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对雪松而想到的名言 正文

对雪松而想到的名言

时间:2025-05-02 22:15:5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及课末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积累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大义凛然 义正词严 威武不屈 宁折不弯

师:你读得很正确。这些词的意思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再指名读,要读出慷慨激昂。

2、师:这位同学读得豪迈、坚定。从这些词我们感受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正面抗争的精神。其实,面对困难还有另一种方式,这就是《山谷中的谜底》所告诉我们的。

3、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导学感悟,解读“弯曲”。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魁北克的山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师板画)在山谷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奇异的景观,我们一起读谜面。

出示谜面,齐读

2、那谜底是什么呢?谁来读?

出示谜底: 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3、齐读,思考:形成这一奇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交流:

(1) 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标出“风向”,简略讲解)

(2) 雪松有这样的本领。

5、师:那么,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的这些雪松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本领?面对巨大的风雪,其他树木都丧失了生机,可它却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出示读书要求:请大家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仔细琢磨雪松的这种特有的本领究竟是什么?用“--”划出相关语句。)

6、交流:

出示:“ 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

7、师:有人说雪松在积雪来临时,应该迎难而上,怎能向困难低头?雪松是弱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自读第三自然段,抓重点词语和句子。)

8、开展辩论,突破重点:

9、指导感情朗读:(配乐:风声)

①面对着暴风雪一次次的侵袭,雪松就这样,(引读)——

②风还在刮着,雪依旧下着,柏村倒下了,柘树倒下了,而雪松弯曲、反弹,再弯曲、再反弹……它仿佛是这个静穆的世界里最后的斗士.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雪松就这样,(再读)

9、师:这就是雪松,面对肆虐的风雪,用一时的弯曲获得了新生,这是充满智慧的弯曲,这是充满力量的弯曲,让我们再次把谜底告诉大家(齐读)

10、面对这一谜底的揭开,你想到了什么?(可以从雪松、旅行者、杂树等方面谈看法)

三、联系生活,学会“弯曲”

1、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从这一课普通的雪松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也想到了许多,这两位旅行者也从雪松身上得到了启示。

出示:“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2、齐读,思考填空:

3、雪松弯曲一下,不是,而是。

4、由此,你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5、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

“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四、总结延伸:

1、师:的确,大自然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面对逆境和压力,首先要敢于和它作斗争,同时也要学会忍让,恰当的以退为进,同样可以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记住:

出示:这种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男读、女读、齐声读)

2、布置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五、教后记:

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后,收获与感悟真是一言难尽。对于

先说教材的钻研过程,课的导入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直接切入魁北克省的南北走向的山谷中的奇异景观,顺水推出“谜”和“谜底”,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进而展开重点段落的教学,感悟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

再说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谜底的第三自然段。首先可以抓住谜底引发小组合作讨论:A为什么东坡雪大,西坡雪小?B雪松有什么本领?“雪松有什么本领”是一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在自读时紧扣第三自然段,圈出关键词句,各自谈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讨雪松是如何运用弯曲、反弹的本领达到最终目的。这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我让学生参加了辩论,在辩中感悟了雪松的特殊本领。又针对“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 ,我以读为主线索,以读促情,以悟促读,以自读、默读、齐读以及创设情境的引读这多种形式的读,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到雪松与积雪抗争时的情景,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雪松那顽强抗争的形象清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领悟雪松是强者、胜利者。

第三导之以行,突破难点 。为了加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文章主旨)的理解,我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一、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二、用一个故事、一个现象谈谈你的理解;三、用一个名言、俗语说说你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思维在一步步加深,使课堂拓展与课文内容构建联系,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由读导思,由思导说,重在感受体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先后就有学生说出:“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斤斤计较,是智者的退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名言、俗语补充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充分自由地发表了意见,说出了他们各自真实的、独特的感受与认识,这种深题浅讲的方法要比一味地灌输道理来得深刻,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鼓励人有尊严的活着的

