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刺客信条黑旗名言 正文

刺客信条黑旗名言

时间:2025-05-09 00:01:54

根据同名的大热游戏改编、由贾斯汀·库泽尔执导,迈克尔·法斯宾德、玛丽昂·歌迪亚、亚里安妮·拉贝德、迈克尔·威廉姆斯等主演的历史科幻题材动作电影《刺客信条》

历史科幻题材动作电影《刺客信条》观后感一:

电影对于原著还是有一些改变的,最明显就是把Desmond(卡尔)的身世弄成了刺客世家,我觉得还算是可以接受吧。剧情勉强说得通(算是没有大坑),因为看到后面才会明白为什么他爸爸杀了***妈,看到中间知道了Abstergo抓起来的人都是刺客联盟的囚犯,这么说来,刺客的血脉是会流传的,而且很多几百年前的刺客,会成为刺客世家,然后沿袭下去。这一点是原来的游戏里没有的,游戏里的很多人,被抓进记忆机器里,都不知道自己与之有关系,如果从这一点看。电影所架设的格局还是蛮大的,不过如果继续拍下去,估计改动会一部比一部大……

我看电影的时候就在想,游戏里当下时间线的派系(至少出现的集团)只有近代圣殿骑士联盟(Abstergo),平民(Desmond那种散落人间的)不成组织,刺客组织有一些人出现(Lucy之类),但是实力不强,集团也没有出现,所以游戏的派系是反派独大,平民游击。而电影里,已经出现了成团体的刺客组织、刺客世家、刺客囚犯团,说明派系至少是有两个大团:圣殿骑士团和刺客团了。从这一点上看,电影和游戏未来的路线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另外伏笔埋得很多,主角为什么杀人判死刑没有交代(电影说了一句刺客都有一些冲动个性,是不是生物上的XYY基因型人?)其他刺客怎么被抓进来没有交代?他们怎么找到一个又一个后裔也没有交代?如果电影继续拍的话,可能会说吧,但我怀疑它还能不能继续拍。

至于电影本身,首先我觉得画面音乐都很一般,反派集团聚个会的场所都像是一个小教堂而已,我并不是说场景要多宏大,但是一些特效场景光影效果其实比宏大场景重要得多,有些电影(《天使与魔鬼》,《地狱》之类),拍摄地点都是欧洲绝美的建筑,但是视觉效果就让我觉得和一个游客拿着个DV拍的差不多,这一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也是。大概前年的《诸神与国王:出埃及记》,电影评论一般,但是我感觉视觉效果极为出众,每一帧都可以截下来当桌面那种,我本来期待刺客也能排出那种效果……

其次剧情太快,可能也没有办法,背景太宏大,想要讲清楚估计不容易,一环接一环,连接的简单粗暴,反派刚刚拿到线索,反派头目就被勒令两天内拿出结果?这种“巧合现象”制造的故事线我非常不喜欢。为什么我们的反派联盟就不能像《柯南》系列的反派琴酒他们,总是不着急,总是输得起,总是耗得住?第一部拍的很快,从男主身世,到回溯祖先,再到鉴于叛乱,全部都拍出来了,再加上复杂的故事线,肯定让人感觉被“灌输”剧情的感觉,很不自在,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思考和享受(当然这音画我觉得也不用怎么去享受,我打《古墓丽影:崛起》的时候,那真的是在享受每一帧的画面)。

另外遗憾在动作上。电影的动作,我觉得严格来说不叫打斗(Fighting),叫做杂耍(Acrobat)+跑酷。但是我玩游戏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感觉。这些话我觉得是太主观,但是我感觉在刺客系列游戏中,大家不会有意识地区跑来跳去的,而是为了完成某些任务的时候,偶尔地上下一下楼房,平时大部分玩家,都是直奔任务去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电影里,能打不能打,都先跑一段儿,太明显有一种拍给观众看的感觉……然后打起来的时候,感觉绵软无力,就是在摆动作,能一下完成的击杀,绝对要三下才弄完,但是刺客系列游戏并不是这样:以反击为例,刺客的反击公认是很爽的一个激战方式,但是游戏主角从来不会花花哨哨地杀一个人,从来都是格挡一下,马上出手一招致命,更不会出现电影里女刺客那种,打斗的时候,眼睛不看对手(看着地!!),袖箭出手,旋转两下,周围敌人倒地那种太过于明显地耍酷动作……是的,整个电影看完,我最无法接受的就是那个场景。

