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不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
2英雄的伟大在于不断开疆拓土
——亚历山大大帝
1我宁可当一辈子小渔村的首领,也不愿意平庸地走进罗马
2突如其来的死是最好的死法
——恺撒大帝
1朕即国家
2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的手中的'权杖,而是他的手执权杖的方法
3只有君主才有权利思考、决策,其它人只有执行的义务
——路易十四
大丈夫生当如此——汉高祖刘邦
不因路远而不走,要走就要走到,不因物重而不搬,要搬就要搬动——铁木真
1人生的荣耀不在于用不言败,而在于屡败屡起
2没有机会是弱者最好的借口
3一只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4人害怕时间,时间害怕金字塔
5中国是只睡狮,醒来将震撼世界
——拿破仑一世
1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李世民
大流士王不惧怕任何困难——大流士一世
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妇人——汉武帝刘彻
我对上帝说西班牙语,对男人说法语,对女人说意大利语,对马说德语——卡洛斯一世
我不生气,决不生气——彼得大帝
如果我能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我脚下——叶卡捷琳娜二世
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整个国家——伊丽莎白二世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宋太祖赵匡胤
喜剧已结束,鼓掌吧——屋大维
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清圣祖康熙
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汉昭烈帝刘备
皇冠给我安全感,如果它丢失了,则是人们莫大的悲哀——亚历山大二世
真正的金子往往不在瓶子里,而在你的手指上 ——查里曼大帝
1我对失败的可能性毫无兴趣
2我们将为自由贸易而战
——维多利亚女王
君非亡国之君,汝乃亡国之臣——明思宗朱由检
《女王》是由导演史蒂芬·弗里尔斯执导,海伦·米伦和迈克尔·辛主演的政治历史电影,2007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简介:
故事发生在英国1997年大选前夕,托尼·布莱尔在大选胜出,成为18年以来首位工党首相。女王随后在画家为她绘官方人像画的时候,就向画家表达自己没有选举权而感到遗憾。而片中的女王也对托尼·布莱尔有点提防,这是因为托尼·布莱尔在选后提出要国家“现代化”,但托尼·布莱尔亦同时保证尊重王室的独立地位。稍后,托尼·布莱尔首次前往白金汉宫和女王进行每周汇报,席间女王又指令他组织新一届政府。
数个月后,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兹在巴黎遇上车祸丧生,全英国即时一片愁云惨雾,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白金汉宫,在宫殿外的栏栅前放下鲜花致哀。而托尼·布莱尔亦发表了一篇由副手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所写的演辞,内容形容戴安娜是“人民王妃”,此话一出,遂为坊间所广泛采用。
死讯传出的时候,王室家庭正在女王位于苏格兰阿伯丁郡的宅第巴尔莫勒尔堡渡假。当听到他们一向钟爱有加的戴安娜香消玉殒,家庭中年长的成员无不感到心情复杂。电影中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认为,由于戴安娜在去年与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子离婚,所以并不算是王室家庭中的成员,为此,她向托尼·布莱尔坚持,葬礼应该以“私人性质”交给戴安娜的后人办理。经过一番的犹豫,女王又答允了儿子的请求,让他乘搭女王飞行队的飞机前往巴黎办理后事,并把王妃的遗体运回英国。而查尔斯则保证戴安娜的灵柩一定会盖上王室旗帜,而非一件“没有装饰的木盒”。
