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李兆基的成功名言 正文

李兆基的成功名言

时间:2025-04-30 18:02:36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塔木德》箴言

温州人的成功大都是使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塔木德》箴言提到:对于财富运用的观念,我很欣赏现在流行的“托付观”,它认为人生如过客,你一生中拥有的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你个人,而是被交托到你手中。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有三种,一是天才、二是人才、三是蠢才。花大钱办小事是蠢才;花小钱办大事是人才;不花钱办大事是天才。温商中很多人是在“零资产 ”、“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温商甚至在“负” 资本中发展起来,他们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两极跨越,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创富神话。

二、用钱要恰到好处

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李嘉诚

温州人有时是极其豪爽的,他们可以动辄上亿元,投资于慈善事业;他们对客户,坚守着“吃亏是福”的指导方针,他们认为知识是无价的,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行程,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另一方面,他们表现得极为吝啬,他们视节俭为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花钱要恰到好处,不做挥霍的浪费者,也不做葛朗台似的吝啬鬼。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

三、适者生存,而非大者生存

这个世界是属于弱者的,因为弱者最懂得适应。——杰克·韦尔奇

达尔文说过:“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善变的物种。”有位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适者生存。

温州人认为:要想生存,就要像水一样适应环境,水本无形,也可以有形。放在桶里的水是圆的,放在箱子里的水是方的,它随势而变,不拘一格。必须学会像水一样,善于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而改变,随行就市,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周围的大气候,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水的精神赋予了温商 “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的生存能力。

四、寻找无竞争的蓝海

风险越大,赚钱的机会就越大。到别人认为是冷门的地方,你会赚到数不清的钱。——世界船王奥纳西斯

温州商人坚信:没有人的地方水草最为丰美,“钻空子”的思维,使得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混乱中,寻找到商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杀成一片血海的市场中,温州人畅游于无竞争的蓝海。“温州人善于捕捉商机,在温州可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运用蓝海战略的企业家,但是温州不乏已经具备蓝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马津龙教授这么评价温州企业家的蓝海基因。

五、拿来主义

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对小水壶热蒸气原理的模仿运用;卫星上天环绕地球运行,是牛顿对苹果落地原理的模仿创新。统计显示:创新,是由80%~90%的模仿,10%~20%的创新组成的。

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是极其可怕的,他们把打火机、眼镜、低压电器等商品拆开再重装,然后,就能自己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品了。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资源的背景下,有着狡黠而胆大性格的温州人,最初正是靠了“模仿”,才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现在,他们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基业长青靠诚信

即使是口头承诺,神也可以听见。——犹太商人

一位温州商人说:“做人要务实,讲话要真实,做事要诚信,不能骗人蒙人,丧失信用。钱可以创造,但诚信比金钱更重要。不守诚信也许能赢得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朴实的语言里有对诚信的坚持。

诚以修身,信以立业,诚信实现了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塔木德》训诫后人:“你们不可行不义。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公道升斗、公道秤。”犹太人认为诚信就是财路,就是商业活动中最高的技巧。诚信是商人步入市场的通行证,失信于市场即是商人的自杀。温州人认为: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心脏对于人,心脏停止跳动,生命就不存在了。

七、赚钱是硬道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德鲁·葛鲁夫

贫穷是什么?在温州人看来,贫穷不是缺米少盐,也不是缺衣少食,贫穷是无能,是罪恶。《塔木德》箴言提到:身体依靠心灵而生存,心灵则依靠钱包而生存。温州人对钱有着绝对的偏执,他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呼唤着金钱,对他们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

温州人无道胜有道,“赚钱才是硬道理”,他们穿着金色的外衣,在无涯的商海,以钱做舟,以钱做桨,寻找着未知的金矿。

八、隐形冠军

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兆基

随着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西蒙教授《隐形冠军》一书的出版,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国经济活力的真正源泉往往并非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反是在小市场领域高居本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小公司。他们被称为“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甚至常常拥有各自所在市场60%~90%的全球市场份额。

通过多年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赫尔曼·西蒙总结了隐形冠军的八大特质:①目标明确。②高度专注。③攥紧客户关系。④成为卓越者的伙伴。⑤创新。⑥跻身顶级竞技场。⑦保护独一无二。⑧强大的企业文化。

九、“微利是图”

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塔木德》箴言

据统计,国外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起步的,只有不到10%的人是靠继承遗产发家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商场上几乎全是穷人,靠赚小钱起家的恐怕要占到99%以上。

温州人的商业哲学是:“惟利是图”不足取,“微利是图”却能积少成多,是生财之道、赚钱之术,他们认为:生意场上的事情,看大而未必大,看小而未必小。温州人能挣大钱,也绝不嫌弃小钱。他们挣钱有时是按角、分来计算的。他们响亮地喊出了“赚一厘钱也光荣”的口号。温州人就靠这一分一厘的集腋成裘,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累积,为其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十、和“同志”牵手

