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下各打一数学名词:
欲破曹兵箭不足(矢量差) 两头牛打架(对顶角)
马路没弯(直径) 丢了弓背(余弦)
诊断以后(开方) 并驾齐驱(平行)
众说纷纭(群论) 业(虚根)
员(圆心) 仪价(商数)
垂钓(等于) 天梯(无穷级数)
小乔(周期) 一元整(百分数)
从严判刑(加法) 午后清点(未知数)
孔子可食(孔子曰:“割不正不食”) (正割)
贸易法(交换律) (斜面)
二、以下各打一数学家名:
春雨洒故园 (陈景润)
爷爷参加百米赛跑 (祖冲之)
门捷列夫周期表 (罗素)
4两÷30 (钱三强)
虎丘春游 (苏步青)
三、以下各打一成语:
1、2、5 (丢三落四)
0000 (万无一失)
二四六八十 (无独有偶)
40÷6 (陆续不断)
1% (百里挑一)
+、-、× (支离破碎)
7÷2 (不三不四)
103与1002 (千变万化)(七上八下)
一 (接二连三)
10002=100×100×100(千方百计)
四、以下各打一数词:
灭头 (一)
其中 (二)
一来就干 (十)
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 (一)
添一笔,增百倍,减一笔,少九成 (十)
五、以下各打一字:
100-1(白) 699(皂)
四去八进一(曰) 30天÷2(胖)
一+一不是二(王) 一尺一(寺)
x÷森=3(杂) 1/500公斤(兢)
六、其它:
一百减二 (打一节气名)(白露)
1234567 (打一外国影片名)(音乐之声)
外边不知是多少,里面还是未知数。 (打一气象名)(风)
只识零和一,能算万和亿;
软硬我都有,猜我很容易。 (打一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
一个数,名气大,比四小,比三大;
要短三笔就能写,要长哪也写不完。 (打一数)(π)
一家分两院,两院子孙多;
多的反比少的少,少的反比多的多。 (打一计算工具)(算盘)
人们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选取计量单位的。这样确定计量单位显然缺乏合理性,各国各地的计量制度也很不统一,不便于交往。1790年,法国国会提出创立新的十进计量制度的建议,以统一计量制度,1795年,他们确定以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命名为“米突",简称“米”,即“公尺”。
我明白了,这就是米的来历!
2.面积
本周我们学习了面积,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认识周长并能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对于面积的含义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如家中的面积,我国领土的面积等。
首先,理解物体表面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也有大小之分,如黑板、书本、课桌、文具盒等都可以叫物体。物体都有表面,有的物体表面大,有的物体表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再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用颜色涂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3.数学周记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玩数学游戏,我们,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1—9的数字卡,我们随手拿一个数字卡,我们随手拿一个数字用乘法相碰,比如我拿的是7妈妈拿的是9,那就是7乘于9等于63,如果回答对了妈妈就给我一朵小花,如果错了就让我读3遍,我拿对了11朵花,也错了6题,一共做了17题。11+6=17。
数学主要的目标是公众的利益和自然现象的解释。三年级数学主要是学习什么呢?
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分析
1、本次三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试卷命题内容面向全册教材,题型难易度及题量适合大部分学生,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检测,形式多样,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2、本次试卷的题型多样,计算、填空、选择、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其中计算、填空、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
3、从检测结果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较好。学生都能在此次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计算方面: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部分做得不错,扣分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计算粗心出错如:抄错数字、忘记进退位、受表内乘法的影响把2+3算成等于6 、2+4算成等于8等等。
2、综合应用部分在试题的取材上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几道解决问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部分做得比较好。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读题收集信息时出现错误,不能综合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进而没能正确思考获得解答。(如:解决问题的第二小题,对题意分析不够完整。)
三、采取改进措施
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还应多研究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研究题型,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教师首先做到思路开阔教学灵活。
2、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精心设计练习题,做到精讲多练。
3、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及书写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4、多关注差生,用耐心加鼓励的方法对症下药,多抓基础。
5、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应用及发展。
6、平时注重教研互助探究,开阔思路,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