在伦敦,群众的鲜花排山倒海般挤满了王宫的栏栅外面,使得卫兵平日的换班仪式也要移到别处举行。与此同时,英国的小报开始因为王室迟迟没有向公众发表任何吊唁,而不耐烦起来。而查尔斯王子在戴安娜的遗体运返英国后,与托尼·布莱尔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期间查尔斯同意托尼·布莱尔的看法,认为王室有必要更主动向公众表达哀思。到个这时候,托尼·布莱尔的支持度已因为事件不断急升,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幕僚,包括他的太太切丽·布莱尔给予不少有用的建议所造成的,但这批幕僚大多倾向共和,更认为君主制已过时落伍。
然而,托尼·布莱尔并不热情于共和,相反,他却设法向王室家庭施以援手,以免他日王室泥足深陷而无可求药。尽管他与王室的意见不尽相同,但他仍然对王室表示尊重,又对妻子对王室的态度加以叱责。(在稍后,托尼·布莱尔又表露自己是传统主义者,支持王室,并对工党党内对王室的鄙视方针加以愤斥)。经过数天以后,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沉重压力,托尼·布莱尔向身在巴尔莫勒尔堡的女王提出几道紧急措施,以期及时挽回民众对王室的信心。这些措施包括,女王应出席戴安娜在西敏寺的公开丧礼、在白金汉宫以英国国旗下半旗致哀(近400年以来首次)、以及亲自在王宫发表电视演说,向全国臣民讲述对戴妃之死的感受。托尼·布莱尔的建议使王夫菲利普亲王和王太后伊丽莎白皆感到相当愤怒。他们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将等同向那些疯狂的传媒毫无尊严的投降,到时王室必处于更严峻的困境。女王明白到他们的理据,但同时也有所保留。当她稍后和母后谈话的时候,女王打趣地说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已经改变,统治者如果不能再理解人民就应该让位,而王太后则叫女王不要忘记她当初成为公主时所下的誓言(无论长或短,我要献出一生……为您们服务)。
最后英女王返回到伦敦,除了视察宫殿外堆积如山的鲜花外,又发表电视演说,讲述戴妃的生活与工作。两个月以后,托尼·布莱尔前往王宫作一次每周汇报,这时女王的支持度已经回复正常,但她相信自己将永远无法从“那星期”回复过来。此外,女王又向托尼·布莱尔提醒到,支持他的民众终有一日也会反过来反对他。开了一番玩笑后,两人就走到了御花园,融洽地讨论起施政国计来。
影片评价:
《女王》真的没有瑕疵,恐怕我拖了很久一直不知从何说起的原因正在于此,今天在电影院看过第三遍(前两次是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前夕)才终于斗胆弄墨。首先卖个关子,我不大同意既成的诸多评论对影片最经典镜头的读解:“鹿=王室的权威和尊严”——该观点似乎有悖导演的意旨,在后面的文章中小生将浅述己见。另外,不顾是否会背上“受贿”的指责而先行呼吁:全民都去看《女王》吧,好电影啊!对观众而言,《女王》最让人惊讶的部分不在于各个环节如何精良,而是将本国的、当朝的、健在的皇室成员,就一起真实的敏感事件以不真实的“非纪录片”的形式请上大银幕。仔细想一想,这是何其“胆大妄为”之举——不要说同样君主立宪的日本人不敢拍《平成天皇》,即便非君主制的国家(不管独裁或不独裁),除小布什外也少见哪位领袖被演绎进电影院,何况还不是官方出品的宣传片或传记片——别说是影史,上升到人类文明亦属罕见!所以说,我们怎么能不佩服导演斯蒂文·弗莱尔斯的无双手腕呢!?他不仅避免了阿谀谄媚、抨击批判、丑化颠覆等常见的几大俗套,甚至将一个很容易闷死人的题材炮制成幽默反讽火花四溅、娱乐指数居然不低的极具商业价值的文艺杰作……
《女王》令人动容,女王的父亲因为在位时的辛苦工作而先逝并且对女王的影响非常巨大,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从小就成为欧洲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从登基起誓的那一刻起就把人民和国家放到自己生命的第一位,50年都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应该时时刻刻都宠辱不惊,保持镇静,喜和悲都要隐忍,还要深深地了解自己的人民.影片在特定的时期,充分展现了这些,而当得知有70%民众认为女王不悼念戴安娜的做法有辱皇家的威严,25%民众要求撤销君主立宪时.女王妥协了,放下之前的低调的抵抗,走到人民中和大家一起悼念,当看到民众悼念戴安娜所写的卡片时(他们不配拥有你之类云云),她心中的痛苦是别人无法想象的.本片另外一个点亮中心意思的时刻是:布莱尔实在忍受不了朋友对女王的污蔑而摔门而出所说的一番话,"那个女人将其一生奉献给了她的子民,50年不变地做着一份并不情愿的工作,一份她亲眼所见夺走她父亲的工作.她带着荣誉与尊贵恪尽职守,没有丝毫错失,现在我们却叫嚣着,对她必欲除之而后快,她领着全世界哀悼一个对她的好意毫不领情的人,一个多年致力于毁灭她所珍视一切的女人!" 女王的风度和胸襟不得不令人钦佩和感叹!
经典语录:
“首相先生!”