1.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2. 有尊严的人,有信仰,他可以为理想死去,而无怨无悔。

3. 尊严来自实力”,这句话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真理,对于一个学科,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都是真理。 非常美文

4. 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

5. 有尊严的活着,这应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可以失去欢笑失去美貌,但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尊严。

6. 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什么。

7. 尊严是一颗稚嫩的青草,它需要那微风的抚摸,需要露水的滋润;尊严是一株雪松,只有那暴风雪的惨白才能衬托它那坚韧的绿;尊严是那欢腾的浪花,海浪越是汹涌,波澜越是激烈,它就越是笑得灿烂。

8. 我们总是把心里最想说的话藏着,为了所谓的尊严,也为了许许多多愚蠢的理由。

9. 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10. 只有气度小的人,才会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

11. 为了挽回尊严,只会让你更加没有尊严。不愿意承担损失,只会让你损失更多。

12.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13. 一个人没有了尊严就等于没有了一切,没有了做人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单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还有尊重他人,这和一点是很重要的。 非常美文

14. 我们要有尊严。让心中的尊严醒过来,也许命运要到老才知道,但尊严,是从小就要养成的,让人看得起,尊严的重要,从小就要知道,尊严是人生的一个重点,他的重要,大家都得知道!

15. 我们已习惯了黑暗,以为黑暗就是光明;我们已习惯了卑鄙,以为卑鄙就是高尚;我们已习惯了谎言,以为谎言就是真理;我们已习惯了死亡,以为死亡就是活着;我们已习惯了苟安,以为苟安就是平安;我们已习惯了耻辱,以为耻辱就是尊严。

16. 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

17.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18. 人的尊严是可贵的,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尊严,他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呢?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金钱丢了可以用双手让它返还;荣誉丢了可以重新做人,洗去旧史;尊严丢了,你就是用金钱和名誉都换不来,他是一去不复还了!

19. 把尊严放在爱情之上,你是个值得欣赏的人。可是,把男性尊严放在爱情之上,你便是个大男人了。

20. 尊严,是衡量一个人人格高度的标尺。中华上下五千年,有人为尊严而生,有人为尊严而死;有人至死也寻不到尊严,也有人始终是尊严的伟人。

21. 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22.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23. 尊严在人们的身边;尊严在毫不起眼的事情中存在;尊严在人们的行为中体现……尊严无处不在,尊严如影随行。

24. 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

25. 尊严就是你走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而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

26. 尊严这个东西,其实是和欲望成反比的,你想得到一个东西,就会变得低三下四,死皮赖脸,而当你对眼前这个人,这件事无动于衷的时候,尊严就会在你心中拔地而起。

27. 放下利害,放下尊严,放下身份-爱情面前;比法律更人人平等。

28. 尊严是不容玷污的白璧;尊严是不可尘蔽的珠光。尊严植根于绵亘千古人文精神的圣殿,它只属于大写的“人”。它是人类不可亵渎的理性正义与良知。

29. 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30. 在街上,有一些年轻力壮的青年,只不过穿着破了些,却也加入了乞讨的行列,但当他们伸出双手时,他们将不会被人们同情,而更多的却是鄙夷,鄙夷他们不被认可的双手与尊严;鄙夷他们的内心与人格。

31. 尊严具有永恒的魅力,我们不可苟且偷生也不必不卑不亢。

32.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是无价的。

33. 尊严是什么?从不食嵯来者身上,我们曾仰慕“贫贱不能移”的高风;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赞颂过“威武不能屈”的亮节;从伟大的人民**身上,我们景仰着“富贵不能淫”的贞操。

34. 巴斯葛说:“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只有思想高尚,我们才有尊严,而且,当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高尚时,尊严才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防线。

35.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们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在互相尊重之下,才能和睦相处。

