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
2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3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4 与其说小说好像是生活,不如说生活就像是小说。 ——乔治·桑
5 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良好的教养。——约翰·洛克
6 真理太简单了:你总是通过复杂的`路线才能到达它的身边。 ——乔治·桑
7 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应该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斯威尼
8 心灵上的疾病比肌体上的疾病更危险。 ——乔治·桑
9 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创新思想不是那些专门从事开发创新思想的人的专有领地。——斯威尼
10 在识别创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总裁,总是善于同有创新意识的人打交道的,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包括听来有点古怪的意见。……为了获取创新思想,作为公司总裁必须乐于承认和接受由创新思想带来的种种不愉快。——斯威尼
11 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约翰·洛克
12 一条道路从眼睛通向心灵,」它并不经过理智。——切斯特顿
13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
14 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 ——乔治·桑
15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约翰·洛克
16 正统这个词不仅不再意味着正确,事实上它意味着错误。——切斯特顿
17 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乔治·桑
18 建立和巩固友谊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互相信赖地闲谈心事与家常。——约翰·洛克
19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20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约翰·洛克
21 艺术家气质是一种折磨业余爱好者的疾病。——切斯特顿
22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23 理智本身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确定自己思想和现实之间关系的信仰。 ——切斯特顿
24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25 沉重易得,轻盈难求。——切斯特顿
26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27 所有俚语都是比喻都是诗文。——切斯特顿
28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
28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29在天堂里,天使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切斯特顿
30 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1.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2.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3.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欧文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5.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恸。——奥斯特洛夫斯基
6.谁若觉得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恸。集体什么时候都能进步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7.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8.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佚名
9.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0.人心齐,泰山移。——佚名
11.人是要有赞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
12.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3.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14.民齐者强。——荀况
15.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力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成功的保证。——列宁
16.科学家不是依附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巨大知识大厦之中。——卢瑟福
17.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18.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奋斗,可以使人们产生忍耐一切的气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19.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20.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21.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佚名
22.刀鞘保护刀的犀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2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佚名
