篇三】
常州是一个诚信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常州的名人很多,古有延陵季子吴公子季扎,后有被称不“常州三杰”的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还有数学家华罗庚,企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等。不过,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对有诚信的夫妻,他们是有“信义夫妻”之称的施阿林、虞菊伢夫妇。
施阿林是溧阳市南渡镇梅庄村的一名瓦工他有两个孩子,女儿在南京读大三,儿子在上高中,而妻子患有肾病,跟他干活有有15个民工。2011年1月22日上午,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星期,45岁的包工头施阿林骑摩托车到溧阳市区为手下的工人索要工钱,在回程途中撞上公交车昏迷,送到溧阳市人民医院抢救3小时后,医院向家人下了病危通知。面对一个能摧毁这个家庭噩耗,施阿林的妻子虞菊伢却作出了一个让任何有都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借钱,把工人们的工资结清,让工人们能够过个开开心心的年。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虞菊伢费尽心力在亲戚朋友中借钱,筹到12.5万元,再加上家中积蓄,终于在赶过年前,把15个工人的工资全部结清。夫妻俩的诚信令工人们深受感动,他们也很信守承诺,年后全部回到原工地继续施工。
“信义夫妻”的事迹,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当我听了这些故事后,我深深地被震动了,从小我衣食不愁,父母和长辈总是教育我,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考量。
“这批作品饱含了当代水墨画的艺术张力和抽象画的视觉冲击力,浓重而有张力。”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评价《水墨山田》系列时这样说道。6月17日,由上海市文联、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中国画院联合主办的“心织笔耕——张雷平水墨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以花鸟和山水为题材的大量近作成为展览的主体,间以部分早年作品,这些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性水墨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张雷平40多年来的水墨艺术历程和独特创造。
“心织笔耕”有两层含义:“心织”意为画家创作思想和艺术心灵的编织,“笔耕”则指画家在水墨领域多年如一日辛勤不懈的耕耘,非常真实、贴切地反映了张雷平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创作状态。1945年出生的张雷平,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一级美术师。其水墨创作虽源于传统海派,但她并不囿于笔墨技巧的范式,而是在广泛吸收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中于自身创作有利的养分基础上,兼容并蓄、自创一格。尤其是早年研究、学习印象派等西方现代艺术的经历,使她形成个性化的水墨图式语言,展现了中西结合、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新意象。
上世纪90年代,张雷平的“西部”探索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西部山川的戈壁、沙漠、冰川等自然风貌中探寻具有现代形式意味的审美表达;用富有金石意趣的笔墨开掘表现这种荒蛮、苍凉、粗砺、壮阔景域的独特语言个性,并将现代水墨与媒材理念融入传统笔墨之中。这位新时期上海崛起的画家,十分鲜明地将中国画的现代性探索和中国西部精神巧妙地结合。最近10多年来,艺术家更是频繁地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与生活中去采风写生、体验与感悟,画作更注重图式的简约与提炼,力图注入更为厚重的笔墨精神。她的足迹从中原到西陲,从海内延伸到海外,其路途所见、心中所感,皆流于笔端,诉诸色彩,产生了很多鲜活、饱含激情的佳作。如在表现“水田”系列作品里,画家既敏于云南元阳梯田那种多重变奏的曲线,也用具有金石味的书法线条赋予这种山田的曲线结构以恣肆绰约的意态。在这些作品中,画家总是力求把简捷的线条画得不那么简单,把灰色的块面画得墨韵十足,由此体现用笔的洒脱灵动和用墨的浑厚拙朴。
美术评论家尚辉认为,相比于现代水墨,张雷平没有完全消解中国画的笔墨语系,而是通过碑学用笔的线条与笔墨精神提升了现代性的品格与高度;相对于传统中国画,她的作品充满了清新、明快、简约的现代审美意趣,且这种现代性的节奏感又饱含传统笔墨的气韵丰神。这种在现代之中回归的传统和在传统之中弥散的现代精神,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种表征。
“境心当代”展昨举行
汇集仇德树、卢辅圣、王天德、蔡广斌、陆春涛、邬一名等画家30余幅作品的“境心当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艺术家新作展”昨天起在上海华府艺术空间举行。
仇德树的裂变语言具有现代性;卢辅圣所用的淡彩、渲染、撞色、积染虽为古法,却有陌生化的视觉感觉;王天德、蔡广斌将现成品、图像和观念融合在水墨之中;陆春涛画荷塘,以水色的溶渗追求更具抽象意味的形色关系;邬一名用简约明快的抽象表达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感。
“水魂墨测”798展开时代对话
