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同的时刻你用不同的眼睛去看景观。早晨看不同于晚上看。另外,能看见什么还依赖于你的精神状态。正因如此,对一件作品能有许多不同方式的观看,这正是艺术的乐趣所在。
2、有些人想到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其中包括协作、利他主义、爱国主义、领士战斗中的英勇等到,都是战争的遗传成果。
3、从我腐烂中的躯体将会长出鲜花,我将在花丛中得到永恒。
4、他们是不会去理解这些绘画是在竭诚和痛苦中创作的,它们是不眠之夜的作品,它们耗费了我的血液和消磨了我的神经。
5、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行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有时我想离开我狭窄的小径加入晕眩的生活的主流,但我总是发现自己被冷酷无情地拖回悬崖边缘,走到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掉入那深渊。从我开始记事时,我就受到这种深刻的焦虑感的折磨,我一直设法用我的艺术来表现这种感觉。没有焦虑和疾病我应该是象一艘没有舵的船。
6、当我画画的时候,我从未想到出售。人们只是不了解,我们绘画是做实验,是为了开拓自身以力求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7、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自于人类的内心世界。
8、从我的诞生的那一刻起,焦躁、不安和死亡三位天使便站在了我的身边。在我玩耍的时候他们自始至终跟着我,在春天的阳光下和灿烂的夏日里一直尾随我。当晚上我闭上眼睛,他们就站在我的旁边,并且以死亡、地狱,和永恒的诅咒来威逼我。我常常会在晚上惊醒,朝屋子里四下张望:我是在地狱吗?
9、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
10、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11、作画对我来说是一种癔病,一种酊酩。癔病,使我不至于意志消沉,酊酩,正是我渴望的。
12、椅子可能象人一样有趣。但椅子必须由人首先察觉。不管以什么方式,椅子一定影响了他的情感,并且作为观察者的他必然具有同样的感觉。不应该去画椅子,而是应该去画某人对这椅子的感觉。
13、现在对多年前看我们的绘画的那些人进行说教已经变成一桩相当可笑的事了。当时他们的态度要么是嘲笑,要么是责备地摇着他们的头。他们不相信,这些印象,这些瞬间的感觉,能包含最细微的精神健全。如果树是红色或蓝色的,或面孔是蓝色或绿色的,他们肯定会说,这家伙是疯子。
14、如果你想要画的是情绪,带上它所有的力量…那么你就不能坐视和凝望对象,确切地描绘你所见到的每一个细节。你要去画它所必须展示的,那刚好是在你对主题的情绪反射之中产生的那一个。
15、命运的变化丝毫不顾及人类和他们的丰功伟绩;她把帝王与臣民同埋在一个墓穴里。
16、我的意志超出我的天赋。
17、没有恐惧和疾病,我将永远不能完成我现在所做到的一切。
18、是我的艺术给我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19、我不临摹自然—我从自然汲取我作画的动机,或者描绘它的丰富多彩。我不画在我眼前的,我只画我见过的。只要照相机还不能用于描述天堂和地狱,它就无法和画笔和调色板相媲美。
20、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21、自然并不只是你用眼睛所能看见的一切,它还包括用灵魂才能看到的内在图像。
爱迪生一般指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1]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爱迪生名言警句
1、人生太短暂了,事情是这样的多,能不兼程而进吗?---爱迪生(美国)
2、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爱迪生(美国)
3、伟大人物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爱迪生(美国)
4、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入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爱迪生(美国)
5、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美国)
6、若你能举出一个彻底满足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他就是个失败的人。---爱迪生(美国)
7、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美国)
8、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像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爱迪生(美国)
9、想像必须是热的,才能够使它以外界的东西所收到的形象留下模印。---爱迪生(美国)
10、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爱迪生(美国)
11、读书之于脑,犹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美国)
12、我不以为我是天才,只是竭尽全力去做而已。---爱迪生(美国)
1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的。---爱迪生(美国)
14、教育之于人有如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美国)
1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美国)
16、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美国)
17、如果你希望成功,就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吧。---爱迪生(美国)
18、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爱迪生(美国)
19、凡是希望荣誉而舒适地度过晚年的人,他必须在年轻时想到有一天会衰老;这样,在年老时,他也会记得曾有过年轻。---爱迪生(美国)
20、虽然我们总是叹息生命的短促,但我们却在每个阶段都盼望它的终结。儿童时期盼望成年,成年盼望成家,之后又想发财,继之又希望获得名誉地位,最后又想归隐。---爱迪生(美国)
苦乐童年
无奈迁居
1854年,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伊利湖南岸沿着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爱迪生父亲的生意已经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为一家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就此迁居,他们离开米兰搬到密歇根州休伦港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开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4]
撵出学校
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如:风是怎么产生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5]
亦师亦母
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此南希自己教授爱迪生。据南希平日留心地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出才华。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时从高塔上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6]
阅读书籍
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认识到书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并过目不忘。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他的一生。[7]
研究化学
1857年,爱迪生开始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他在自己家中的地窖按照教科书做实验,并且经常搞得事故频繁。
1859年,爱迪生为了有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他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车上售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还一边捎带着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
1861年,爱迪生用卖报挣来的钱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主编的周刊《先驱报》,创刊号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长、记者、发行人,同时也是印刷工人和报童。在爱迪生工作的火车上有一间休息室由于空气不流通,所以没人去那休息成了空房间。因为爱迪生天天都在火车上奔波,每天很晚才回家,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爱迪生认为如果把那间休息室改为实验室的话,在返回休伦港的途中,就可以做实验了,在征得列车长的同意后,那间无人的休息室便成为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虽然做实验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时常发生,有一次他的实验室中的化学物品突然着火,造成了损失,列车长一气之下把他的实验器材被扔出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