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
2、出身高贵的人,常是不太勤劳的,但他们对劳动的人却又往往心怀嫉妒。
3、虚伪的友谊有如你的影子;当你在阳光下时,他会紧紧的跟着,但当你一旦横越过阴暗处时,它会立刻就离开你。
4、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5、德行高尚的人们,其德愈增则受人嫉妒之机会愈减。
6、真理易于从谬误中产生,难于从混乱中产生。
7、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8、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
9、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10、友谊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11、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12、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13、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
14、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15、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
16、在适当的时候去做事,可节省时间;背道而行往往会徒劳无功。
17、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1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19、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诌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20、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21、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22、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23、过于重视行为规则拘泥形式,往往以致在事业上坐失良机。
24、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25、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26、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2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28、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29、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
30、在富人的想像里,财富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31、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32、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33、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34、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才能。……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的美而放弃了内在的美。
35、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36、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所惊奇。
37、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38、没有比害怕本身更可害怕的了。
39、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
40、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41、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42、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43、瓜是生在纯粹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44、金钱是好的仆人,却是不好的主人。
45、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46、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47、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共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愈益显露。
48、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49、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50、首先细心思考,然后果断决定,最后坚韧不拔地去做。
51、一个正在顺着生活规律挺进的青年,首先应注意自己的才能和愿望与事业相衡。
52、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
53、美有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烂且不持久。
54、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55、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56、谁能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人虽在世,却已亲身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
57、无德之人常嫉他人之有德。
58、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59、只见汪洋时就以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60、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61、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
62、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63、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64、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缺少真正的友谊。
6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随笔》分为《论美》、《论善美与性善美》、《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一起来看看
第一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同时也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前段时间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第二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这个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我喜欢他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于1561年,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仅15岁。三年后父亲病故,由于他是继室所生的小儿子,没有分到什么遗产,只得独立谋生,一时债务压身,饱尝时态炎冷。后来他通过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浮沉后成为国家重臣,最后因一桩至今仍众说纷纭的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他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妙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的散文随笔一共有58篇,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跌出”,这是中肯的评论。
我认为这本书很不错,现在把它介绍给你了,你喜欢吗?
第三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这几天, 我读了朋友的《培根随笔》。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培根随笔》里不仅是一篇篇
培根说过:“把快乐告诉朋友,快乐就会加倍。把忧伤告诉朋友,忧伤就会减半。”但是,人生中,有多少友谊是真诚的呢?正像《论时机》一样,要把握一切好的机遇,才能成功。否则,只能到头来感概机遇的流逝。所以,如果我们不懂得抓住友谊的机会,友谊就会离我们而去。
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是啊,友谊的机会一定要抓住!但是我呢?每次都会为了一点小事和朋友们吵架!跟友谊比起来,那些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以前,还没有小学毕业时,我恨不得早点毕业。而现在,心中却有点淡淡的伤感。心中总会浮现出那一幕幕快乐的情形。我开始后悔,开始害怕了,后悔当时没有抓住友谊,害怕再也见不到同学们!但是,后悔和害怕又有什么用呢?谁叫我那时没有好好珍惜友谊呢?
我一定要好好的抓住友谊的机会!不再让友谊离我而去!
一定要好好抓住友谊的机会!否则,友谊将会一次次离你而去……
第四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有名的文学家培根也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书更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让我们在书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我们排忧解难。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我们应当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我想,就算是作为一种职业的需要吧,我们也得很好地修炼与提高我们对于美的认识与美的塑造。
第五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着。《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第六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有一本书,他拥有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语。文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验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为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理”。
这本书就是《培根随笔》。它是一本世界名着。当然它的作者弗兰西斯培根大家也不陌生,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有这样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他倡导通过实践揭示自然的奥秘在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的批判是非。
在《培根随笔》中有许多篇随笔,其中有几篇令我记忆深刻: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知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相当重要。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添加光彩。
《论美》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文中着重讲述人怎么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文章里说:“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之美是整体形象之美,行为之美是动作神态之美,只有把两者结合,才是最美的。
《培根随笔》是好书,十分值得一看。
第七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弗兰西斯·培根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思想家,他有句名言我们并不陌生:“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散文随笔共58篇,文章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比较集中地表现出他的“人生哲学”。
在他其中的一篇随笔《谈美》中,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但是,这篇随笔举例的美德兼备者都是男性帝王,我觉得这是由于他的男权视角与贵族视角在支配着他的“笔头”吧!
在谈《论厄运》中,他写道:“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的慰藉与希望。”说明在幸运中的人不能得意忘形,说不定下一秒钟就有灾难;在厄运中的人不能灰心丧气,或许也有一些好运而伴随到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培根读书的感想,充分的`描写了读书的作用,而且能使你的性格随着读书的不同而改变。
《论友谊》中,他说:“凡与朋友分享快乐者,都会感到其乐更甚,而凡是把忧愁告诉朋友者,都会觉得忧愁顿减。”强调出人与人之间友谊的重要性。让朋友来和你一同分享快乐,一同分享忧愁吧。
培根说得好,“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微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真是一言中的,值得那些不读书的经验主义者深思。
读培根的散文随笔,我们几乎一眼就能看出培根对于功名的追求和男权视角。读培根的《培根随笔》和其他的书,最正确的态度也许还得用那句老话概括,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八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对读书的方法,培根说得比较抽象,没有说出那些书应该如何?他只是提醒人们,“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浅尝不就是蜻蜓点水吗?有些知识只要知道就行;狼吞不就是鲸吞吗?
