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有关于家书的名言 正文

有关于家书的名言

时间:2025-05-05 07:42:01

一、傅雷家书中名言

〈一〉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众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畏,真正的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岂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十五〉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

〈十九〉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进经验,苏联的要学,别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也要学。(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相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并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三十〉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三十一〉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三十二〉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

〈三十三〉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三十四〉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三十五〉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三十六〉经历一次折磨,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三十七〉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甚至一些有名的演奏家也犯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二、傅雷家书简介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纵使傅雷的思想。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和傅敏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获得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据统计20多年间它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更值得父母和孩子读一读。(本书由工学院李仲阳博士、刘忠博士以及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陈子轩推荐)本书为书信体。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1、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2、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3、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0、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11、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2、行军打仗,兵最怕骄,骄兵必败;儿女也最怕娇惯,一娇惯,那一定出现问题。

13、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4、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17、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18、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9、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20、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21、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23、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4、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25、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6、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7、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28、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29、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30、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31、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32、活到老学到老躺在棺材里不算巧。

33、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34、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3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6、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37、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3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9、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40、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41、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4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43、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44、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45、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46、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47、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48、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49、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50、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51、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52、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53、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54、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55、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56、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57、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

58、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59、弱夫也叫懦夫,撑不起家庭。唯唯诺诺,说而不做,不敢担当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专听女人指挥。

60、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曾国藩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曾国藩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曾国藩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曾国藩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曾国藩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曾国藩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曾国藩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曾国藩

11、甘苦自得。—— 曾国藩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曾国藩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曾国藩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曾国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曾国藩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曾国藩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曾国藩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曾国藩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曾国藩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曾国藩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曾国藩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曾国藩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曾国藩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曾国藩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曾国藩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曾国藩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曾国藩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曾国藩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曾国藩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曾国藩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

5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

5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曾国藩

5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

5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

5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

57、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

5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

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曾国藩

6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曾国藩

6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曾国藩

6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6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

6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曾国藩

65、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

66、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曾国藩

6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国藩

68、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曾国藩

69、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

7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

71、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

72、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

7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

7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

75、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

76、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

7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曾国藩

78、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曾国藩

7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曾国藩

80、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曾国藩

81、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曾国藩

82、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曾国藩

83、人伦明,则礼乐兴。—— 曾国藩

84、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

8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曾国藩

8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

87、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曾国藩

88、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曾国藩

89、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曾国藩

90、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曾国藩

9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曾国藩

92、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曾国藩

93、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曾国藩

94、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曾国藩

95、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曾国藩

96、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曾国藩

97、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曾国藩

98、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曾国藩

99、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曾国藩

10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