24.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25.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26.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27.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干获得全面发展其才干的手法,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28.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追随本阶级的优异人物前进,成功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29.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寓言》
30.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吓跑。——佚名
31.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32.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杂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33.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干最有气力。——雷锋
34.要永远感觉祖国的土地是牢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导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起头。——奥斯特洛夫斯基
35.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36.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气力。——马克思
37.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供给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38.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佚名
39.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40.为了进行奋斗,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气力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41.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42.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43.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欧文
4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45.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恸。——奥斯特洛夫斯基
46.谁若觉得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恸。集体什么时候都能进步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47.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48.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佚名
外交官的对外交际活动,是外交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诸如迎送、宴请、观礼、晚会以及各种交往活动。通过与各方面人士的广泛接触,开展联谊友好与调查研究工作。因此,外交官必须通晓和掌握国际交往常识和社交礼节礼仪。
国际上并没有法定的一套交际礼仪规则,但又的确存在着由习惯和传统形成的为大家所承认的礼俗。现在国际交往中主要沿用欧美国家的礼节礼仪,也是今天外交界所共同遵守的文明礼貌。
一、仪容、服饰
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鼻毛、指甲应剪短。
服装要整洁、熨平。出席正式活动,男士穿西装和民族服装(我国可穿中山装)。穿西装应打领带,中山装应扣好风纪扣,夏季也可穿两用衫,但不得穿短裤。女士可穿女式西装、旗袍等民族服装。穿长袖衬衣下摆应塞进裤内,并注意扣好裤扣。出席隆重礼仪活动一般穿深色,上下身颜色要一致。参加吊唁活动宜穿黑色。
皮鞋要擦亮。黑色皮鞋各种场合都比较适宜,男士宜穿颜色较深的袜子,女士如穿套袜不要将袜口露在外面。
手帕应保持清洁。最好用白色手帕,用后不要在人前打开看。
男士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 室内一般不要戴墨镜。就是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和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也不宜戴墨镜。
二、见面时的礼节
1、介绍
初次见面,一般都由第三者居间介绍或
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先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身份低的先介绍给身份高的,将男士先介绍给女士。而且被介绍者的名字总是放在后面。当介绍到某人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某人,更不要用手拍打对方。
自我介绍时,就先通报自己的姓名、身份,然后再请教对方。但应注意,不要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或称自己的丈夫为"先生"。互相介绍时,一般要交换名片。
集体介绍时,特别是在正式场合,如你是主人,可以按照当时来宾的座次顺序介绍。一般来说,妇女被介绍给男子时,可以坐着不动,只须点头或微笑致意即可。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为了表示友好和仰慕之情,不要只说"您好",还可以稍事寒暄,如"您好,久仰大名。"或"您好,见到您很高兴。"等客套语。
2、握手
在介绍时要握手。一般由接受介绍的一方先伸出手,即年长的向年轻的先伸手、身份高的向身份低的先伸手、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待对方也伸手时再握。但宾主之间,无论年龄或身份高低,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