有些知识要求迅疾、新鲜;细嚼烂咽,如经典思想需要品读,要品读,需要把心静下去,需要把时间投入进去,使之消融于我的精神之中。初次的阅读经典,可能给你的感觉就像一盏很小的路灯,照亮你的脚下,光圈也不见得范围很大,不过,只要坚持下去,又会迎来第二盏路灯……一盏盏路灯延续到未来的路上。
等到走过漫长的道路,远离你熟悉的环境时,你若是回头遥望,尽管是山重水复,烟雾迷茫,但你会从心底里发现第一盏路灯的意义。
培根进一步的提醒很有必要,“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他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不过,这里原则的话说了一大堆不行,对实际的操作没有意义,按照我的观点,只能选择简洁、便捷。
要我的做法便是选读古诗词,浏览的可能是小说,精读的,就是那些有一定思想意蕴的著作,如《蒙田随笔录》、《培根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理想国》、《叔本华随笔》、《尼采随笔》、《西方哲学史》等;还有《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幽梦影》、《菜根谈》等等。
读书的问题,有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问题在书中无法解决,只能在书外化解。培根的阅历,使他谈读书有了更厚的底子,更广阔的视野,谈吐就变得非常精妙,“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第九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到培根,谁都会想起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确,当今社会,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暑假,趁着闲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他的著作——《培根随笔全集》。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犹如当头棒喝,击醒了不知多少梦中人。
培根,他是命运多舛的一个人,生在官宦之家的他,年幼时就受尽了功名利禄的熏陶,长大后也就顺理成章的走上了仕途之路,然而,在经历浮沉的宫廷政变后,他最终被罢去官职。在沧桑的岁月里,他的人生受尽了苦难的历练,也就越显得芬芳。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赐教,须耐心倾听,反复揣摩。《培根随笔全集》就是一个例子。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信手拈来的一句话,甚是耐读,索性将它摘下来。细细咀嚼一番后,竟被我品出几分味道来,我想不仅厄运能发现美德,它还能使自己更透彻的看待自身缺点。
今年八下期末考试的结果已尘埃落定,自己马失前蹄了。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如晴天霹雳,本还抱有一丝渴望,但在那一通电话之后,便都无处寻觅了。等自己反应过来,顷刻间泪水翻涌而出,像泄了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我哭了,自记事起自己是很少哭的,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可没人容我倾诉。那好几个日日夜夜只有我最清楚,"我努力了!"我敢说。而其也得到了收获,模拟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八上那次我也失利了,我多想打个咸鱼翻身仗呀!对这次的胜利,我已经"蓄谋"很久了,可事与愿违。在那几日,我极度消沉,堕落,不敢和同学通电话,上网也常隐身。闷闷不乐几日后,父亲终于发话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我懂,谁都懂。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找"错因",正如诸葛亮所说: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不然再多的失败也不足为奇,同时也是徒劳的。经过这一次的惨训,我悟出了两个对自己而言的真理:
一、在考试前必须调整心态,不能沉迷于昔日的成就;
二、在今后考试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汇成一句话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说能做到的人一定是"说到做到"的人,但说得到的人不一定做得到。我属于后者。考试前,我刻意的去复习了英语,做足了表面功夫,看似勤奋,却不然,我还未深入的去复习,那时有太多的"柱子"挡在我面前。
相通这些后,我便不足为奇会得此结果了。再说,经过这一番深思,尚且也对得住那"八二"二字(英语考试得了八十二分)。
现在回眸这件事,心中还为有些遗憾和委屈。但豁达些看待这件事,纵观历史,谁无遇到过点小挫折呢?本书的主人公培根不就是吗?只要我们在犯错中得到进步,不也是好事,也就应了那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1、饶舌的人多虚妄。
2、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
3、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
4、疑心病是友谊的毒药。
5、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6、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7、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8、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于碰机会。
9、没有比害怕本身更可害怕的了。
10、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11、感官的愚弄正是感官的一种快乐。
12、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13、节俭是美德,惟需与宽厚结合。
14、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没什么好害怕的。
15、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
16、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17、见思想如见其人,见知识如见其思想。
18、一次背誓以后,什么誓言也靠不住了。
19、由智慧所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本性。
20、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21、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
22、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23、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24、事情到了执行的时候,迅速就是最好的保密之方。
25、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26、你愈是少说你的伟大,我将愈想到你的伟大。
27、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28、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29、过于重视行为规则拘泥形式,往往以致在事业上坐失良机。
30、祸患多蕴藏在隐微地方,而发生在人们疏忽的时候。
31、德行高尚的人们,其德愈增则受人嫉妒之机会愈减。
32、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33、有妻室儿女的人,行动自由就受到限制,从而成为命运的人质。
34、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
35、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36、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37、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38、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
39、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40、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41、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42、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43、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
44、友谊之于人心其价值真有如炼金术上常常所说的他们的宝石之于人身一样。
45、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46、一个人能顺从别人当然很好,但必须表明这是出于对他的尊敬,而非惟命是从。
47、一个正在顺着生活规律挺进的青年,首先应注意自己的才能和愿望与事业相衡。
48、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
49、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
50、出身高贵的人,常是不太勤劳的,但他们对劳动的人却又往往心怀嫉妒。
51、天使为欲求与神同等的权力,而犯法堕落;人类为求知识与神同等,而触法堕落。
52、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53、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54、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
55、一个如果没有浪费半点时间,那么,他的年纪虽然很轻,但也可算是活得很久的了。
56、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
57、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5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59、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
60、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61、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
62、在我们生命的网上,不能隐匿着虚伪,否则,便在每根纵横的线上,都永远留下腐烂的痕迹。
63、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
64、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65、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