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禽兽不是人的名言警句 正文

禽兽不是人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5-09 06:04:07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

1、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2、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4、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5、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6、人的本性就是贪婪,但没有贪婪社会就不会进步。

7、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8、最好的进攻就是进攻自己。

9、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10、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11、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

12、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

13、把爱情投资在一个人身上,冒险;把爱情投资在许多人身上,危险。

1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5、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16、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17、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18、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19、“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努力。

20、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21、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22、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23、是英雄表现出来,是人才体现出来,是蠢才显现出来。

24、“总”要为爱人着想,“经”得起爱人唠叨,“理”应对爱人谦让,男人应当“总经理”。

25、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剑客,必有一强,三角恋,必有一伤。

26、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7、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28、走对了路的原因只有一种,走错的的路的原因确有很多种!—古龙

29、人生的故事,是用生命来写的!

30、友情是欢乐培增,使痛苦减半。—培根

31、没有永恒的生命,但有生命的永恒!—

32、乳名是自己写的,历史是自己写的!—

33、快乐是一只离岸的小舟,载着你脱离忧伤的的苦海!—人性光辉

34、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心灵,思想。—契诃夫

35、应该人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而美好。—人性光辉

36、位置可以增加人的权力,但增加不了权威;位置可以增加人的力量,但增加不了能力;位置可以增加人的金钱,但增加不了素质;位置可以满足功名的渴望,金钱可以满足物质的欲望,但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37、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郁而愈益温厚。

38、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至于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厚写得薄、写得精彩写得平庸,全看你自己如何下笔,别人没有办法代替。

39、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人品,正如我们的人品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40、人生幸福三诀: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了这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

41、如果没有机遇,能力只能算作两个小钱。

42、人的本性中决无行善或作恶的所谓坚定不移的决心,除非在断头台上。——纳·霍桑

43、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44、人的自大是一种只有在回顾时才被发觉的心态,它的存在只有在受到惩罚后才能被确定。——纳博科夫

45、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

46、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普罗提诺

47、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狄德罗

48、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柏拉图

49、人是在动物和超人之间一条绷紧的绳子一条越过深渊的绳子。——尼采

50、人是自然的目的;没有任何东西像他一们在宇宙的每一个地方非常容易使自己有条有理;……他自己动手,从自身中创造出整个社会组织和暂时的环境。——爱默生

51、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康德

1、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5、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6、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自己而向生活索取什么,而是试图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7、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8、人,就像钉子一样,一旦失去了方向,开始向阻力屈身,那么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价值。

9、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

10、烈火见真金,逆境出英雄。

1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12、好行善事,关心别人也是一种品德。

13、坦白直爽最能得人心。

14、如果死亡能让一个人明白一件事,那么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反思。

15、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16、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7、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18、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19、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22、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24、知识是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

25、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26、斧头虽小,但经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倒。——莎士比亚

27、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狄德罗

28、当人们厌倦爱时,他们很容易忍受别人的不忠,以解除自己忠诚的义务。——拉罗什福科

29、年青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郭沫若

30、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冰心

31、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福楼拜

32、宁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宁可忍受痛苦而思维,也胜似不进行思维。——茨威格

33、对待别人要能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富兰克林

34、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35、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拉·封丹

36、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林逋

37、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尽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38、没有希望,就没有努力。——约翰逊

39、先苦后甜要比先甜后苦的味道迷人的多。——王绍男

40、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拉封丹

41、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冯梦龙

42、容忍是最大的智慧。——莎士比亚

43、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周希陶

44、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卢梭

45、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林逋

46、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张爱玲

47、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亦舒

48、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鲁迅

49、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看的。——富兰克林

50、不管何人,若是失往了耐心,就失往了灵魂。——培根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源远流长。秦始皇焚书坑儒,礼不得传。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广泛搜集那些记录和阐述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章,分别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注释后盛行不衰,成为通行本《礼记》,被列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中有许多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4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

5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的灾祸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