36. 我自己决不为自己去侵犯人类的尊严。

37.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38.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39. 自尊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40. 尊重,来源于他人,同时也来源于自己,只有自己留住了自己的尊严,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一个没有尊严,或是看轻他人尊严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41. 尊严还是一个个感人肺腑、惊心动魄的故事里主角倔傲不屈的'身姿。尊严是那位视高官厚禄如淤泥静坐垂钓不为楚国相位所动安享自由的先哲庄子静穆风中桀骜千古的身影。 内容来自非常美文

42.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3. 诗人的想象力支配现实的程度,说到底,是衡量他的价值和尊严的精确尺度。

44. 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45.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尊严!先哲说过,君子不受嗟来之食。中华民族素以此教育子子孙孙,中国人也将这个做人的道理代代传承。

46. 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47. 对女人而言,尊严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有的女人终其一生都在用尊严换取爱情。遗憾的是我不是那种女人,我可以委屈自己的尊严,却不能用一生。

48. 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

49. 有尊严的活着,能让你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尊严与活着休戚与共。你有着生命的同时也同样拥有尊严,他们相互缠绕,唇齿相依般不可分开剥离。若你狠心将尊严从生命上拔出,生命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50. 生命的尊严正是超等价物的一切事物的基点。

51. 我必须远离他,否则我会轻视过去的自己。被骗,总是被骗,甚至还一厢情愿毫不发怒的人,被认为是傻子。要容纳谎言,必须越过尊严的障碍。

52. 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并发展了“日心说”而被教会判处火刑的布鲁诺用悲壮的人生最后一幕告诉我们,人的尊严应该是:智力永远不会停留在意见认识的真理,它将永远向前,走向未认识的真理。

53.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们自己的尊严是不可动摇的,是不可以侵犯的,让我们都保护自己的神圣尊严。 非常美文

54.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的内心的安修正感与尊严感。

55. 尊严,它是一簇无畏的雄雄大火,焚烧尽一切虚伪的面纱;尊严,它是一湍激荡的惊涛骇浪,冲刷尽一切懦弱的污垢;尊严,它是一阵猛烈的疾风骤雨,狂卷尽一切无耻的尘埃。尊严,它又是一位永往直前的战士,时刻保卫自己心灵的城堡,哪怕付出鲜血的代价,也要活出生命的骨气!

56.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57.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58. 尊重,来源于他人,同时也来源于自己,/只有自己留住了自己的尊严,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一个没有尊严,或是看轻他人尊严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59. 生命的尊严使普遍的绝对的准则。生命的尊严是没有等价物的,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60. 在抢劫之前,他发表演说,告诉他的士兵们,“我们是军人,我们有自己的尊严。”他这里所说的尊严,便是纪律

教学目标:

1、在充分预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辩论等形式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

3、借助课文规范的语言进行说、写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2、 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以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

教学过程:

一、艺术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大义凛然 义正词严 威武不屈 宁折不弯

师:你读得很正确。这些词都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词的意思表达出来?(再指名读,要读出慷慨激昂的味道)

2、师:这位同学读得豪迈、坚定。从这些词我们感受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正面抗争的精神。其实,面对困难还有另一种方式,这就是《山谷中的谜底》所告诉我们的。一齐读课题——《山谷中的谜底》。

【设计思路: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新课开始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词语切入,意在唤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

二、导学感悟,解读“弯曲”。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魁北克的山谷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奇异的景观,一起读谜面。

(出示)谜面: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2、那谜底是什么呢?谁来读?