同样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个人,谷文达曾是“八五美术新潮”领军者之一,职业画家郭桢常年生活海外。不过,正在798太和艺术空间展出的“水魂墨测——谷文达郭桢水墨艺术展”,展出的却是二人相隔近30年创作的作品。
此番二人联展共带来近30幅画作,分别为郭桢2012年最新作品以及谷文达上世纪80年代的画作,以对话形式展现两位画家各自对水墨创新的理解。谷文达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师从著名国画家陆俨少。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尝试把错位的书法文字做成水墨画,开始形成中国观念水墨艺术,并影响后来一代艺术家。
相比谷文达带有颠覆性表现手法的创作尝试,倒是旅居海外的郭桢显得更平和一些。此番带来的《行云流水》、《残荷》、《墨荷》等醉荷系列,装饰意味浓厚,通过在宣纸上多次着色,使荷花、荷叶的色彩看上去更显立体。
在郭桢看来,当前很多水墨作品已经走向虚幻的玄学。“我想表达出水墨背后的力量。”她希望通过表现水墨的通透与灵动,展现文人风骨。
据悉,展览将展至本月25日。
灵动与韵律之美
陈玉先水墨舞蹈人物画天然成趣、神韵充溢、功底深厚、贵有创新,他无疑是当代这一领域最具领先地位的实力派画家。
应当说,舞蹈人物画家多不胜数,但真正以此“专攻”并走向相当艺术高度的尚不多见,这也说明其创作之艰难。画舞蹈人物的名家叶浅予、阿老先生,均具鲜明的艺术风貌与个性,但他们表现的大都是舞蹈人物的“舞蹈造型”与“舞台亮相”,而这两种形态均为舞蹈的停滞与舞者的静态。能否艺术选择、高度提炼与概括舞蹈人物的精彩与极限瞬间,作为舞蹈人物创作的主体,写出完美的舞蹈人物?显然,陈玉先的水墨舞蹈人物画就进入到了这种“艺术境界”。
水墨性格是中国绘画艺术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根本。丢掉水墨形态抑或水墨因素不再成为绘画主体时,毋庸置疑,水墨画的民族性会随之消失,附着其中的精神因素将随之崩溃,民族审美心理必然无法面对失去自尊的空白和荒芜。这是陈玉先举起水墨旗帜进行艺术长征所始终秉持的一个理念。他的实践成果表明,水墨创新不是梦,现代水墨艺术体系处在发展壮大之中,从而不断验证了民族文化面对时代进步应具有的创建性和先进性。
陈玉先水墨民族舞蹈系列《喜庆中华》的问世,是一次空前的中国56个民族的水墨歌舞展示,这项巨大工程也是中国美术创作上的一次创举,是画家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情感、对生活的眷恋、对时代的颂扬的真诚记录,更是画家创作热情、精湛技法的涌流和大量艺术佳作的精粹汇聚。
那么,陈玉先如何将水墨舞蹈画涂抹上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
艺术和生活不可分割。半个世纪以来,陈玉先笔走神州,在草原戈壁、雪域高原、热带雨林、海岛渔村等不同民族聚居之地,潜心体验生活,记录下大量原生态的生活速写和舞蹈速写。他边画边寻找不同民族歌舞的特点,学习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其历史沿革、时代变迁、民族性格和艺术特点。他笔下的线条不再是歌舞形体的机械再现,而是紧紧捕捉到不同民族不同歌舞的鲜明特征、瞬间之美和动人神采,诸如农耕民族舞的质朴、秀丽、典雅,草原舞蹈的矫健、粗犷、热情,朝鲜舞的温婉优雅,新疆舞的热情妖娆,藏族舞的昂扬舒展,傣族舞的轻盈细腻,高山族舞的奔放豪迈……这些美感元素的日积月累和升华提振,靠的是他艰辛的艺术劳动和多方面艺术修养的有力支撑。
优秀画家要有水墨创新的勇气。中国绘画艺术经过上千年积淀而博大精深。然而艺术贵在创新,作为当代中国画家就应该“笔墨当随时代”,具有扎实绘画功力的陈玉先强烈意识到,要想在自己钟爱的水墨舞蹈人物画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深入探索中国画传统艺术的特点,并吸收西方艺术的长处,关键在于如何将生动优美的舞姿与中国画的书写性、韵律性以及东方所特有的情趣、神韵和意境相结合。画家紧紧抓住“神情动态、笔墨意韵”,努力探寻结构造型、动态韵律、形神关系与中国画传统笔墨意韵的融合,力求不同舞蹈运用不同手法,线条刚柔虚实多变,墨韵润泽灵动饱满,结构光影并用,彩墨精妙艳逸。从而使作品激情飞扬,满纸生风,将中国水墨画的灵性和精要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里,黄鸿宾的积墨、破墨,张大千、刘海粟的彩墨,都没有成为死板的教条,吞吐百家、推陈出新,艺术衍生了新的生命力。
在水墨舞蹈人物画的艺术处理中,陈玉先将线与面、疏与密、虚与实、主与次、光与影、色与调等诸多艺术法则无痕地运用在作品中。他还特别注重背景经营,为使瞬间动作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感韵律和运动趋势,非常巧妙地用不同画材形成不同构成,来强化动态甚至速度,以此让人们看到舞者优美动态的方向性和舞姿的连贯性。作品构成的多变,章法的新奇,无处不有画家颇具匠心的.安排,陈玉先水墨舞蹈人物画从而生发出无限情趣和意蕴。
画到生时是熟时。一位成功画家必有扎实功底。陈玉先一直秉承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走具象写实之路,有着非常扎实的西画功底和造型能力。他的重大题材作品和人物肖像作品无不刻画深入、传神灵秀,人物造型严谨而又舒展大气,这与他在水墨写意舞蹈人物画中形成的画风是分不开的。他的水墨舞蹈人物之所以收放自如、张弛有序,也与写实功力息息相关,作品人物没有程式化和概念感,而都是源自生活,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这样,他才能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笔生发,把新锐的体验、迸溅的诗情、 鲜活的感悟,都凝注于笔端,在点、线、墨、色的交响与互动中,勾勒出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蓬勃的生命活力。