一个人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要让大家都能赚钱。许多个体的精诚合作,可以控制整个市场。——温州商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我获得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有一大批人在工作中真诚的合作。”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一般人的做法犹如打麻将,看住上家,扣住下家,防住对家,结果我做不成,你也做不成。犹太商人和温州商人的做法犹如下围棋,你占这个点,我就占那个点,你卖汽车,我就开旅馆,大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其结果是联手造势,有模有样。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李兆基是2016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二位,排名仅次于首富李嘉诚,净资产高达239亿美元,有“亚洲股神”之称。

“想发达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开始,脑里不停想着怎样可以发达,怎样可以发达,你早晚一定可以发达 。”

李兆基的好友罗德丞常向人引述“四叔”发达的故事。有一次,有人请李兆基传授发达心得,李兆基不加思索地说了上面这句话。来人继续问:“那岂不是很快疯了?” 李兆基压低腔调地答:“会啊!你看我便知道了。”

“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

这是李兆基的

“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精于计算。做大生意的李兆基,是从小生意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所以对两种生意都有独到的见解。6岁的时候,他到父亲开设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学习经营黄金、汇兑和外币买卖,很快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到了18岁,李兆基带着一千块钱,孤家寡人闯荡香港。他最初做的是老本行——黄金买卖和汇兑。凭着年少时积攒的金银业看家本领,赚得第一桶金。随后又做进出口贸易。直到1958年,才和朋友成立永业公司,进入地产业,开始奠定庞大事业的基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李兆基虽然幼时读书不多,但他颇有古文修养,买下、贮存有大批古书。所以在讲话中,也常常引用古语。这是李兆基的.经商之道: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不可以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当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做梦也没想到能够在1997年被福布斯宣布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亚洲首富。”

80多岁的李兆基赢得了“亚洲股神”的称号,但依然谦逊不已,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于“配合时势所致”。小时候,李兆基适逢抗日战争,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到父亲的银庄工作,从底层员工干起。李兆基直言,自己在香港最初的30年也是平平淡淡,但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入对了行,“幸运地进入了地产业”,因为当时的香港房地产是升值最快的行业,一路做下来的成绩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意料,“直到有一天福布斯告诉我是全世界第四大富豪,我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成就”。

“白手起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时势和环境,个人才智也不可缺乏,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入错行。”

李兆基曾告诫大学生们,什么时期有什么机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会,“过去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现在正是中国兴盛的时候,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发展起来,抓住机会,再加上用功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当然,他也认为有头脑和眼光很重要,“要明一而知三”。

“希望有钱大家赚,但不想股民只是跟随我的意见炒股,荒废工作。”

人称“四叔”的李兆基被誉为“亚洲股神”,讨教投资心得是传媒每次见到四叔的必问题目。然而他依旧强调自己与散户一样,需要支付经纪佣金,早前所讲是都是个人的投资心得,希望与大众分享。

2、白手起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时势和环境,个人才智也不可缺乏,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入错行。

3、想发达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开始,脑里不停想着怎样可以发达,怎样可以发达,你早晚一定可以发达。

4、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5、少年得志,狂妄自大;游手好闲,不思勤奋,是失败之源;放纵自己,轻佻浮躁,早晚会闯祸;凡事不可忘本,饮水而不思源,后果堪虞。

6、希望有钱大家赚,但不想股民只是跟随我的意见炒股,荒废工作。

7、古有明训“救万民于水火”,我不想辜负上天给我的厚爱,不是很多人能像我一样创造财富,所以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竭力帮助年轻一代受良好教育及为贫穷的人解决困苦。

8、商人的投资行为就好像吃东西般,嗅出哪里有香味便往哪里跑。

9、我不是捐钱救济穷人,是诚意地扶助他们自力更生,我之所以重视教育,因为能够让亿万人民受惠,千万年得益。

10、当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做梦也没想到能够在1997年被福布斯宣布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亚洲首富。

11、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

12、一曰忍、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凡事忍让,可以保持人生过程中的不伤和气。

13、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指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精于计算)。

1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6、我将生意看做一个小朋友一样,只要用心栽培,日后就会有很大成就。

17、三个人好比一把筷子,一支就容易断,团结一起就不容易断。

18、我喜欢人诚恳敦厚,商场上的“公司业绩”及“股东利益”是重要的事物,竞争谋利是理所当然的,但做事必须合情合理,公正不阿。

19、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人生不能无憾,我们只能努力活得精彩。

20、从来不会自私地只顾自己盈利,而不照顾业务对手,信誉是最要紧的。

21、做公益与做生意一样,要有十分收获,务求四两拔千斤,发挥更巨大影响力,单纯的救济对我是不满足的,财力、物力要有加上心思之后的成果。

22、只要心水清(投资趋势看得通透),等待就可以有不俗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