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生多风雨,何处无险阻?——书摘
3、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唐)李白
4、人生苦短,宇宙无限。——(明)洪应明
5、我们要追求那真实的功业,要追求对宇宙人生更深远的了解;要追求永远超过狭小生活圈子之外的更有用的东西。——罗曼.罗兰
6、人生是一场赌博。不管人生的赌博是得是损,只要该赌的肉尚剩一磅,我就会赌它。——罗曼.罗兰
7、人类经常把一个生涯发生的事,撰写成历史,在从那里看人生;其实,那不过是衣服,人生是内在的。——罗曼.罗兰
8、从远处看,人生的不想还很有诗意呢,一个人最怕庸庸碌碌的生活。——罗曼.罗兰
9、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变得没有目标。——罗曼.罗兰
10、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11、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饮食暖衣,无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宋)苏辙
12、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元)许名奎
13、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
1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战国)庄周
15、得掷且掷即今日,人生百岁驹过隙。——(清)魏源
16、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晋)陶渊明
17、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18、人生难得是青春,要学汤铭日日新。但嘱加鞭须趁早,莫抛岁月负双亲。——袁玉冰
19、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明)于谦
20、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茅以升
21、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周国平
22、人生苦短,好好去享受每一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吧!记住!境由心造,要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完全操之在“我”。——陶晓清
23、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汪国真
24、所谓高质量人生,其实就是平衡不断遭到破坏和重建。——赵鑫珊
25、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林语堂
26、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三国)曹植
27、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明)顾炎武
28、人生留得丹心在,纵死犹闻侠骨香。——(明)沈泰
29、人生世上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明)兰陵笑笑生
30、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明)何良俊
31、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宋)陆游
32、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宋)苏舜钦
33、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宋)榭
34、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唐)白居易
35、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唐)杜甫
36、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
37、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唐)刘禹锡
38、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魏晋)阮籍
39、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汉)徐干
40、人生如画,岁月如歌。——报摘
41、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明)冯梦龙
42、人生百年,犹如一瞬。——(唐)王勃
43、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北魏)贾思勰
44、人生须自重。——(清)黄宗羲
45、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46、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唐)韩愈
47、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黄治峰
4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49、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50、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51、人生莫惧少时贫。——(清)曾国藩
52、人生用物,各有天限;夏涝太多,必有秋旱。——(元)许名奎
53、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
54、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
55、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56、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雨果
57、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8、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59、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是清洁空气,二是澄清饮水,三是流通沟渠,四是扫洒屋宇,五是日光充足。——南丁格尔
60、人生几回仿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志》——刘禹锡
61、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刘禹锡
62、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斯宾塞
63、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64、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写,历史纪录,经过实践所得出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比较有名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下面是人生刻苦名言,请参考!
人生刻苦名言
1、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书房是文人精神巢穴,生命禅堂。
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
9、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10、学到很多东西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3、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14、人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只有学习!再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16、有人天生有智慧;但他们,就象生来富有人们,由于忽视对财富培植增益,由于欠上债务,最后可以变成乞丐;而且失去他们名声。
17、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结果。
18、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19、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1、莫等闲,白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2、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认识。
2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4、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25、搞科学工作需要人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
26、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态度作塌实工夫。以此态度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8、书都读得来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
2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0、书是逆境中慰藉。
31、不断认识自己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表现。
32、一个人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文明力量。
33、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情人。
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7、知识好像砂石下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38、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
39、最淡墨水也胜过最强记忆。
40、知识上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满足。
4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2、掉进知识情网中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甜蜜。
4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4、求知是人类本性。
45、高尚语言包含着真诚动机。
46、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49、勤动笔墨勤看书。
5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2、再高深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
53、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5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5、我不如起个磨刀石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7、成功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人,他们独创精神来自他们博学。
58、精神能补物质不足。
59、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灯烛。
60、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61、有教养人遗产,比那些无知人财富更有价值。
6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63、一切真正天才,都能够蔑视诽谤;他们天生特长,使批评家不能信口开河。
6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5、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
66、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6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6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0、世界上最壮丽宫殿是藏书最多图书馆。
7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3、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
7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76、无论天资有多麽高,他仍需学会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77、天生我才必有用。
7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0、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反映。
8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8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杜甫的古诗名句大全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咏怀》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6、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7、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1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1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1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2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其一》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2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27、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2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29、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3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5、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3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37、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38、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对酒》
39、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40、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杜甫——《曲江对酒》
4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4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43、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44、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
4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春运》
46、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雨过苏端》
47、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朝雨》
4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贫交行》
49、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醉歌行》
50、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中八仙歌》
51、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
5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5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5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5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5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5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5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6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拓展:杜甫诗词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杜甫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杜甫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杜甫的视线,拨动诗人杜甫的心弦。
诗人杜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杜甫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杜甫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杜甫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杜甫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杜甫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杜甫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杜甫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杜甫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杜甫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杜甫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杜甫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杜甫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杜甫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杜甫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杜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杜甫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杜甫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