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望天门山一诗一格言 正文

望天门山一诗一格言

时间:2025-04-30 00:05:56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呤》

5、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10、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1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4、水,万物之本源也。——春秋齐国·管仲

1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0、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

21、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22、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2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2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

27、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白居易

2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2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30、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吃一堑,长一智。”这是第11册“基础训练5”里学习的句子。这些语言脍炙人口,在世间广为流传,常常被人们在文章里引用。它们语句精练,而道理深刻。像这样含有教育意义的语句,我们称之为格言。我国古代的诗文里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以下推荐一些给少年朋友们赏阅。

1、劝诫人们虚心好学,进取向上,才能不断进步。

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意思是说,几个人共同行走,其中必定有的可以作我的老师。要学习他的.长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加以改正。它说明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刻出玉器。这句话现在用来比喻借别人、别地、别国的先进事物或经验,来搞好自己的工作。

百尺竿头须进步。

出自北宋《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僧道修行的功夫即使已达到百尺竿头的顶端,也还要继续深造,以达到充满宇宙的最高境界。

“百尺竿头须进步”现在也说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来说明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2.教导人们坚韧有拔、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锲而不舍。

出自《苟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骏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锲、镂:雕刻。意思是说,良马跳跃一下,达不到十步远;劣马拉十天车却能走很远的路程,这是不停地走的结果。雕刻一样东西,用刀子刻几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也能将金石雕刻成器。这句话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绠:绳子。意思是说,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岩石,很细的绳索能磨断树干。水并不是钻石头的钻,绳索也不是锯木头的锯,但是一点一点地磨擦,就使得石穿木断了。它告诉人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事情一定会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后汉书·耿弈传》。耿弈收复齐地,立下大功,光武帝刘秀赞扬他说:“……有志者事竟成也。”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事情终究能够成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

3.教育人们从点滴做起,注意积累。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劝学篇》。跬:一举足的距离,半步。意思是说,走路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不能成为江海。说明学习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也说明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4.包含辩证法,富于哲理性,给人深刻启迪。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自《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意思是说,千丈长的河堤,可能因为蝼蛄、蚂蚁一类的小虫钻洞而被大水冲破;百尺高的房屋可能因为烟筒缝里冒出的一点烟火而烧毁。它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欲速则不达。

出自《论语·子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鲁国做了官,有一天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说明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急于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事说,边塞上有个老头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后来那匹丢失的马回来了。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用来说明事物一分为二的道理,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古诗诗词赏析 古文名言赏析:

惜时,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等闲:轻易。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钱鹤鸿《明日歌》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学而不厌,诲人不卷。—《论语 述而》诲:教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赵恒《劝学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孙洙《唐诗三百首集》

写作 艺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耽:沈迷。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 赵翼《论诗绝句》

风骚:泛指卓越的作品。

山川 景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别枝:斜出的小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浩瀚的古诗文海洋,蕴含着无数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这些名句有的'语言精美,有的意义深刻,被现代人大量引用,更是中学生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文学素养的好内容。

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5.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范晔《后汉书?耿龠传》

6.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8.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1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1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1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18.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19.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2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2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5.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26.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27.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28.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2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0.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唐?刘禹锡《竹枝词》

3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3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同上

33.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3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3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3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3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4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4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46.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刘禹锡《竹枝词》

4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50.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51.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5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53.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54.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争报恩》

5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56.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57.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明日歌》

5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59.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6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6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6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硕人》

6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6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5.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系辞上》

66.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7.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68.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70.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71.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72.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左传? 僖公十四年》

73.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74.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75.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战国策?赵策》

7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7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燕策》

7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7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8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1. 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     《论语?卫灵公》

82.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8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8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85.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8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8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8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8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9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9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