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传统文化继承名人名言 正文

传统文化继承名人名言

时间:2025-05-16 00:38:24

1、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2、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3、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4、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德不孤,必有邻。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10、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1、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2、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1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5、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16、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1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2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2、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23、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24、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25、播传统文化,不再迷茫畅天下。

2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7、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28、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29、扬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

3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1、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3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4、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 诚敬谦祥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36、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3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8、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39、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40、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41、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42、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43、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44、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45、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46、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47、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48、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49、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50、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文化输出的

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 ——南怀瑾

2) 从语义上讲,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这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还是阶层的、地域的,乃至团体的、个人的。一般意义上——广义的文化自觉,是属于国家民族层面的。 ——李宗桂

3)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林语堂

4)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谈论灵魂问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灵魂且灵魂相对重一些的人却值得每个人想想。 ——崔永元

5) 文化也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所以,文化自觉,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觉,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 ——宋圭武

6) 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除非文化能使品性变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它的目标不是美,而是善。 ——毛 姆

7)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可以说我们不缺‘文’了,我们当代最缺少的是‘化’。文化的繁荣发展到文化自觉,我个人心得是:关键在一个‘化’字上。 ——于 丹

8) 中国文化应该有一种自信和从容,没有必要去声嘶力竭地辩解。 ——于 丹

9) 藏族人从血液上就认为生死是一件自然的事。他们不会绕圈圈,始终站在起点上,也在那终点上。 ······ 我也一直在那个点上。不是我有了悟性,然后再找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去生长。我本来就是一棵长在土地里的树,土地就是我的本质,我不会思考太多。 ——杨丽萍

10) 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 ——歌 德

1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为中国的千年传世格言。

12) 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13) 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情感、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发展给予能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即人。 ——孙家正

14) 人与文化是一种共在关系,即人是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人的存在。 ——李金齐

15) 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 ——达尔文

16) 文化既不外是人类适应各种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而努力于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的结果,文化也可以说是人类适应时境以满足其生活努力的结果。 ——陈序经

17) 文化自觉就是将“文”挪到了“化”,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遗产化入我们的道德规范。如果“文而不化”就会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 ——于 丹

18) 硬实力——HARD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SOFTPOWER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19) 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 ——高尔基

20)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化”的.一个环节和成果、层次和境界。 ——李德顺

21) 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季羡林

22)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 。 ——许思园

23) 文化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从根本意义上决定着人的层次、地位和社会评价。 ——彭文山

24) 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 ——王财贵

25) 教育从根本上讲应该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知识或信息。 ——陆登廷

26)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愚昧无知的一层裱糊纸 。

文化输出的名言警句【2】

1)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

2) 中国的长斯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3)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马洛利

4)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5) 越是自觉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时越能改革开放,兼收并蓄。——王 蒙

6)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7) 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约翰·赫尔达

8) 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马大·安诺德

9)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10) 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11) 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森谷正规

12)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13)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

14) 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献生

15) 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16) 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17)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 向

18) 所谓“文化自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费孝通

19) 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0) 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人;做一切想做的事,这是神。 ——拿破仑

21)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22) 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世俗智慧的艺术》

23) 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爱献生

24) 道德文化有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思想。——Charles Darwin

25)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26)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邱吉尔

27)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龙应台

28) 文化作为人最核心的内在因素,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此人之所以非彼人。占有文化、支配文化、创造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彰显着人与人的根本差别。

29)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雅各布。布克哈特

30)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作文一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 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作文二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著称,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可是,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但为什么没有几个人可以实施这所谓的文明呢?

我们接受文明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其实很多小事都体现了文明的所在,看:路上交通顺畅,没有争来抢去。大街上干干净净,不吵不闹。行人们见面道声好,你谦我让。这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呀!但是,有些人嫉妒不愿意去做好文明:校园里遍地都是垃圾,饭盒、塑料袋。同学们满口脏话,上课还影响同学。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应该渐渐淡忘文明。而是永远铭记文明。你会慢慢地发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以前也不太懂文明礼仪,过马路时,我对红通通的灯视而不见,还是往前冲,现在不会了。在公交车上,明明看见了年过花甲的老人站着乘车,可屁股仿佛粘在凳子上,站不起来,现在不会了。下雨时,看见了没带伞的同学,由于自私,把撑开的伞又收了回去……现在更不会了。这种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同学们愿不愿意遵守呢?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明,继承现代灿烂美德。为了自身的品德,我们要做一个严律行己的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做文明的主人, 向文明看齐,向文明致敬!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作文三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美德。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

忘不了,“精忠报国”的岳飞,忘不了,英勇抗倭的戚继光;

忘不了,“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忘不了,“太行八路”的传奇故事;

忘不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忘不了,“航天之父”钱学森。

…….

是他们,用爱国之心,传承着民族美德,传递着复兴之梦!

中华五千年,美德代代传。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生忘死救学生,用无私大爱谱写人生的赞歌;人们的好司机吴斌,肝胆破裂,强忍剧痛,用生命树立了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

…….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华美德,无处不在。

你听,多美的歌曲,“中国好人淮北多,阳光路上歌声飞……”

你看,多好的人啊,“中国好人”孙燕飞,对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如亲人;“中国好人”王小勇,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无条件。还有…还有…,一个个熟悉的姓名,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在淮北大地传扬。他们传承着美德,传递着爱心,塑造着淮北这座“好人之城”!“爱心苹果”大促销,2天销售11万斤,解果农之困境,足以见证“好人之城”的力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在传递,美德在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已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身上,发芽、生长。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作为学生,在家里,我们要孝敬长辈,分担家务,不让父母操心;在学校,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听老师的话,不让老师担心;在社会上,文明出行,遵守公共秩序,不让别人烦心,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其实,文明美德,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言谈举止间,举手投足中。抬头一个真诚的问候,低头一声歉意的“对不起”;直腰让起一个座位,弯腰捡起一片垃圾……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美德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