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古代名人名言最新
1)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2)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3)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5)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6)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8)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9)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战国思想家
10)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11)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战国诗人
12)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
13)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14)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
15)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晋朝隐士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人名言精选
1)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
2) 多虚不如少实。——陈甫,宋朝哲学家
3) 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杨简,宋朝学者
4)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6)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7)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8)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9)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10)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1)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2)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4)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5)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人名言集锦
1)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2)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 君子履信无不居。——汉·班彪
4)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5)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论语》
6)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8)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10) 精诚(庄子)敦厚周慎。——《后汉书》
11)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2)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3) 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宋·邵雍
14) 笃诚(春秋左氏传)敬业乐群。——礼记
15) 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1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7)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8)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19) 诚则明(礼记)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20)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诚信的文言文名言:
1、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2、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战国诗人。
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5、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
6、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7、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8、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12、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1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14、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15、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
诚信的名言:
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3、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8、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9、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10、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1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12、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13、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1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8、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0、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21、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22、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在作
23、民无信不立。——孔子
24、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25、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2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28、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29、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30、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3、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34、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35、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36、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37、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简
3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40、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
4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42、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43、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4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45、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47、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贝多芬
48、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4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5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选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1·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 庄子名言
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
3·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 庄子语录
4·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 庄子语录
5·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 庄子语录
6·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 庄子语录
7·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 庄子语录
8·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 庄子语录
9· 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 庄子语录
10·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 庄子语录
11·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 庄子名句
12·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13·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庄子语录
14·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 庄子语录
15·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 庄子语录
1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庄子名句
17·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庄子语录
18·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 庄子语录
19·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庄子语录
20· 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 庄子语录
21·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 庄子语录
22· 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 庄子语录
23·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庄子语录
24·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 庄子语录
25·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庄子语录
26·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 庄子名句
27·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 庄子语录
28·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 庄子语录
29· 虎狼,仁也。”……“至仁无亲。” —— 庄子语录
30·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 庄子语录
31· 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 庄子名句
32· 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 庄子语录
33·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中耕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庄子语录
34·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 庄子语录
35· 闄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甕甖大癭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 庄子语录
36·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这甚善。儵与忽谋极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这。”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 庄子名言
37·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 庄子语录
38·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凡人心险于山川 —— 庄子语录
39·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 庄子语录
40·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 庄子语录
41·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 庄子名句
42·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 庄子语录
43· 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 —— 庄子语录
44·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 庄子语录
45·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 庄子语录
46·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庄子语录
47·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 庄子语录
48· 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 庄子语录
49·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 庄子语录
50·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 庄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