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苏霍姆林斯基阅读名言 正文

苏霍姆林斯基阅读名言

时间:2025-05-07 11:42:26

1、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2、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数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3、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4、人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5、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6、我坚定地认为,在童年、少年时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7、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8、人是要教育的,为此必须懂得用什么去进行教育和怎样进行教育。

9、情感教育,一般来说,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工作中的最艰巨任务之一。

10、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11、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进行道德教育,就不可能在人们的心灵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12、我们认为,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预防不良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13、所谓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是要理解他们每一个行动的最原始的出发点、原因和动力。

14、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15、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意味着领略思维的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

16、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17、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18、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19、受到刺激的孩子不会失去对公正和教师的信任。他期待教师说出真心话,他希望教师公正地对待他。

20、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快乐和幸福如果得到的越容易,那么他在成年的生活中就越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21、人生中最可怕的因而最需要用爱抚、温柔、关怀、关注、善意去抚慰的,就是遭到毁损和伤害的孩子的心。

22、如何对待人类美丽的花冠——妇女,孩子用自己的心灵从那些细腻、微妙、不易察觉的小事中可以体会得到。

23、让自己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迷恋上有关祖国的每一行字、每一本书――一位真正的教师一向把这认作自己的教育理想。

24、没有对个人生活的热情关怀,没有对学生精神生活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和知轻知重的洞察力,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25、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姑娘们对自己的美充满自豪感,对与男人的道德审美关系的纯洁性提出严格要求。

26、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使你生命的崇高意义;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

27、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28、培养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教师要深入体察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就是从培养世界观开始的。

29、我坚定不移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

30、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31、你的知识、你的求知渴望和阅读爱好,就是你个性教育力量的强大源泉。你自己要善于看待这个源泉,并引导学生前去这个源泉。

32、为了使师生之间的友好、亲切和善意的关系经常保持和谐,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应该成为儿童所爱戴的、聪明的保护人。

33、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34、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

35、人不仅创造财富,还要为人处事,而且在为真、善、美的服务之中看到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意义。需要教人们学习的正是这些东西。

36、青年朋友!要提防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停顿现象,要避免道德上的僵化。不可使一个人对纠正自己的某种缺点长期丧失信心。

37、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

38、科学的发展,国民道德的进步以及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都取决于学校,取决于教育过程的文明以及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完善程度。

39、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能力。

40、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恶习还没有成性而莠草刚刚生根之际,就要对它们进行谴责。只有在谴责之后出现自责——良心感到痛苦之时,谴责才会有成效。

41、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42、农村的发展始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的发展始于农村教师素质的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的功效取决于任教者的精神、知识、博学和视野。

43、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44、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

45、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46、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我们如同雕刻家雕琢大理石那样在塑造人。……只有相信人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

47、为创造美而进行劳动,能使年幼的心灵高尚起来,能事先防止冷漠情绪。孩子们在创造大地上的美的过程中,自己也就变得更美好、更纯洁和更可爱。

48、让我们的女学生早在少年时期,特别是在青年初期就作好思想准备,以便在同男人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中表现出意志坚定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49、社会的重要责任,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尚的爱的美好情感。这种情感能使人变得高尚,帮助人养成共产主义道德的许多重要品质。

50、世界上有千百种职业、行当和工作:有的修建铁路;有的建造房屋;有的耕种土地;有的救死扶伤;有的缝制服装……但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人。

51、培养情感,这是个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复杂、细腻的问题。在这方面,精神生活中的思想和智力领域同情感和意志领域的相互联系,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52、书,这是一种重要的、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这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

53、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家始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教育的利剑和长矛往往为之交锋和折断的许多问题就会非常容易地得到解决。

54、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55、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

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7、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0、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伏尔泰

11、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12、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6、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1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8、所有成功者都是善于阅读者。——陈安之

1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0、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1、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4、阅读,这是最好的学问。——普希金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6、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

2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9、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30、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31、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托·富勒

3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4、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7、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39、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40、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2、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43、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4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4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6、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7、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48、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4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50、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51、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52、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53、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5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

55、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5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6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1、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62、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6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4、报纸是大众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比彻

65、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66、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67、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马克·吐温

6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9、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0、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7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7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3、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7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5、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76、一切经得起再度阅读的语言,一定值得再度思索。——梭罗

7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8、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79、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80、选择朋友应当像选择阅读的书籍一样,一要谨慎,二要控制数量。——詹·豪厄尔。

81、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毛姆

82、当新闻获得自由,而且任何人都能阅读报纸的时候,一切都平安无事了。——托·杰弗逊

83、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富兰克林

84、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85、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8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87、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托马斯

88、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89、靠组词、造句来提高语文能力是一种舍近求远的可笑做法,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替代阅读。——时寒冰

90、疯狂地阅读,疯狂地学习!阅读的速度是学习的速度,学习的速度是成功的速度!——李阳

91、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鲁迅

9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93、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94、我不担心读者的阅读耐心。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必妄想“垄断”所有的读者。——铁凝

95、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1.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2.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3. 对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4. 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这是预防智力惰性和学习落后的可靠手段之一,这也是一个人沿着它向智力文明的顶点攀登的一条崎岖小路。

5.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6.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

7. 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8. 在少年期,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在六七年级,学生应当能够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部分的意思。不掌握这些能力,少年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思考力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

9. 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包括在课内和课外)。

10.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钻研、会思考的读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跟仅仅教会学生流利地朗读并不是一码事儿。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然而,许多学校的一个最大的弊端,正在于精神生活中缺乏书籍。我们提倡阅读,并不单单是为了让儿童找点可做的事情,而是为了让他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