我不知道是不是游戏里那种硬朗的动作很难让真人做出来,但是我真的感觉,游戏的一大魅力,就在于主角帅的无可救药的打斗动作中。游戏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最后就是最核心的地方:游戏的宏大哲学背景完全没有,我还记得玩第一代刺客信条的时候,那个教授每次都会在Desmond起床的时候喋喋不休地讲很多话,我认真地看过,那些话其实没有一句是完全错的,刺客组织和圣殿骑士团所追求的理念,都是世界和平,但是前者相信边沁的功利主义,觉得牺牲个人自由换取人类和平是值得的;后者相信卢梭的自由主义,坚信必须捍卫人类自由,这才是达到和平的唯一正道。但是自由确实会带来多数人的'暴政(去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等),会加剧宗教冲突贫富差距等等……这些都是真的,尤其在卢梭的自由主义在全球“贯彻落实”那么多年以后,引起的讨论愈加强烈。所以说,圣殿骑士团在游戏里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坏蛋形象,第三部肯威去美国的剧情,就让我充分感觉,游戏里的圣殿骑士团不是一群心理变态利欲熏心的邪恶团队,它们也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手段有组织的团队,与刺客团的最大差异,就是在其信仰的“救世哲学”不同而已。(我觉得刺客系列游戏再继续发展下去,圣殿骑士洗白,与刺客团成为玩家双选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样的宏大背景和哲学理念下,刺客系列游戏的确是构架在一个“无解”的社会学问题上,就好比是两个教授就一个学术观点,各执己见,两者都有一些证据批驳对方,仅此而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这才是刺客系列的经典所在,比起其他的好坏分明的游戏我最欣赏的地方。但是在游戏里,反派真的是反的太彻底了……冷血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且电影主题就定在了“捍卫金苹果,就是捍卫人类自由”这样非常主流的西方价值观上。完全弱化了原作的社会科学属性,让我看起来极为失望。

最后说一句,这么多年看的游戏改编电影,感觉什么都是改变的……从最早的仙剑,到现在刺客,原作那么经典,为什么编剧就非觉得它们已经过时了?非觉得要改的符合“更多人审美”?咱们一步一步地按照游戏把刺客系列从头拍出来不行么……不用一次就把整个背景都拍完,但是每拍一部,音画做到绝美,动作尽量贴合原作(当年《毁灭战士》电影出现FPS片段是多么成功的一举!),甚至于刺杀动作都可以和原作一样!原作既然就是凭借它们成名的,改编又何必抛弃呢……

算了,我继续去学习。

历史科幻题材动作电影《刺客信条》观后感二:

对于很多没有玩过游戏的,或者玩游戏不仔细看剧情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很多地方都不合逻辑,而且跳跃性太大,这也是游戏改编电影的通病,特别是对于设定世界观太大的游戏,例如之前的魔兽,也有很多人感叹“这就是你们的信仰?”因此,强烈建议要么去打打游戏看看剧情再看电影,要么以此为契机,先看电影再打游戏,也许很多剧情就会恍然大悟了。

首先看看刺客信条主线游戏设定的时代背景(起始年份-主要地点-主要历史事件):

刺客信条 I: 1191年-叙利亚-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刺客信条 II(三部曲): 1476年-佛罗伦萨/威尼斯-文艺复兴

II兄弟会: 1499年-罗马-文艺复兴

II启示录: 1511年-君士坦丁堡-争夺奥斯曼王位的苏莱曼(一世)

刺客信条 III解放: 1754年-波士顿/纽约-北美殖民地

刺客信条 IV黑旗: 1715年-加勒比海-海盗

IV叛变: 1752年-北美-七年战争

刺客信条 V大革命: 1776年-巴黎/凡尔赛-法国大革命

刺客信条 枭雄(不再编号): 1868年-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从这些设定上看,育碧会将特定的故事刻意地与某些历史大事件结合起来,游戏过程中也经常与著名历史人物(例如达芬奇,拿破仑和年轻的苏莱曼一世等等)有交往。这部电影同样是这个套路,故事背景发生在1492年。其实当时看到这个年份,我就已经猜到了肯定与格拉纳达(收复失地运动)和哥伦布启航(均发生在1492年)有关系。整部电影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历史小彩蛋,想明白了也有恍然大悟会心一笑的感觉,例如火刑柱的时候国王和女王应该就是阿拉贡的裴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当然也有很多没有说明白的地方,比如法鲨被抓是在格拉纳达(很可能是阿尔罕布拉宫),火刑之后逃脱跳到水里随后进入军港中停泊的哥伦布的船上,哥伦布是在帕洛斯港(靠近塞维利亚)启航的,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可能电影背景过于宏大,导致很多细节被淹没而没有交代。。

电影(以及游戏)可能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风貌的复刻,但是刺客信条系列并非纯粹反映历史风貌,也并不是仅仅关注历史上刺客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而是以1492年的事件为一个切入点,同时引入历史和现代的圣殿骑士组织和刺客组织的冲突,而这一冲突,是自上代文明以来一代一代传承的。

