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人不要攀比的名言 正文

人不要攀比的名言

时间:2025-05-03 03:29:27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现在的人们感到压抑的概率是上世纪50年代的10倍。不管生活多么富裕,贫富差距却总是存在的,你有钱,但总是还会有许多比你更有钱的人,而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愿意拿自己跟周围的人进行比较:那些处于下风的人心里就会酸溜溜的,那些占了上风的人心里也觉得比别人没强多少,还要努力。商品时代培育出来的商品意识、商品情结,只会使人变得比以往更贪婪、更好高骛远。虚荣心越强,心理就会变得越脆弱。

虚荣的人看重所谓的“面子”。其实很多时候,不要面子,会活得更好,面子只是一种表面的尊严,过分维护这种尊严,往往是内心脆弱的表现,会丧失了自己。要面子是许多人获得简单和快乐的最大障碍。面子其实是一种虚荣,它和道德相比,只不过是一抹浮云和一阵轻烟罢了。

爱面子实际上正是信心不足的表现,爱面子的人将一直在别人的眼光中生活,幸福是别人眼里的幸福,痛苦也是别人认为的痛苦,他们全部的生活目标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过得比别人好。而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去负担虚荣的十字架的。他们正是在坚韧地、踏实地相信着自己,承认着自身的价值。

在虚荣的人眼里,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要比别人好,得到的表扬要比别人多,学校的名气要比别人大,学的专业要比别人热门,分的单位要比别人强,爱人在单位里地位要比别人高,工资要比别人多,人缘要比别人好,提升要比别人快,部门要比别人显要,成绩要比别人突出;房子面积要比别人大,装修要比别人豪华,地理位置要比别人理想……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地去奋斗,去苦干,但比较是永无止境的,这件事刚比完,那件事又来了。在没完没了的`攀比和较量中,我们渐渐失去了本来可以拥有的闲暇和轻松,心情越来越紧张和焦躁,感觉越来越累,快乐越来越少,无休无止的追逐和竞争,让我们身心疲惫。

商品社会使得我们很多人误认为财富就代表着成功,在这种背景中,消费的目的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是用来证明自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今天张三买了一双名牌皮鞋,你明天一定要去买一双比他更贵的;明天李四买了一辆汽车,你后天一定要去买一辆比他更高档的;别人的每一次消费,都会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一番折腾下来,即使你处处都占了上风,也终于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眼光,但自己却早已心力交瘁,幸福没有找到,时间和精力却在“表演”中流逝了。莫泊桑的《项链》所讲述的玛蒂尔德的悲剧,就是由虚荣造成的。为了一时的虚荣,而赔上一生的幸福。正是她的爱慕虚荣,才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人生本来就很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是不多,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而真真实实地活一次?人的价值是由实力决定的,不是靠做秀取得的。法国前总理朱佩一次视察某地,拎着个超级市场的塑料袋,接受采访时,这个袋子一直拎在手上,很自然的样子,没有谁觉得他寒酸,没有谁觉得他不够绅士,相反人们投给他的都是钦佩的目光。所以身份不是由派头决定的。

现在有些人急切希望成功,成功后也喜欢炫耀,希望及时挥霍成功的果实,其典型表现就是大手大脚花钱给别人看。特别是在熟人和亲友面前,迫切想显示自己的财富。而那些真正成就了事业的人,反而能够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一次,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到英格兰去,在机场咨询处他要找当地最便宜的旅馆。接待员看了看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超级富豪——全世界都知道的亨利·福特。就在前一天,报纸上还登出了他的大幅照片,报纸上说他要来了。现在他在这儿,穿着一件像他一样老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馆。

接待员说:“要是我没搞错的话,你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过你的照片。”那人说:“是的。”接待员疑惑不解地对他说:“你穿着一件看起来像你一样老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馆。我也曾见过你的儿子上这儿来,他总是询问最好的旅馆,他穿的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说:“是啊,我儿子的举止是好出风头的,他还没适应生活。对我而言没必要住在昂贵的旅馆里,我在哪儿都是亨利·福特。即便是在最便宜的旅馆里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没什么两样。这件外套,是的,这是我父亲的——但这没有关系,我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即使我赤裸裸地站着,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根本没关系。”

是的,可能你的外套比亨利·福特的高档,可是这能说明你比他更有钱吗?可能你住过比亨利·福特住过的更贵的旅馆,可是这能表示你比他更有身份吗?

在生活中有些人好出风头,总怕别人不知自己的尊姓大名,一逮住机会不是高声炫耀自己的身份,就是到处分发名片,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也有一些人不慕外表华丽,而是时时以坚持自我秉性为本,这种人是最谦虚的人。

幸福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感觉,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觉不到幸福,无论在别人的眼里如何风光,你的心里仍然会是一片冰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幸福。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如果一个人总是得陇望蜀或盲目攀比,欲望没有止境,那他永远都不会幸福和快乐。

这些不是真理,却可以让我们更懂得人生。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 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 里,放 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 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 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 己给 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 为权 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 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在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 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 心 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 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 惕。 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 些不 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 击,常 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 而递 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 永不会幸福…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 “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 种人 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 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习。以自己的固执强 加自 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 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 耐,否 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 兴是 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 伴。

19、一味忍让不可取一味忍让,意味着丧失原则;一味忍让,意味着没有人格;一味忍让,意味着软弱可欺;一味忍让,意味着面临步步进逼的危险;一味忍让,意味着将走入绝 路。 有时候挺身而起、奋力反抗效果更好,得寸进尺是愚人常采用的计策,一再忍让反而助长其嚣张气焰。该出手时就出手,给点厉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得寸进尺者 该迎头痛击,忍让不一定是好事。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 理性 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1、不要轻易求人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 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 ;把别人当别人—— 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 ;把自己当自己—— 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2、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 ,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 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 ——习惯造就一个人 。

3、不要自视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

4、不要强加于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

5、不要取笑别人

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6、不要乱发脾气

乱发脾气,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是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 。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7、不要信口开河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8、不要小看仪表

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 。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9、不要封闭自己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 原谅人是一种美德, 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

10、不要欺负老实人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 。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