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活到老学到老名言 正文

活到老学到老名言

时间:2025-04-25 14:05:01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朱熹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名言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百学须先立志。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礼即理也。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活到老,学到老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朋友,以义合者。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2、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

3、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4、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5、时间乃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6、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8、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0、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13、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15、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16、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17、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1、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22、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23、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24、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25、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26、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27、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28、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29、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30、除了时间,什么也不属于我。

31、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32、把握时间观念,同认识一个人一样,相见易,相识难。

33、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34、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35、浪费了一生就等于夭折。

36、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37、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38、你若需要时间,(创业)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39、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40、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41、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2、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3、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6、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4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4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53、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54、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55、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56、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57、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58、刀不快,石上磨。人不会,世上学。

59、勤奋是聪明的土壤,勤学是聪明的钥匙。

60、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61、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

6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63、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

64、刻苦学习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65、灵感是从来不拜访懒汉的。

66、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67、平时不好学,临考悔已迟。

68、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69、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70、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7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7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77、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8、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7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0、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8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8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8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84、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8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86、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8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8、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89、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90、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91、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92、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英国

93、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

94、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95、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96、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朝鲜

97、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民谚

98、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小普林尼

9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日本

100、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民谚

101、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10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0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10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张少成

10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107、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范曾

108、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09、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钱三强

110、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华罗庚

活到老,学到老作文 篇1

多萝茜·比林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21世纪是一个开放,沟通,合作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危机,多变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并力求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求自己主动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古人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

当今各行各业想要成功的人士或已经成功的人士,他们总是不停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了解新资讯,把握新趋势,放长眼光,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比一般人多了许多。

正如孙正义一样,孙正义,他是韩国人,在日本出生,在美国留学长大,在他年轻的学习生涯中,他十分用功,因此他精通韩文,日文和英文。在他25岁的时候,他患了肝病,在医院整整呆了2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4000本书籍,平均下来一年学习了2000本,平均每天5本。当孙正义学习完这4000本书后,他写了40个行业的计划书,他发现要成为世界首富,就得从事电脑行业。

后来,他的公司,开始创立了,员工仅仅有两人。有一天,他突然站在公司装苹果的纸箱上,对他的两个员工讲:我叫孙正义,在25年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我公司的营业额将超过一百兆日币!。那两个员工一听,立即辞职不干了,他们认为老板疯了——这个年轻人夸下海口。

孙正义后来虽没有成为世界首富,但是他却成为了让人们非常羡慕的亚洲首富,达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也求不到的地位和荣誉。

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孙正义这样一群不断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的人,他们才能不断的放电,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不断。

然而,许多未能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错误的认为,离开了学校后,对知识的学习停止了。其实,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为未来获得更有用的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做铺垫而已。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其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据美国人力资源协会统计:一个人工作后,如果每天对他自己的工作职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这样连续学习三年,这个人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五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国家级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八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世界级的专家。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吸收某一领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学习的机会,花时间去充电,才能放电。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不断学习,机会就会不断!

活到老,学到老作文 篇2

没有一本万利的知识。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逐渐从知识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

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能在短时间内学完。就算把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还是很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据说现在一个人一年的信息接收量相当于17世纪英国一个农场主17年的阅读量的总和。人们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很快就会被淘汰。据统计,当今世界九成以上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不及时"充电"很快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

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惟有把学校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简言之,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来读书。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这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人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佛教里,盘达特是鸠摩罗什小乘佛教的老师,但是后来他又拜鸠摩罗什为大乘佛教的老师;大乘小乘互为师,成为中国佛教的美谈。又因为孔子不耻下问,拜童子项橐为师,故而成其为孔子。不学习就没有进步,就难以取得辉煌的成绩。

活到老,学到老作文 篇3

人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我是肯定赞成的,多么简单的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应该怎么学?尤其是像我这些年轻一代,还未踏足社会,有着充分时间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对于学习,从幼儿时,跟着父母学习说话,到后来的跟着老师虚心求教,可能到最后,学习就是完全靠你自己了。而我现在还处于在学校里,和老师学习的`阶段。由于自身水准有限,自然也不能谈论老师教育的得失好坏,只能说说自己的经历与感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的老师,在我看来可以说是自己的第二父母,他们在你离开家,离开父母,孤身无助时,伸出援手,教你知识,有些还会教你做人,后者是我最佩服的。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我所在的院校里,大多数的老师都是上完课就走了的,你不主动找他,他也可能一个学期也不会认识你。对于找老师,诚然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到最后问老师的只有少数人,而学到的东西也是各不相同,因人而异。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或是大的觉悟,跟着老师走,跟着师傅学,其实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主意,但是人生能遇到多少良师,这得看你的造化,更何况,老师教的总是有限的,限于老师本身,限于当时科技。当然,我所在的阶段,有老师,其实大致足够了。

