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2、德不孤,必有邻。——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
3、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德国哲学家马克思
4、只有道德上的矮子才会要求得到应有的体面的对待。——
5、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三国魏文学家嵇康
6、道德教育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应同步进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道德的
7、否定意志的自由,就无道德可言。——弗劳德
8、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9、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
10、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道德
11、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中国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
12、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南朝宋史学家范晔
13、圆尔道,方尔德;平尔行,锐尔事。——春秋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尹喜《关尹子》
14、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近代民主革命家古文经学家思想家章炳麟
15、德如名香,碎之益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16、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
17、修练多从苦处来。——清代诗人袁枚《遣兴》
18、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
19、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道德
20、占据一个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道德的
21、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库申
22、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
23、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24、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北宋文学家苏轼
25、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尊称圣雄甘地现代印度的国父甘地
26、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美国位第任总统罗斯福
27、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
28、德比于上,欲比于下。——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傅玄
29、树立道德,信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30、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德国作家托马斯曼
31、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
32、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英国哲学家洛克
33、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令你消沉,那它们就一定是错误的道德观念。——苏格兰作家史蒂文生
34、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
35、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别通篇》道德
36、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37、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宋代学者宋缍
38、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3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离骚》道德的
40、德日新也,万邦惟怀;志自满也,九族乃离。——《尚书》《尚书》
41、长得一副道德非常高尚的样子。——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
42、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汉学者戴圣《礼记》
43、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
44、忍耐——肉体的小心和道德的勇气的混合。——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
45、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
46、德进则言自简。——明代官员理学家薛瑄道德
47、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宣永光道德
48、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
49、道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50、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
51、美德对于每个人,都是善;不道德对于每个人,都是恶。——英国哲学家沙甫慈伯利道德
52、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53、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西汉学者戴圣《礼记》
54、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道德的
55、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56、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57、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北宋隐逸诗人林逋
58、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美国第任总统林肯
59、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德国文学家,历史学家蒙森
有关道德的名言警句
60、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库申
6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子夏
62、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罗素道德
63、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墨子非乐上》
64、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代文学家方孝孺
65、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6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
67、人类最不道德之处,是不诚实与懦弱。——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68、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道德的
69、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70、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道德的
71、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哗,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唐代文学家韩愈《答李翊书》
72、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美国第任总统林肯道德的
73、《射雕》中的郭靖可能主要是反映中国儒家的道德观念。——武侠小说作家金庸
74、勤于德者,不求财便能自生。——日本武士军人政治家西乡隆盛
75、君子不受虐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隋代文人王通《中说礼乐》
76、爱情,只遵从直觉,与金钱或道德无关。——中国知名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何炅
77、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世纪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斯金
78、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
79、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道德的
80、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伦理学家普卢塔克
81、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堕落。——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论戏剧艺术》道德
82、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
83、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清代学者史襄哉道德
84、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洪自诚明朝道人洪应明道德的
85、德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道德的
86、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
87、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隋代文人王通
88、一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台湾女作家龙应台
89、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道德思想》
2、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子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
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6、大巧若拙——老子
7、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老子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德经》
9、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10、祸莫于不知足意义:告诉人们不知足会带来很大的祸害——李耳《老子·四十六章》
1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12、清净则天下正——老子
1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经》
14、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老子
15、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
16、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17、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老子《道德经》
18、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19、使人行者,身先行之——老子
2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2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2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老子《清净经》
