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诚实的名言格言
【1】 诚实最可贵。克拉克
【2】 巧伪不如拙诚。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篇》
【3】 巧诈不如拙诚。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说林上》
【4】 诚信为人之本。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5】 诚实永生不灭。英国作家,政治家 斯威夫特
【6】 人之所助者,信也。 《周易》 《周易系辞上》
【7】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8】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9】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10】 在拿不准时,要诚实。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11】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12】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朝清官、理学名臣 李光地
【13】 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
【14】 伟大诚实是雄辩的利斧。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15】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16】 立足于诚实,其乐可无比。戈特
【17】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第3任美国总统,美国独立战争主要领导人之一 杰弗逊
【18】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19】 金子会使诚实的人变成恶人。黎里
【20】 诚实者既不怕光也不怕黑暗。 英国历史学家 托马斯富勒
【21】 诚实的荣誉属于真正的好人。古罗马诗人 卢卡努斯
【22】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法国作家 拉罗什福科
【23】 诚实与善良均来自良好的教育。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伦理学家 普卢塔克
【24】 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宋朝学者 杨简
【25】 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26】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27】 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希腊诗人 米南德
【28】 人若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黎里
【29】 连上帝也会去帮助诚实而勇敢的人。 希腊诗人 米南德
【30】 除了诚实,世界上别无可靠的东西。马尔顿
社会的进步需要诚信 。那么诚信是什么呢?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做到诚实守信,那么, 关于做人要诚实的名言有哪些呢?
1、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2、不讲诚信者必被社会所弃,以身试法者必受国法严惩。
3、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
——《新唐书·陆贷列传》
4、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
——拉罗什富科
5、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
——《荀子·王霸篇》
6、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7、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8、路程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胡志明
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语出《礼记、大学》。
释义:接触实际以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以后才能心意诚实,心意诚实以后才能思想端正,思想端正以后才能提高修养,提高修养以后才能家庭齐心,家庭齐心以后才能国家安定,国家安定以后才能天下太平。
10、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语出《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释义:竭尽忠诚可以杜绝嫌疑和猜忌,一心为公可以消除谗言和毁谤。
11、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12、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13、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14、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
15、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1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
17、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慌话。
——《陶行知文集·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20、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杨时
2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
22、吉人之词寡,长者之情真;言寡者可信,情真则可亲。
——明《唐伯虎全集·赠文学朱君》
23、诚信比一切智谋更好。
24、诚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共铸诚信不妨从小事做起;法治健全是国家的坚实基础,推进法治务必要领导带头。
25、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斯宾诺莎
26、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2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
28、能信不为人下。
——语出《左传、昭公元年》
释义:如果能坚守信用,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当然不会居于人下。
29、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30、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
31、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32、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
33、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34、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托马斯·莫尔
3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36、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凯洛夫
37、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38、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
39、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4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尔
41、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谨,未若不行而谨。
——隋·王通《中说·周公篇》
42、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43、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44、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语出《左传、嬉公十四年》。
释义:如果不讲信用,祸患就可能发生,如果失去援助,就必将垮台。
45、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46、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萨迪
4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48、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49、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
——乔臾
50、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出自《礼记·儒行》。
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
出自《荀子·大略》
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出自《孟子。离娄上》。
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
出自《弟子规》。
6、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出自(唐)李白诗《唐诗纪事·卷十八》。
8、华而不实,耻也。
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
出自《国语·晋语》。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10、君子诚以为贵。
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出自《礼记·中庸》
12、君子一百,快马一鞭。
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
13、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意思是:对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没有什么可以躲避隐藏的。
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档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出自《论语·李氏篇》。
15、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
意思是: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胜过有金银财富。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16、巧伪不如拙诚。
意思是:精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真诚。
出自《颜氏家训·名实篇》。
17、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粮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出自(元)关汉卿《独赴单刀会》。
18、人之贵朴的诚笃。
意思是:为人最重要的是朴实、忠厚、真诚。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
19、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意思是:行为不正的人,不让人服气,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在一起共事。
出自(明)徐被稷《耻言》。
20、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
意思是: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使人 信服的道理。
出自(明)吕坤《呻吟语·诚实》。
21、事实求是。
意思是:依据事实来探求古书的真义。
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
22、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别人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好。
出自(元)高则试《琵琶记》。
23、修辞立其诚。
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出自《周易·乾·文言》。
24、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
出自《论语·子路》。
25、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意思是:讲话轻浮、脱离实际的人,不可重用。
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26、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意思是:用信来对待别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信来对待别人,就连自己的妻子与孩子都不信任你。
出自(晋)杨泉《物理论》卷一。
27、政者,口百之,身必行之。
意思是。为政的官员们,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出自《墨子·公孟》。
28、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
意思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内对外言语都要真实,不欺骗任何人。
出自《人生珍言录》。
2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脚了。
出自《论语·颜渊》。
30、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诡,此乱道之粮也。
意思是:为人真诚、守信、谨慎,这是德义的根本;夸夸其谈,危言耸听,这是乱道的根由。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31、子张问行。子曰:有忠信,行笃敬,虽蛮0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意思是: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就是到了别的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用之,医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意思是:孔子说:花吉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出自《论语·公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