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京剧《红灯记》人物造型,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舞蹈图解,水墨舞蹈《草原儿女》等等,都在陈玉先笔下鲜活而出。他先后在中国京剧院和中央芭蕾舞团深入生活近半年,学习到不少戏剧表演常识与舞蹈艺术知识,由此奠定了他舞蹈人物画的深厚基础,这对他今天的水墨舞蹈艺术有着极大影响和有益帮助。有些专业演员看到陈玉先的水墨舞蹈作品都说:“太精彩了,陈老师肯定学过舞蹈,不然舞姿不会画得这样生动、准确、到位,有的动作难度我们都难达到。”在此,他把舞蹈景象转换为笔墨结构与笔墨形式,把舞蹈人物转化为心中人物,真正应了石涛的那句
中国历代画家对形与神早有精辟论述,我说陈玉先是“醒着做梦的人”,不然,精神的抽离与人文的失落必然导致艺术的平庸与恶俗化。艺术创造是人的精神产物,而舞中之人是受着思想和精神支配的,情绪必然是动态的前者。仅有动作比画和舞蹈样子远远不够,人物神态和舞蹈动态的高度统一就成了他水墨舞蹈人物画的第一追求,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眉目、真挚的情感、内在的神态所产生的动人情趣和艺术魅力,正是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动态之美、瞬间之美。靠神态之美打动人心,陈玉先水墨舞蹈人物画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正在于此。
“墨变”:轻松地穿越
午后(纸本水墨) 66厘米×132厘米 武艺
“墨变·陌生的当代——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近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展出靳卫红、李华生、李津、刘庆和、王川、沈勤 、武艺 、一了、朱新建、邱志杰、邱黯雄、徐冰、陈琦、陈湘波共1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由关山月美术馆、德国汉堡美术馆联合策划的这一展览,曾于今年8月赴德国汉堡参加了“中国文化年”,受到德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水墨画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从五四运动到新时期,因受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很多艺术家不断以西方的写实绘画、表现绘画、抽象绘画、超现实绘画等来改造水墨画。这样做虽然使水墨画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开拓,但在不少水墨艺术家那里,则有与传统水墨断裂并走向西方化的危险。当代水墨姓“中”还是姓“西”?水墨艺术能否被广泛接受?传统水墨如何进入当代生活?“墨变”的策展人之一鲁虹表示,中国现代水墨并不是从本土的传统文化中自然生长起来的,主要还是来自于西方。因此,他更青睐那些既与传统文脉紧密联系,又积极反映当代生活的艺术家,比如徐冰、邱黯雄、邱志杰等。
鲁虹说,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当下文化背景出发,更加关心他们感同身受的文化问题,即使是处理一些西方当代艺术家同样关心的文化问题,他们也有着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家的理解方式与表现方式。而这在强调多元、宽容、平等价值观的全球化格局中,对于突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显示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也因为如此,参展艺术家才轻松地穿越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抽象与具象、写实与表现……走向了更新的综合。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传统并不是守成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该展另一位策展人阿克曼也认可这批中国艺术家的尝试。他表示,现代水墨画的更新与发展,既要求对自身文化遗产在精神上和技法上高浓度汲取,也要求试探着与之分道扬镳,不得不回应当今全球艺术的美学标准,并申明自己的个性。“与中国当代先锋艺术不同,水墨画没有对中国当下消费社会进行反讽的、戏谑的、玩世的或悲观的再现,而是采取了一个与之对立的立场。”阿克曼认为,也许这正是当代水墨引起西方观众兴趣的原因所在。
据关山月美术馆推广教育部薛扬介绍,此次展览在德国展出时,为了让德国的媒体、专业人士与普通观众减少对中国文化与水墨精神的陌生感,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推广教育活动,吸引德国观众参与水墨画实践,进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效果良好。通过这次展览,不仅让德国观众,也让中国观众了解中国新兴水墨的发展状况,了解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
当代水墨能否拯救书画市场
近日,北京荣宝举办的“2012清凉一夏拍卖会”落下帷幕,当代水墨作为此次拍卖会的重点推出对象,受到广大买家的关注。今年春拍以来,当代水墨异军突起,在其他传统艺术品受挫的背景下,整体价位偏低的当代水墨稳中有升。在中国嘉德春拍中,“水墨新世界”首先就以92.45%的成交率令市场惊艳。分析当下市场行情,当代水墨在接下来秋拍中的表现也不容小觑。目前,北京保利已经公布将在秋拍中首次推出当代水墨夜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