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吾浩然之气的名言 正文

吾浩然之气的名言

时间:2025-05-11 06:23:09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孟子中的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孟子》

3、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轲

4、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 《孟子》

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7、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滕文公》

9、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10、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11、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子

1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

13、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14、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15、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轲

16、 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孟子

17、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孟子 《孟子》

18、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

1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2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孟子》

2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23、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24、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

25、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26、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轲

27、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孟子

28、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29、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0、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31、 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孟轲

32、 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

33、 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34、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35、 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孟子

36、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轲

37、 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

38、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39、 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孟子

40、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41、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离娄篇》

42、 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孟子

43、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 《孟子》

44、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45、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 《孟子·离娄篇下》

46、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4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8、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孟子

49、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50、 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孟子

51、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轲 《孟子》

52、 志,气之帅也 ——孟子

53、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无敌。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孟子》

54、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轲

55、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

5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57、 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孟子 《孟子》

58、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

5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

60、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

61、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轲

62、 告子上 食色,性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孟子》

6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孟子

64、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轲

65、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轲

66、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

67、 夫志,气之帅也。 ——孟轲

68、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 《孟子》

69、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70、 离娄下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

71、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孟子》

72、 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孟子

73、 梁惠王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孟子 《孟子》

74、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孟子

7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76、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

77、 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孟子》

78、 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孟子

79、 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80、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孟轲

81、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82、 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孟子

83、 尽心下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 《孟子》

84、 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孟子 《孟子》

85、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轲 《孟子·离娄上》

1、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仁则荣,不仁则辱。

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6、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8、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25、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6、尽信书,不如无书。

27、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1、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3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5、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4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41、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2、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4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5、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4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0、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5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52、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6、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5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9、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6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6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6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63、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64、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65、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66、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67、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68、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6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7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72、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73、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7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75、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76、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7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79、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80、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8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8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3、夫当今生民水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

4、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9、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0、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1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15、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苏轼

16、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文天祥

17、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

18、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苏轼

20、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21、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2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2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24、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25、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苏轼

2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9、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勃

30、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31、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32、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33、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王勃

34、大丈夫生当如此。

35、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3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苏轼

37、欲灭其国,必去其史!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38、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3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苏轼

40、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超然台记》)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42、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4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4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47、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48、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曰喻》)

4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5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5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52、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5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5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5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58、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石苍舒醉墨堂》)

5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6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6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6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63、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6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6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6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6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苏轼

6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苏轼

69、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答谢民师书》)

7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71、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糯,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喜雨亭记》)

7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7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7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76、虽千万人吾往矣!

77、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 --- 王夫之

78、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7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苏轼

8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8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苏轼

8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83、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8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8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有名的) ——文天祥

8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88、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

8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9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9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苏轼

9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94、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9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96、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97、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9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9、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0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101、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10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10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4、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10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0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苏轼

107、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书墨》)

10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109、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刑赏忠厚之至论》)

110、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1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12、朕非亡国之君!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太精辟了

113、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苏轼

114、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1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117、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18、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

119、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120、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阮郎归》)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