“早上好!陛下!抱歉又打扰您!陛下是否看过今天各大报纸的头条。”
“我抽空浏览了一两份。”
“既然这样,我的问题是您是否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回应,安抚一下民众”
“不!我相信这只是几个过度热心的主编提高销量之举,我们不应该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一般情况下,我同意您的判断。但是,我的顾问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街头民众的情绪,陛下!我得到的信息是,现在民众的情绪,显得非常敏感。”
“那您有什么建议首相先生,让我发表一个声明吗?”
“不,陛下!我认为发布声明的时机,已经失去了。我只能建议白金汉宫马上降半旗表示哀悼,同时,尽快返回伦敦。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可以安抚他们,心中的,巨大的悲恸。”
“他们的?悲恸?如果你认为我会丢下两个失去母亲的小王子和这里的一切跑回伦敦献殷勤,那你就错了。我怀疑是否有人比我更了解英国的民众,布莱尔先生。或者比我更相信英国民众的智慧和判断力,我相信他们任何时候都会拒绝接受这种,媒体煽动的,人为制造的过分悲哀,转而选择有节制的悲痛,和冷静的、私下的悼念。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方式,安静,而且有尊严。这也是全世界钦佩我们的原因。”
“如果这是您的决定,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持您!我们保持联系!”
“好的!再见!”
“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时代了,人的价值观变了!当你无法理解你的民众的时候,也许就是你应该退位的时候了。”
“别说这种荒唐的话,你还记得自己的誓言吗?”
“我起誓将我的一生,无论漫长与短暂,奉献于我承担的使命。”
“你的全部生命。这是你对上帝的承诺,也是对你的民众的。”
“如果我的行为有损王冠的威严呢?”
“有损王冠的威严?你是立宪制以来最伟大的君主,也是立国以来最胜利的君主之一…… 不,不行,如果你宣布退位了,国家就乱套了。以后别想这些来,至少今天别想。”
“哦,妈妈……”
“你必须显示你的强硬,重振大英帝王的威严。你的王座是全欧洲最有权势的,上千年来稳坐权利的最高峰,不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历代先王列祖列宗,他们会放下手中的国事,诚惶诚恐的奔向伦敦,还就为了讨好一帮举着蜡烛歇斯底里祈求安抚的疯子!哼!岂有此理!”
那个女人把她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子民,五十年如一日,承担着不情愿的职责,一份夺走了她父亲生命的职责。她完全怀着一份尊严与荣誉履行着义务,没有丝毫的瑕疵,而现在我们却在职责她冷血!就因为她不肯带领全世界的人,悼念这个,这个对她的赐予毫无感激之心的人,这个在过去几年甚至24小时之内,几乎毁掉女王所珍视的一切的女人!
现在人们喜欢煽情的眼泪和浮夸的表演,我不擅长这个,从来不擅长,我习惯将情绪深深的埋在心里。傻的是我以为这就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处境不变、沉稳内敛、平静如水,责任第一、个人第二,这就是我受的教育,这就是我知道的一切……不过我发现这个世界变了,做人应该现代一点。
1、如果不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金钱究竟是为什么存在的?
2、不要让自己越过自己的情感、心理等去进行一些无所谓的胡思乱想。
3、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能带走所有你过去的味道。
4、关键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得到的过程。
5、妈妈说,我出生后8天没有睁眼。而当我一睁开我看到的是一枚订婚戒指。我是被迷住了。
6、现在对我来说,表演是假的。看人们遭受痛苦是真实的。没有比这个再真实的.了。有些人不喜欢面对这些,因为太令人痛苦了。但是如果没人正视它的话,一切都不会发生改变。
7、我想当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些人害怕长大,似乎男人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妻子会越来越年轻。
8、我喜欢佩戴珠宝,但并不是因为它们属于我。你无法拥有光彩,你只能赞美它。
9、你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所能做的就是去尽可能的帮助他人,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再去进一步帮助他人。
10、我不会假装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
11、除非我死了,我以我自己的方式将会一直去享受生活的无尽乐趣。祝各位愉快!
12、婚姻是一所好大学。
13、我想在我的甜蜜心灵中增加一些美好的东西。请永远让爱和人道主意常驻你心。
14、我非常喜欢冒险,世界上有许多门都是开着的,我不怕看到门背后的东西。
15、我拥有一个女人的身体和一个孩子的情感。
16、我一生爱过7个男人,有过八次婚姻。上帝给了我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所以没有给我幸福。
17、我料想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有些男人就害怕成长了,似乎男人们年纪越大,他们的妻子就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