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前对猴子颇有好感,他曾以猴自况“深山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自称“有点猴气,也有点虎气”。他对孙悟空更是赞赏有加,主张对敌斗争要有“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策略,并多次以诗词讴歌孙悟空的斗争精神,其中“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以猴为典入句或修辞,不自毛泽东始。有关猴子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源远流长、举不胜举。如:
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韩生劝项羽都关中,羽曰:‘吾闻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乃烧宫室都彭城。韩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悦。
心猿意马此为佛教用语。用猿腾马奔比喻凡心无常而多变,后多用于比喻心神不定。
尖嘴猴腮《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中举后痰迷心窍,他的岳父胡屠户骂他:“像你这等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杀鸡吓猴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官场现形记》五十三回:“俗语说得好,叫做‘ 杀鸡吓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树倒猢狲散宋《说薮·曹咏妻》载:曹咏投靠秦桧,做了大官。秦桧一死,曹就被贬。厉德斯派人给曹送去一信,曹拆开一看,乃是《 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猢狲入布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
猿鹤虫沙《抱朴子》:“周穆五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教猱升天比喻教唆别人做坏事。《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猴升天。”
这些成语皆形象、精炼、贴切之语,运用得当可文章增辉。
有关猴的词汇缀入民间语言,就带来活泼俏皮之感。如说小孩子淘气,是“猴了巴叽”;说人机灵“长了毛比猴都精”;劝人不当教师“家有五斗粮,不做猢狲王”;讥人吝啬“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至于“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是说,强势一方传达的`是威胁的信息,弱势一方则在表达无奈的情绪。《经楼梦》中贾宝玉要吃鸳鸯脸上的胭脂,猴在人家身上不下来。一个“猴”字,名词作动词用,何等的传神!
歇后语就更多了,如: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
孙悟空更使这类词条数目大增: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床底下翻跟斗——碍上碍下
抱元宝跳井——爱财舍命
一手托两家;一脚踏两船;没路标的.三岔口——左右为难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
一人说话;唱戏的念道白——自言自语
大姑娘作媒;土地爷下水;土地老儿被蛇咬;木头人救火——自身难保
王瞎子看告示;无病呻吟;瞎子看书——装模作样
一伙哑巴在一起——指手划脚
瞎子戴眼镜——遮人耳目
穿衣镜照人——原原本本
炉眼里烤凌锥——冰消气化
甲鱼笑龟爬 彼此一样——彼此一样
走路踏石灰--白跑一趟——白跑一趟
更夫打瞌睡——白吃干饭
三流子哥大流子弟——二流子
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
水鬼找城隍——恶人先告状
曹操杀二蔡——懊悔莫及
笨媳妇纳鞋底——凹凸不平
古庙的佛顶珠——黯然无光
半夜里弹琵琶——暗中作乐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水底推船——暗里使劲
黑地里张弓——暗藏杀机
安伯伯遇到安伯娘——安安合适
啄木鸟吃害虫——与人为善
鼻窟窿望人——有眼无珠
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有眼不识泰山
头上泼勺油——油头滑脑
厕所挂铃——有始有终
画笔敲鼓;染坊门里吹笛子——有声有色
乡下人撒尿——因地制宜
王羲之手书——一字千金
【俗语、 警句】
猕猴骑土牛。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一窝猴子都姓孙。
猴子披上绸缎还是猴子。
猴子学会跳,不知摔过多少跤。
猴戴皮巴帽,毛手毛脚。
猴儿戴帽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看镜子,忘了自己。
猴子屁股都一样红。
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
猴子嘴里还能把枣子挖出来?。
猴子手上走不掉虱子。
猴子不上树,多打几下锣。
猴子跟着人行事。
猴子莫笑免子冒(没)尾巴。
猴子的屁股自来红。
猴子不咬人,嘴脸难看。
猴子再精灵,还是不知道解索索。
猴子装人,忘了自己长尾巴。
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
猴子拧麻花,蛮拧。
猴子捞月一场空。
猴子屁股坐不住。
猴子爬竹竿,到顶啦。
猴子下井取月亮,想得美。
猴子爬樱桃树,想吃高口味。
老猴爬旗杆,不行啰。
老猴偷苞米,专找嫩的。
属猴的,拴不住。
七个猴子八样脸。
长了毛比猴儿还鬼。
杀鸡给猴子看。 ’
没有不上竿的猴。
江湖佬耍猴子,名堂可多啦。
爱上的,猴子也标致;看中的,狗熊也美丽。
【猴的成语】
猿鹤沙虫——原指死于战乱的人化为异物。说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借指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
教猱升木——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猱,猴的一种。
猢狲入布袋——比喻山野之性受拘束。 ’
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
随之而散。比喻随从的`人也就无所依附 。
尖嘴猴腮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弄鬼掉猴 比喻调皮捣蛋。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头猴脑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
沐猴衣冠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杀鸡骇猴 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哧猴 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山上无老虎,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轩鹤冠猴 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