握手应脱去手套。如因故来不及脱掉就握手时,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握手用右手,应握得有力,但也不要用力过大。眼要注视对方,切忌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或东张西望甚至与另外的人打招呼,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是失礼的。有时,为了表示敬意,握手时还要微微点头鞠躬,握住的手还要上下微遥男子之间可以握得较紧较久,以示热烈。男子对妇女只能轻握,也不宜握得太久,老朋友也不例外。我们中国人有的在用右手握手时,再以左手加握。即用双手握手,以示亲切。这种做法已为外国人所熟悉并逐渐采用。但男子对女子一般不用两手加握。通常是站着握手,除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站立者外,不要坐着与人家握手。如两人都坐着,可以微曲上身握手。人多时不要交叉握手,可待别人握毕后再握,或者与主人握手后,向其他人点头致意。在室外握手时,男子应脱帽,军人应行举手礼。
3、拥抱、亲吻
在俄罗斯、东欧各国、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国家,通行拥抱、亲吻礼。比较熟悉的人相见,往往以拥抱、亲吻代替握手,以表示亲密的关系。但欧美人亲吻的方式是:辈份高的吻辈份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额头;辈份低的吻辈份高的人,只吻后者的下颔;辈份相同的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只是脸贴脸;只有夫妻、情人之间才嘴对嘴的亲吻。朋友之间,一般是男对男、女对女,有时对相当熟悉而且亲近的朋友,男女之间也可以拥抱、亲额、或亲颊。
中国人之间不实行这种礼节,只有在和外国朋友交往,对方主动实行拥抱亲吻礼时,才与其拥抱亲吻。
4、吻手、屈膝
吻手、屈膝礼是欧洲较古老的礼节。现在已很少用。我们不实行这种礼节。但当对方用这种礼节时,我们也不要见怪。
5、合十礼
合十礼原是佛教徒的一种敬礼方式,通行于印度和东南亚的佛教国家。即把双手手掌在胸前对合。如果手里有物品不方便时可改用举手。合掌或举手是有讲究的:对长辈手举高些,对晚辈则宜低些,如果是平辈可以平些。一般我们不主动施行这种礼节。在对外交际场合,当对方用这礼节向我们敬礼时,我们也可以合十还礼。
三、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貌
社交场合谈话时,要先弄清对方身份,以便自己谈话得体,有针对性。谈话要自然和蔼。对方谈话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左顾右盼,常看手表。也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头。当然,也不要总是自己讲,要让别人有讲话的机会。
对外谈话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自己不知道的事不要随便答复,无把握之事不要允诺,要言而有信。称赞对方不宜过分,自己谦虚也要适当。有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两人知道的事情,冷落其他人。不要谈疾病等不愉快的事情。一般不要询问对方履历,谈及时要十分委婉,如对方不讲,不要追问。不要询问妇女年龄、是否已婚,也不要问及对方收人和财产状况及首饰的价值。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也不随便谈论宗教问题。与人交谈时,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不可用过多的手势。谈话的声音不要过高,以对方听得清为宜,尤其不要溅出口沫。
四、参加宴请应注意的礼貌
接到正式宴会请柬,能否出席,一般要尽早答复主人,以便安排席位。出席宴会应正点或提前两三分钟抵达。出席酒会可在规定开始时间到达,身份高的可略晚。通常情况下,出席宴请的土般客人应在主宾到达前抵达,待主宾退席后陆续告辞。确实有事需要提前退席,应向主人道歉后悄悄离去。
进人宴会厅前应了解好自己的桌次和席位,不要随意乱坐。如男士与女士邻座,男士应照顾她坐好后自己再入座。
在隆重的宴会场合,当主人或主宾致词、祝酒时,其他人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奏国歌时应肃立。
不要一入席就敬酒。当主桌的第一主人到其它桌敬酒时,其他主人不要同时前去,以免冷待主宾。其它桌上的主人不要轻易到主桌敬酒。按照欧美的习惯,接受敬酒的人不要首先举杯自饮,而待所有的人饮了之后,被祝酒的人才饮。女士在接受祝酒时,可坐着不动,点头微笑示意即可。不劝酒,各人可根据自己酒量,可以抿一下,也可以一饮而荆不拒酒,对别人的敬酒如果不喝那是很失礼的,假若确实喝不下烈性酒,可将酒杯端到嘴边做个象征性的动作。杯中有酒可以不喝,主人敬酒时你举空杯会使主人难堪。不喝酒的人也不要将酒杯倒置。 吃食物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菜肴不要一次盛得太多,如由服务员分菜,一般也不要求增添。吃食物应闭口咀嚼,尽量不要出声,口中有食物不要说话。应以食物就嘴,不要以嘴就食物。喝汤应用汤匙舀起送入嘴,不要使劲啜,以免出声。汤、菜太烫时不要用嘴吹,可待稍凉后再吃。自己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簿,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谢谢,够了。"
五、出席文艺晚会应注意的礼貌
在欧美国家,上剧院去看演出、听音乐,被视为一种隆重高雅的娱乐活动,人们都非常重视,很多人如同出席正式宴会一样,穿着礼服(绝对不可以穿便服和牛仔裤之类的),剧场规矩也很严格,迟到者只能在幕间进常
演出过程中不要鼓掌、叫好。待一个节目终了才报以掌声。听交响乐,有时中间停顿较长,并非节目结束,不应鼓掌。如果自己音乐知识不多,没有把握时,最好在别人鼓掌后你再跟着鼓掌。 观看演出要保持剧场安静,不要随便谈话、大声咳嗽或打哈欠,以免影响别人专注欣赏。即席翻译,声音要轻。
六、参加舞会应注意的礼貌
舞会是一种社交活动,参加舞会服装要整齐。按照欧美国家的做法,通常在请柬上注明服装要求,以穿晚礼服和西装为多。即使天气炎热,如主人未表示请宽衣,男宾不能随意脱下外衣。跳舞时,纽扣要扣好。
第一场舞,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如夫人不跳,也可由已成年的女儿代之。第二场舞,男主人与主宾夫人、女主人与男主宾共舞。男主人应陪无舞伴的女宾跳舞,或为他们介绍舞伴,并要照顾其他女宾。男主宾应轮流邀请其他女宾,其他男宾则应争取先邀女主人共舞。男子应避免全场只同一位女子共舞。不得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
男子邀请女子共舞,如其丈夫或父母在旁,则应先向其丈夫或父母致意,以示礼貌。请舞时,应立正,向对方点头邀请,待对方同意后,陪伴进舞池。如对方不同意,则不必勉强。女方无故拒绝男方共舞的邀请是不礼貌的。如实在不愿意同某人共舞,可婉言辞谢。已辞谢邀请后,一曲未终,不要同别的男子共舞。一曲完毕,男子应向女方致谢,陪送回原来座处,并向其周围亲属点头致意后才离去。
要注意舞姿。自己不熟悉的舞步,不要下常跳舞时不可以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