这里简单说一下背景设定。人类之前存在一个文明,被称为第一文明(First Civilization)、先行者(Those Who Came Before)或者先驱(Precursor),他们创造了伊甸碎片(也就是苹果)和人类,人类被他们控制充当劳力。第一文明拥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也就是鹰眼视觉,鹰这一意向在电影中不断出现,意指的就是这个,没有游戏背景很难理解),通过伊甸碎片可以控制人类脑中隐藏的神经传导器(某些人类和第一文明的混血没有传导器,也不受控股,反而也能利用苹果控制他人),人类处于被奴役的地位。随着人类的反抗,亚当夏娃盗走了苹果,人类和第一文明决裂,而后又因天灾,双方都死伤惨重。天灾之后,人类和第一文明合作重建世界,第一文明逐渐式微而后灭绝。在这段时间内,某些第一文明成员和人类(混血)仍然希望通过苹果控制其他人类,他们也就是圣殿骑士的前身;而另一部分第一问名成员和人类(混血)则一直在默默抵抗他们,也就是刺客的前身。双方明争暗斗,于是开始了刺客信条这样一部贯穿历史、关于传承的史诗。

也许有人认为无论圣殿骑士或者刺客,都是通过信仰而加入的,但是在游戏和电影中却不是这样。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现代人物和对应古代人物都是同一个演员,历史和血脉在他们体内传承;法鲨通过血脉召集所有刺客重建兄弟会(投影的是历史,现实在Abstergo的Animus大厅里得到历史的传承;拥有血统和传承的人都可以使用苹果,例如反派老头开启苹果(然后就被暗杀了)等等,都表明圣殿骑士和刺客争斗的传承。可以说这部电影(和刺客信条系列)还是有西部片的味道,圣殿骑士组织打着找寻苹果消灭暴力的幌子,实则希望以此控制全人类;而刺客作为反暴政的代表,一直在默默地抵抗(地下抵抗组织),这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

本作不能算非常成功,可能受限于电影时间,大量的细节没有交代,但是,希望本作能成为一个起点,带领大家,特别是没有玩过游戏的同学们,在大历史中感受小人物的理想与抗争,和玩家们一起体验传承史诗的热血吧。

最后用电影和游戏的话结束:

Nothing is true.

Everything is permitted.

We

Are

Assassins. 

科幻电影《刺客信条》台词

1. 也即是信仰万事皆可,明白我们是自身行为的决策者。我们必须承受自身行为带来的后果。不管是荣誉还是悲剧。

2. 这些话语揭示了我们信条的智慧,

3. 凭借我们心中的信奉,我们看到世界真正的样子,并且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能看到。

4. 真正睿智的人不会向你指明真相,而是教导你去发现真相

5. 我们服侍光明却耕耘于黑暗。

6. 人的法律不是产生于神灵,而是理智。

7. 幻觉,一个我们可以选择是否服从的幻觉。多数人会服从,但也可以将之超越。

8. 现在我明白了,我们的信条给予我们的不是自由,而是智慧。

9. 认识到“Nothing is true,Everyting is permitted(万物皆虚,万事皆许。)”的道理。

10. 那什么事世界?

11. 当其他人都盲目追寻真理的时候,记住,万事皆虚。

12. 当其他人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束缚的时候,记住。

13. 什么是真相?

当我们看《刺客信条》电影 其实我们在看什么

很多人说《刺客信条》不好看,于是“不好看”成了政治正确,说好看反而自己好像孤陋寡闻大惊小怪。可是周末看完从电影院出来,嘴里吧咂着点爆米花味,感觉还是不错的呀,至少对于我这个中度刺客粉是可以给到“满意”分的,完全不至于“毁系列”“无聊”的程度。相反,我倒是认为刺客电影很好的接过了“刺客文化”。

去年一年无刺客游戏新作。为什么呢?因为育碧也感觉自己与刺客文化初衷渐行渐远。自戴斯蒙死后,无人扛起现代刺客的大旗,系列传承的文化戛然而止。游戏越来越好玩,动作越来越酷炫,杀人越来越过瘾,可当时间线推到工业革命,我们发现《刺客信条》只剩下了信仰之跃,兜帽、袖箭这些符号,至于刺客和圣殿骑士的斗争不过是剧情需要聊以充数。刺客电影你如果专去挑显而易见的不足,比如画面昏暗,场景雾蒙蒙,现代戏过多,结尾刹车太急,会很容易把它归为失败的“无诚意”之作。可是请不要急着下评论,如果你稍微想想电影对刺客“信条”的解读和重现,便会发现这是自《黑旗》以后最有“刺客味”的刺客作品了。(此下内容有剧透)