对于我而言,也是自己的些许感想,对于传统的教学,传统的学习,可能已经跟不上当今的时代。如今社会是个信息化的时代,在知识呈指数型爆炸增长,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再全盘指望老师的教育,显然不足弥补日益拉大的差距。如果说,老师给了你一把钥匙,让你打开了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那么往后的宽敞大道,则是要靠你自己去拼搏努力了。

那么问题来了,从小学到高中、大学甚至更以后,习惯了被动灌输知识的你,此时又该如何是好?在我看来,努力是一方面,还要有方法。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尽可能的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的,其实最初的时候,我对此并不觉得在意,还是在最近,切切实实认识到书的作用。

实体书有几十页到几百页的,电子书有几百k到几m的,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有被认作经典的书,也有最新出版的图书;有这个专业的书,也有那个专业的书等等,当我们自己耐心阅读时,是自己主动去索取,带着自身的动力去学,总是比灌输要有效率。为什么要读书,也是因为自己无法去体验那么多的生活、经历,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去填充自己的短板,扩展自己的视野。若是认识到这两点,在施以不断的努力,坚持下去,自然会有很大的收获。不过学海无涯,做到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其他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学,去探索。人活着,不说你要为社会实现多大价值,只是实现自身素质、知识的最大提升,做一个永不停止学习的人,就足够值得骄傲了。

活到老,学到老作文 篇4

学习在许多同学眼中看来是一件特别辛苦,无聊的事,在我们眼中,玩儿可比学习容易多了。但你知道过有有些人小时候没有条件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放弃了学业,在多年后又走进课堂重读圣贤书了吗?

在许多人的眼中这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也有很多人虽然也想这样做,可是他们没有毅力这样做他们觉得自己老了,应该在家享清福而不是天天上学,重受一遍苦。但天津一位“奶奶大学生”仝正国却不这么觉得,为了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在初中毕业38年后又重返高中,经过三年苦读以及三次参加高考她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这几年她比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要用功,虽然已55岁高龄,但她那种冲劲却是“孙子辈”的学生们所没有的,晚上没时间做饭,就买盒饭吃,晚上复习到深夜,买了各科复习资料来做……这些真让我汗颜哪!

同时,为了上大学,她也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那么大的岁数还上什么学?我是做海员工作的,要是出公海一年半载才回家一次。她应该在家好好呆着,做做家务,帮儿子看看孩子。家里要是没人像什么家?再说,她上了大学也没有用,学到知识也不可能再去工作吧仝正国的爱人慈兆存如此表达自己的看法。她的儿子也不支持她:强烈反对。我妈完全是神经病!哪见这么大岁数的人还去上大学?当初我妈在塘沽一中上高中时,我女儿正在念幼儿园。之前,老是她送孙女上学。现在,她一上学,就只能让我每天去送孩子了。再说,她好久没有碰书,考大学对她很吃力。我们也担心她身体受不了。现在考上大学,四年至少得花10万,我爸妈本来可以拿这些钱过更好的日子,真弄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但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在大学中,她更加努力了:做题、看书、查资料直到半夜,是班里最刻苦的学生。她说,三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已经能用英语翻译、写作了。多么了不起啊!

在这之后,她又去考研了,这次不知道她会不会成功呢?毕竟她已经快70岁了啊!但不管怎样,这种活到老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这与同学们的想法可大相径庭了。现在很多老人都上老年大学,就为了满足自己对知识与学习的渴望。就是因为这种想法。我想,他们是对的,不管怎样,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他们。而我们就更要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资源,好好利用我们的头脑与身体,不要在生命的终点回首过去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到那时就迟了。

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们都应该向这位老奶奶学习,这样,社会就会迎来更好的明天,我们也将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让自己感受到知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