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禅宗八大师的名言 正文

禅宗八大师的名言

时间:2025-04-29 17:35:53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3、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五苦章句经》

4、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涅盘经》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6、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华严经》

7、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普贤菩萨警众偈

8、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

9、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斌宗法师

10、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

11、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十善业道经》

12、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无量寿经》

13、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

1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5、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16、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1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8、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9、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

2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1、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2、为何不必?

23、少欲,则少烦。

24、一切皆为虚幻。

25、刹那便是永恒。

26、不可说,不可说。

2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9、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30、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1、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32、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33、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34、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35、羽化不是我的抉择,我也不是羽化的.抉择,注定的眼睛,俯瞰着万物苍生。

3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7、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38、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9、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少欲,则少烦。

2、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华严经》

4、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5、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

6、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名言警句。——六祖惠能

8、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9、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10、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涅盘经》

1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2、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无量寿经》

13、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

——佛陀《四十二章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鸠摩罗什《金刚经》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佛经《华严经》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华严经》

时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华严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安世高《八大人觉经》

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金刚经》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金刚经》

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

——佛陀《四十二章经》

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陀《四十二章经》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道而还.

——佛陀《四十二章经》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