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下面是关于詹天佑的爱国名言的内容,欢迎阅读!
詹天佑的爱国名言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詹天佑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 生中的莫大幸事了。——詹天佑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詹天佑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詹天佑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詹天佑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 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詹天佑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字达朝,号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祖籍徽州婺源。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詹天佑回国后入马尾船政前学堂学习,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武”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
1894年,任中国铁路工程工程师,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会员。此后历任津榆、锦州和萍醴铁路工程师、新易铁路总工程师、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洛潼铁路顾问总工程师等职。1909元年,受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邮传部顾问官、学部咨议官,并派去宜昌任商办四川铁路总工程师。
1912元年,任粤汉铁路会办,被公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员。1914年,任粤汉川路督办,孙中山大总统晋升其为上大夫少卿衔,委为交通部总长,奖给二等宝光嘉禾章。民国五年,香港大学特授予他法学博士的学衔。公元1919年,詹天佑被派出席协约国“中东铁路监管委员会”的会议,同帝国主义占领中东铁路的侵略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致电“巴黎和会”,反对帝国主义掠夺全中国铁路的阴谋诡计。同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8岁。
10月20日上午,八达岭长城脚下热闹非凡,前来登临长城的游人和车辆不断地涌进来。而位于景区内的詹天佑纪念馆也不甘寂寞,努力地向人们展示着詹天佑的业绩:依台阶而上,一座长41.6米、高5.4米的大型雕塑展现在眼前。到八达岭游览的很多游客,都会到这里参观一下。
“詹天佑”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记得小学课本上就读过有关詹天佑的文章,知道他是一位“留美幼童”,他是第一位中国人自己主持修建铁路的先驱以及京张线青龙桥、八达岭隧道和“之”字形线路设计等事迹,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在京张铁路肇建百年之际,我们有机会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了解他对中国铁路的贡献,了解他的爱国主义情节。
1、“损上益下,朕之所愿。存心刻薄,有伤政体。”明朝的皇帝说不出这样的话,也做不出这样的诗。清朝皇帝不同于明朝皇帝,没有昏君,没有顽君,也没有暴君。
2、清朝的皇帝没有暴君,没有昏君也没有怠君。康熙的皇子中,没有不学无术的庸人,也没有胡作非为的纨绔。
3、雍正作为一个政治家,我们评价他的是非功过,主要的着眼点不应是其性情品格,也不应是其皇位的获得是否正当,关键要看他对中国历史,对人类文明作了哪些事情。
4、勤政,是雍正区别于其他帝王的一个显着特征,纵观中国历史,像雍正那样勤政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仁者受到小人的攻讦,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而袁崇焕以仁、智、勇、廉的`高尚品格,虽为当世所不容,却为后世之楷模。
6、我觉得对历史首先是要敬,因为历史不是一两个人,是几千年人类经验的总结。所以要敬。为什么要畏呢?人类历史有很多的挫折,有很多的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对于这些教训,不能掉以轻心,要有一个畏的态度。把这些教训吸取了,我们今天尽量避免那些教训,使我们国家更兴旺,民族更复兴。
7、我受了渔民、农民、商人的影响,在我的个人的文化呢,我受了渔业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影响,我身上有这三种文化的影子:第一,有一点勇敢精神;第二,有一点务实的精神;第三,有一点通变的精神。
8、“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这几句表现了嘉庆儒家仁爱的理念,仁者爱人,嘉庆作为一位仁君来说是够格的,作为一位皇帝来说是可贵的。嘉庆有很好的儒学修养,他的文学,诗歌,书法,文章都是可以的。这一点比明朝的正德,嘉靖,万历,天启等皇帝都好。
9、有一本美国历任总统的合传,提到各界总统制的历史学家肯定的历史功绩,有的一二件,多者也不过三四件,有的一件也没有。历史学家盘点努尔哈赤的历史贡献,举其大端,共有十件。
10、重视治河,寻根溯源,任用能臣,御前辩论,集思广益,会议裁决,实践验证,改正错误,断不出书,以上九点能够做到一点,可以称作明君。
11、汉唐盛世时,中国没有人走出过亚洲,法显赫玄奘取经的西天,是印度而不是欧洲,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也没有到过欧洲,清朝向西洋考察,开始于同治五年(1866年)。
12、明清28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崇文的,只有两位,就是康熙和乾隆。真正称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乐,清朝有太祖,太宗,康熙,乾隆。
13、康熙皇帝是一位学习型皇帝,是二十五史中唯一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学精神的皇帝。
14、人生道路上,那个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但是我有一条,磨难闯过来,坎坷战胜它,一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