当我们看《刺客信条》电影 其实我们在看什么当我们看《刺客信条》电影 其实我们在看什么

重新解读金苹果,梳理了刺客、圣殿骑士百年斗争的关系

金苹果依然是斗争的中心。故事的起始依然是圣殿骑士想要进入刺客后代的记忆来获得金苹果。多么熟悉的剧情,法鲨虽然不叫戴斯蒙,但这很明显是官方钦定的经典刺客信条思路。金苹果被赋予了新的定义,自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以来,它便含有人类最原始的反抗基因。而圣殿骑士想要创造一个大一统的和谐世界,消除自由亦消除反抗,所有人臣服于他们的统治。

金苹果被赋予了人类最原始的反抗基因金苹果被赋予了人类最原始的反抗基因

这是一种激进的精英主义,精英们认为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需要被奴役,并赋予了自己上帝的职责,对社会重新洗牌并由自己制定规则。(巧的是这和《生化危机:终章》所揭露的灾变爆发原因如出一辙)。而代表着自由平等意志的刺客自然不会让这种阴谋得逞。于是刺客和圣殿骑士便围绕金苹果展开了千百年的斗争。电影的这个设定可以说从一个侧面重新定义了刺客信条的背景,路人可以接受,粉丝也觉得合情合理甚至有所突破。

所谓的”刺客信条“究竟为何物

电影从一个NPC的口中讲出了刺客们的真实身份,”人们嘲笑他们是叛徒,罪犯,吸毒者,但他们是聪明的,他们用这个名声掩盖了对原则的献身精神,超越那些最强大的敌人。为此我钦佩他们。“也就是说,刺客们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社会的绝对公平和自由。他们代表社会底层最淳朴的反抗意志,如果当权者无道,那他们就可以通过杀戮来解决问题。所以刺客们不受道德的约束,信条追求的目标是唯一的准则,所以法鲨一个有暴力倾向的杀人犯在却成了社会维稳的关键点。这也是刺客们的口号“万物皆虚,万事皆允”所要表达的意志。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躬耕于黑暗,服务于光明”,无论在游戏中还是电影中,刺客们都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大人物,即便最初是,也会因为走上刺客的道路而隐姓埋名。电影中法鲨在死刑中被带走,莫名奇妙的卷入了大人们的斗争。小时候他亲眼见到父亲杀死母亲,又因为杀人被判死刑,任谁来看这都是一个极度阴暗的人。可是他身上流淌着刺客之血,通过与祖先阿吉拉尔的“神交”,天然的使命在他的思想中崛起,担起了反抗圣殿骑士并拯救社会的重任。很多观众诟病电影的现代情节太多,古代情节看的不够过瘾,但这恰好是导演的良苦用心。想做一个单纯的风格化动作片很容易,甚至把游戏CG搬过来照拍就可以,但他想要表现的是历史与当代刺客文化的传承与联系,所以这些现代戏非但不无聊,反而举足轻重。

重现的经典桥段,有那么几个镜头让我情绪略有失控

作为一个大老爷们肯定不至于在公共场合热泪盈眶,但有那么几个镜头确实让我情绪有些激动。飞天而降的标准刺杀动作,杀掉小boss后合上他的眼睛,兜帽、袖箭,以至于信仰之跃,房顶上的跑酷追逐,我想对于大部分曾经痴迷于刺客信条,穿着卫衣想象自己就是刺客扮酷的玩家来说,看到这些就认为不虚此行,值回票价了。而说到袖箭,电影一开篇就提到了“切无名指”的细节,也可以看作是向玩家粉丝们示好。

电影上映前的宣传片中我们就见到了这个新的Aniums,一只巨大的机械手臂,可当时并不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在看过电影后,这个改动给我带来了超乎意料的惊喜。Aniums作为连通主角和先祖记忆的装置,在游戏中只是一张椅子,主角只要躺上去就能像做梦一样和自己的祖先进行神交,而具体的工作原理育碧并没有详细解释。而电影中的Aniums则更合理。Aniums与使用者的神经连接后会产生一种类似于虚拟现实的环境,眼前看到的是记忆中的画面,而身体也会随着记忆的推进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古代法鲨做出什么动作,现代法鲨也会在Aniums的牵引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尤其是打斗过程中两处场景的即时切换更增强了这种真实感。所以这个Aniums虽然看起来怪怪的,但它确实比一张简单的椅子更具有说服力。

电影最后很明显的为续作挖了一个大坑,显而易见育碧已经做好准备把这个系列做下去了,不管第一部的表现如何。结尾法鲨拿到苹果并杀掉了圣殿骑士的boss,面对追捕从高楼一跃而起。可以想象下一部或许将围绕法鲨如何处理这个苹果,现代戏可能依然会占大部分。不管怎样这是《刺客信条》第一次搬上荧幕,也对游戏做了不错的还原和发挥,不吹不黑,对得起《刺客信条》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