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湘夫人》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屈原
3、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屈原 《楚辞》
4、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 ——屈原
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屈原 《楚辞》
6、仿佛听见美人在呼唤着我,我要立刻驾着飞腾的马车和她一起远走高飞。(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 — —屈原 《湘夫人》
7、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 ——屈原 《招魂》
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9、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屈原
10、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 《楚辞》
11、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去归来兮,哀江南。 ——屈原 《招 魂》
1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 《渔父》
13、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 《楚辞》
1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楚辞》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楚辞》
16、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 雄! ——屈原 《九歌·国殇》
17、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屈原
18、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 《九歌》
1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 《国殇》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2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屈原 《楚辞》
22、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屈原 《楚辞》
23、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 《离骚》
2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屈原
25、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少司命 》
26、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屈原 《离骚》
27、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 ——屈原 《楚辞·渔父》
28、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 《楚辞·渔父》
29、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 ——屈原
30、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 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屈原 《九歌》
31、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 ——屈原
3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33、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屈原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3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离骚》
36、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屈原 《离骚》
37、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楚辞》
38、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3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离骚》
4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4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楚辞》
4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屈原 《渔父》
43、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 《楚辞》
4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 《楚辞》
45、"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 《九歌》"
46、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屈原 《橘颂》
4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48、山中人兮芳杜若。 ——屈原 《九歌》
49、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 《楚辞》
50、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 《离骚》
51、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 少司命》
关于屈原的名言名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宋刘彝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宋颜真卿
3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朝于谦
3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代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
4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1、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bai,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42、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4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4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6、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4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4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9、读书要玩味。——程颢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52、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5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5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5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