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2、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英]普德曼
3、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4、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坎普滕的托马斯
5、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6、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华兹华斯
7、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8、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伊拉斯谟
9、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作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切萨雷帕韦泽
10、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11、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关于效率的名言
1、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于丹
2、工作中最重要的提高效率。——约·艾迪生
3、管理职责这一概念意味着:管理机构应该做出努力,要反对任何人为了自己得到好处而降低合作的效率。——亨利·艾伯斯
4、技术教育是手工劳动的升华,它能把手工劳动的效率提高到最高程度。——威·格拉德斯通
5、克服自己消极的、钻牛角尖的扭曲的思想方式,便能增加效率,提高自尊心。——伯恩斯
6、忙碌和紧张,能带来高昂的工作情绪;只有全神贯注时,工作才能产生高效率。——松下幸之助
7、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8、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会效率很高的,替别人做事才会拖拖拉拉。组织如果能把团体弄得象一个人一样,效率就高了。——曾仕强
9、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培根
10、世界上只有两种物质:高效率和低效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的人。——萧伯纳
11、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切斯特菲尔德
12、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美国
13、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歌德
关于规则的`名人名言
1、巨匠是在严格的规则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2、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淮南子
3、我这辈子说过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根本不用叠,本来就是摊开来睡的,但这句话第一个被人反驳掉,懂么,这是规则,人类之所一悲哀,就是有太多规则......--韩寒《三重门》
4、对于一个艺术爱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5、凡事都有规则。--德谟克利特
6、一个普通人,只能作出规规则矩的东西,只有非凡的天才才能驾驭创作。--雨果
7、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生活处处需要规则。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规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制定了各种纪律和行为规范。这些校纪校规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
8、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葛洪
9、法则可以避免错误,却决不会赋予美。--塞.约翰逊
10、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则方圆律世间万象。
11、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
12、不以规则不能成为方圆。--孟子
13、宁愿跑起来被摔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则矩走一辈子。
14、这个伟大的世界永远旋转,不断地改变陈规。--丁尼生
15、不以规则,无以成方圆。--孟子
16、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泰戈尔
17、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布莱克
18、不一会儿,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倾盆大雨被云朵猛然洒下,它不同春天那样细细小小的,每一个雨点都大而有力,打在地上还没等碎开,下一颗豆大的雨滴就扑上来了。雷声隆隆的,倒使人感到庄严和振奋,它可以压下所有雨滴的小脚跺在地上的"啪啪"声。雨水均匀地罩在浓密的树叶上,等待它慢慢地苏醒,发出轻柔的声音。雨下得急了,就像无数个孩子在狭长的过道里用胳臂互相顶着抢先走,直到雷公生起气来,发出轰轰地声音它们,雨点才肯稍微规则些了。
19、但是她懂得许多规则;这些规则,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20、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则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21、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皇甫堤
22、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则,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则,议言之士,计会规则也。--韩非子
23、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如果不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仅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影响、干扰他人,使各道路交通造成混乱。违反了交通法规,就会受到大自然和法律的惩罚。
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孔子:"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北宋学者欧阳修: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陶行知先生:"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叶圣陶先生:"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郭沫若;"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赞可夫:"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3.求知与
发起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4."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P.7(漓江出版社)
5.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
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
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6."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
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2页
8."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
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
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中国 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
9."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
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
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
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0."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
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
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1."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陶行知全集)卷一 P.44
12."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 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 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 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 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 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陶行知:(教学合一)
14."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教育漫话)
15. "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 杜威(1859-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
16.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7.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8.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 卢梭(1712——1778):(爱弥尔)
19.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立志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
——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