出示:谜底: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3、师:请同学们读读谜底,思考也就是形成这一奇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交流:

(可能有的情况1. 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2、松树有这样的本领。(自身的特性)

师:对呀,东坡雪大,西坡雪小,这其实是雪松和杂树所处的环境,这是外部原因。雪松这个本领,是他自身特性,也就是内部原因。

5、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松树是什么样的形象?(高大、挺拔、不畏严寒、顽强不屈)

说得对,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印象中松树都是坚强、不屈不挠精神的化身,怪不得陈毅爷爷在他的诗中写道:(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指读,齐读。

6、那么,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的这些雪松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本领,面对巨大的风雪,其他树木都丧失了生机,可他却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请大家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仔细琢磨琢磨雪松的这种特有的本领究竟是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7、交流。(生说后出示)

“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 完好无损。”

师:你找得很准,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雪松的本领究竟是什么?(生自己读)(先弯曲,再反弹)

8、对,雪松的本领就是弯曲、反弹。

9、组织辩论:

师:有人读了咱们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应该自始自终都挺立不动,顽强地与风雪抗争,那才是勇者。”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请大家运用划句子、圈词语、写批注的方法认真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反驳他,要做到有理有据。

(重点体会雪松的顽强,雪松的弯曲策略。)

学生辩论:相机指导

雪松是在什么情况下弯曲的呀?

生:是雪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弯曲的。

师:“一定的程度”是指什么程度?

生:雪积了厚厚的,雪松实在吃不消了,顶不住了!

师:对呀!雪松是在尽可能的去承受雪的压力而又实在承受不了的情况下才开始弯曲,才肯弯曲的呀!

不但不是弱者,相反雪松是强者,更是智者!(板书:强者,智者)

逞匹夫之勇不讲策略的一味蛮干,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

雪松选择先弯曲,这是他抗击风雪、战胜风雪的一种方式!

10、师:这是充满智慧的弯曲,这是充满力量的反弹,这就是雪松的本领!(出示雪松图)看着这傲立于风雪之中,依旧苍翠挺拔的雪松,你想对雪松说些什么?(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说。适时评价。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雪松不仅能顽强地与风雪抗争,而且能够适时地弯曲和反弹,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技巧,他还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让我们带着对这群智者和勇者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描写雪松的几句话吧!

(指导感情读,再齐读)。

【设计思路:雪松的“弯曲”本领,课文中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述,为后文自然引出旅行者得到的启示奠定基础,因此解读雪松的弯曲本领就尤为重要。让学生概括,辩论,在读中感悟,都是为了使学生能产生独特的体验和启示。】

三、联系生活,领悟启示。

1.师:从一棵棵普通的雪松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尤其是第二位旅行者,他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谁来读读他的感受?

出示:“对于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指读)

从这位旅行者的感慨中,你有什么收获?

2.师:面对困难和压力,雪松展示了他独有的智慧,从中我们学到了一种处事策略,有的时候,面对外界压力,适时歪曲一下,以保留后劲。其实,在我们历史上,也有像雪松一样的人和事例,谁愿意来说说?

(卧薪尝胆)

师:我们可以说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懦弱与承认失败,而是为了生存和最终战胜对手!

(韩信胯下之辱)

师:韩信只有忍一时的胯下之辱,才能后来登台拜师,夺取天下。

(司马迁)

师:忍一时个人之辱,成《史记》千古绝唱。

提示: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

3、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对于关于民族气节或祖国尊严,我们要用宁折不弯的勇气去抗争,如果是平常的困难,有时不妨也学会雪松的弯曲,因为(出示):这种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生齐读。

4、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则名言,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能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也能做生活的智者。

出示:

大丈夫能屈能伸。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设计思路:此处设计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个人所得,以此达到领悟课文语言内涵的目的。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拓展、积累,如说说与课文中雪松具有同样特点的人物等。此外,对“弯曲”的诠释不是狭隘的定义为一种斗争的策略,而是尽可能地拓宽“弯曲”的内涵,加深对课文主旨的领悟和把握,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渗透人文的关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背诵:

(1)由雪松的特点联想到的熟语警句(3句以上)。

(2)由雪松的特点联想到的成语(5个以上)。

2、运用课上积累的名言俗语或成语,以《雪松的启示》为题,写写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3、课外阅读《自然现象之谜》

【设计思路:

五、板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

雪松 强者!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