23、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24、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25、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经》
2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道德经》
27、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
28、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29、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老子《道德经》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3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道德经》
3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
33、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老子》
34、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
3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3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道德经》
37、天长地久——老子
3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老子《道德经》
39、大道废,才提倡仁义;智巧出,才产生伪诈;家不和,才显出孝慈;国不宁,才大讲忠信。一个社会,德讲不下去了,才讲仁义,已经是有心的作为,不是自然的流露了。仁义讲不下去,才讲礼,要大家矫揉造作一番,勉强的东西变成了社会的共识,人的内在精神也就被戕害得差不多了。——老子
4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寿者,有百分之三十;短命者,有百分之三十;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也有百分之三十。)——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41、"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老子《道德经》"
42、"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老子《道德经》"
4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44、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老子
45、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
46、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空的部分。——老子
47、人的身体正是人的大患,所有的幻想和苦恼都是因为过分认同肉身所导致。——老子
48、“天得一以清”——老子《道德经·三十九》
49、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1. 忠告和友谊的帮助。 作者:巴浦洛夫
2.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作者:爱默生
3.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作者:《无门关》
4.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作者:《格言联璧》
5.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作者:张九龄
6.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作者:培根
7. 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路必择而蹈。 作者:(清)张履祥
8. 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 作者:塞涅卡
9.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作者:(宋)司马光
10.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作者:林逋
11.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作者:萨迪
12. 即使是最深刻的言论,如果一个说的时候态度粗暴,傲慢或者吵吵嚷嚷,即便是在辩论上面获得了胜利,在别人心目中也是难以留下好印象的。 作者:洛克
13.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作者:书摘
14. 决不要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作者:约翰·霍尔
15. 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作者:子贡
16. 对我们的习惯不加节制,在我们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不会立即显出它的影响。但是它逐渐消耗这种精力,到衰老时期我们不得不结算帐目,并且偿还导致我们破产的债务。 作者:泰戈尔
17. 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作者:雨果
18. 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 作者:黑格尔
19.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作者:(战国)屈原
20. 年轻人不可中途插嘴,说的时候要用请教的态度,不能像教训别人似的。应该避免固执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要谦逊地提出问题。谦逊不会遮住他们的才能,也不会减弱他们的理由的力量。它反而可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注意,使他们所说的话宜于让人接受。 作者:洛克
21. 心轻万事如鸿毛。 作者:(唐)李欣
22. 礼貌举止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以太宽也不可以太紧。 作者:佚名
23. 凡是一个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人,他的动作不仅是有力量,而且要优美,坚实是不够的,就是有用也无济于事,无论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办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欢。 作者:洛克
2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荀子
25. 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作者:欧阳修
26.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作者:(汉)刘向
27. 权力和财富,甚至德行本身,其所以被人人看重,也都是因为它们能够增进我们的幸福之故,凡是帮助别人,而帮助时的态度不好,使得别人感到不安的人,从别人的幸福看来,他是不会受到欢迎的。凡是知道如何使得对方感到舒畅,而自己又不至于奴颜卑膝,降低身份的人,他就可以说得到了处世的真诀,到处都会受到欢迎与重视。所以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洛克
28.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29.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作者:诸葛亮
30. 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作者:苏轼
31.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国谚语
32.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作者:魏子
33.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作者:歌德
34.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作者:管仲
35. 心术以光明笃志为第一;容貌以老成正大为第一。 作者:(清)黄协埙
36. 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作者:托尔斯泰
37. 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作者:《增广贤文》
38.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作者:(战国)吕不韦
39.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 作者:奥维
40.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作者:《大学》
41.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作者:礼记
42.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作者:莎士比亚
43.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 作者:莎士比亚
44.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
45.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 作者:佚名
46. 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 作者:亚兰
47. 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作者:书摘
48. 有一种谦恭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既无拿破仑的英名,也没有他那些丰功伟绩。可是把这种人的品德解析一番,连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也将显得黯然失色。 作者:哈谢克
49.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作者:培根
50.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作者:弘一大师
51.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作者:马克
52.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作者:穆尼尔·纳素夫
53.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作者:乌申斯基
54.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作者:班固
55.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作者:《格言联璧》
56.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作者:《格言联璧》
57.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作者:柳宗元
58. 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 作者:毛姆
59. 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作者:马克思
60.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作者:《札记》
61. 骄则无礼。 作者:《国语》
62.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作者:《晋书》
63.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作者:洛克
64.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作者:(战国)荀况
65. 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久毋高,宁绌毋巧。 作者:书摘
66.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 作者:(晋)陈寿
67.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作者:《格言联璧》
68. 一种虽然拙劣的辩词或平凡的观察,如果这样提出来,前面加几句尊重别人的意见的话,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重视。 作者:佚名
69. 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 作者:(汉)陆贾
70. 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 作者:王粲集
71. 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