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永别了武器的英语名言 正文

永别了武器的英语名言

时间:2025-08-11 11:55:36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人物经历

海明威出生于奥克帕克,他在瓦隆湖接受了洗礼仪式。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大多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小时候喜欢读图画书和动物漫画,听各类型的故事。喜欢模仿不同的人物,对缝纫等家事亦很感兴趣。海明威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但海明威却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因此从小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的海明威,很热爱大自然。

1913年到1917年间,接受高中教育的海明威,学业、体育上成绩优越,在英语方面天赋突出。在初中时,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的他有了首次的写作经验。升上高中后,他更成为了学报的编辑。有时他会使用“Ring Lardner Jr.”这笔名写作,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Ring Lardner)。高中毕业之后,拒绝入读大学的海明威,以18岁之龄到了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在《堪城星报》工作了6个月的过程中,海明威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顾父亲的反对的海明威,辞掉了记者一职,并尝试加入美国军事以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海明威由于视力缺陷导致体检不及格,只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前往意大利前线途中,他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并没有在安全的旅馆停留下来,反而尽量接近战场。海明威在意大利前线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米兰附近的一座弹库爆炸,一个临时停尸场中的女尸多于男尸,令海明威极为震惊。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输送补给品时受伤,并把意大利伤兵拖到安全地带,被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制勇敢勋章。后来,海明威在米兰一个美国红十字会的医院工作。他早期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此。海明威把自己当作小说中的主人公,进行本色创作。

1920年,海明威迁往安大略省多伦多,居于公寓。居住期间,在《多伦多星报》找到工作的海明威他成为自由作家、记者和海外特派员,并结识了星报记者莫利·卡拉汉(Morley Callaghan),建立友谊。

1920至1921年间,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的海明威为一所小报社工作。1921年,海明威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逊(Hadley Richardson),并在9月迁到了芝加哥北部的三层公寓居住。到12月,海明威一家迁出国外,再没有回到那里居住。在巴黎安顿的海明威,给星报进行关于希土战争(1919年-1922年)的采访。回到巴黎之后,安德森引导了海明威参与“巴黎现代主义运动”。

1923年,海明威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在巴黎出版。海明威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由于要支持整个家庭的开支,海明威辞去多伦多星报的工作。1925年,短篇故事系列《在我们的时代里》出版,显示出简洁的写作风格。1926年,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1927年,海明威与哈德莉·理察逊离婚,另娶第二任妻子宝琳·费孚(Pauline Pfeiffer)。 并出版《没有女人的男人》。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在陆续几年中,海明威的二儿子与三儿子出生。

1931年,海明威迁往基韦斯特(他在那里住的房子现为博物馆),并为《午后之死》和《胜者一无所获》积累素材。1932年,《午后之死》出版。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3年秋天,海明威随一队狩猎的旅行队到了非洲,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于1935年出版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在此期间,海明威写的散文《告发》于1969年附《第五纵队与西班牙内战的四个故事》出版。1940年,海明威与费孚的结束婚姻,在这段期间,身体健康问题接踵而至,对海明威造成很大困扰。同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50年,以二战后的威尼斯为背景的《过河入林》出版,马尔克斯就曾表示:“没有《过河入林》,就没有《老人与海》。”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克格勃人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获准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档案馆。结果他惊讶地发现,海明威竟然曾于1941年被招募为克格勃间谍,代号:阿尔戈。可惜没有天分,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1948年,海明威与玛莎离婚,并与战时通讯记者玛丽·维尔许·海明威(Mary Welsh Hemingway)结婚,不久重返古巴。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真实的高贵》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老人与海》

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远不会把我打败。把我打倒是我身体跌倒,但你永远打败不了我的心

相爱的人不该争吵。因为他们只有两人,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他们一发生隔膜,世界就会将其征服。《永别了武器》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真实的高贵》

你一有爱,你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你想牺牲自己,你想服务。《永别了武器》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老人与海》

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丧钟为谁而鸣》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老人与海》

爱你时,觉得地面都在移动。

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永别了武器》

决不要同你并不爱的人一起出门旅行。 不要搞任何花招去迎接任何一种俗套。《流动的盛宴》

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永别了武器》

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战地钟声》

我们必须习惯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却没有红绿灯的事实。

心灵愈加严谨,外表愈加简单。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丧钟为谁而鸣》

在白天对什么都不动感情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夜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太阳照常升起》

绝望是一种罪过。《老人与海》

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么迅速,而我并不是真正地活着,我就受不了《太阳照常升起》

只要不杀死我们的困难都会使我们更坚强。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老人与海》

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

当晚与你记住蒲公英 今晚偏偏想起风的清劲 当晚与你记住流水声 今晚站在大地自己倾听《我的回忆不是我的》

除非你是斗牛士,否则没有谁的生活只进不退。

The best way to find out if you can trust somebody is to trust them.确认某些人是否可以信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信任他们。

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觉的人。同情所有夜里要有亮光的人。《乞力马扎罗的雪》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真实的高贵》

夜间醉倒在床上,体会到人生不过一醉,醒来时有一种奇异的兴奋,不晓得穷竟是跟谁在睡觉。在黑暗中,世界显得那么不实在,而且那么令人兴奋,所以你不得不又装得假痴假呆,认为这就是一切。《永别了武器》

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老人与海》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老人与海》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流动的盛宴》

《永别了,武器》

你一有爱,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

《永别了,武器》

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男女之间虽然相爱,却时常想要单独静一下,而一分开,必然招来对方猜忌。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我们生下来有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需学会什么,我们从来不吸收任何新的东西。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爱情是一场游戏,就像打桥牌一样。不过这不是玩牌,而是叫牌。就像桥牌一样,你得假装作你是在赌钱,或是为了什么别的东西而打赌。没有人提起下的赌注是什么。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相爱的人不该争吵。因为他们只有两人,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他们一发生隔膜,世界就会将其征服。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你一有爱,你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你想牺牲自己,你想服务。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夜间醉倒在床上,体会到人生不过一醉,醒来时有一种奇异的兴奋,不晓得穷竟是跟谁在睡觉。在黑暗中,世界显得那么不实在,而且那么令人兴奋,所以你不得不又装得假痴假呆,认为这就是一切。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The world breaks every 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那简直就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回旅馆。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

1.

2.

3.

4.项塔兰 小说语录

5.

6.100条唯美爱情语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