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迷于容貌,信用不在外表。——拉丁谚语
发亮者不一定是黄金。——英国谚语
貌美而无清明之心,无异发亮的玻璃眼珠,难辨世事的真假。——布拉基
我们总要喜爱那些言论举止都能顺乎自然的人,理由很简单,因为一个人要是不想故意给人一个好印象,便不会装腔做势。——凯伦
仪容不修,举止浪漫;如此亲近你的人只是假意而已,远离你的人倒是正直坦率者。——佚名
态度之粗俗,更甚于污染美服之泥土。——玻鲁达司
华贵的农服穿在心肠污浊的人的身上,显得更丑恶。——富兰克林
人的举止应该象他们的衣服,不要太窄或设计太特异,但必须不拘束或妨碍行动。——培根
除真挚之心灵外,再没有高贵的仪容。——-拉斯金
风度是我们天性的微小冲动。——席勒
我的风度是贵族的,但我的行为却是民主的。——雨果
观人莫惑于服装,我们该养成无视于服装的习惯。——卡莱尔
无德而靠衣裳,有什么好欣赏?——德国谚语
美丽的鸟之所以美丽,不一定由于它有美丽的羽毛。——伊索
岂可金衣玉食就奉若君王,敝衣破帽就鄙视如贱民。——松平定信
破烂衣服如果为了德行而披在身上,它就成了王者之衣。——甘贝尔
道德心中有衣食,衣食之中无道德心。——最澄
一副善良的相貌就是一封推荐书。——菲尔丁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培根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礼之与人,犹酒之有蘖也。——孔子
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是于他的名声大有裨益的,并且,正如女王伊萨伯拉所说,那就“好象一封永久的'荐书一样”——培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一荀子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张载
礼即理也。——朱子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彼得·阿柏拉德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洛克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上无礼,下无学,贱民兴,丧无日矣。——孟子
千里敬鹅毛,礼轻人意重。——姚雪垠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朱子
学人不实用养性之功,皆因不理会夫子两“习”字之义。“学而时习”之“习”,是教人习善也;“习相远也”之“习”,是戒人恶习也。——颜元
圣人之道,莫大于礼。……君子尊道全功,归结处亦曰以崇礼。视礼为兴衰而己矣。故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下面整理了50个中考文学常识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
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
A、范仲淹 B、文天祥
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
A 、干 B、戈
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
A、花旦 B、青衣
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
A、上古 B、崇尚 C、 官名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1—5题答案:BABAC
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 、张仲景
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 )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1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
A、老子 B、荀子
6—10题答案:DABBB
1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
A、 阴文印 B、阳文印
1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息弟息妹
1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
A、赤眉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 、黄巾起义
1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A、王维 B、王勃
1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
A、鼓 B、锣
11—15题答案:ABBBB
1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
A、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
1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
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
1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 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
1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
A、酒窝 B、眼睛 C 、嘴角 D 、腮帮
2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
A、十五岁 B、二十岁
16—20题答案:CACAB
2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文章 B、书法
22、河姆渡遗址位于:(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2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2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
A、孙武 B、孙膑
2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
A、能 B、不能
21—25题答案:BBBAA
2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
A、指鹿为马 B 、奇货可居 C 、图穷匕见
2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
A、面部表情 B、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
2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
A、王勃 B、张九龄
2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
A、晚春 B、仲夏
3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
26—30题答案:CCBBA
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 、门下省
3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
A、秦始皇 B、武则天(此题有争议)
3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无关?( )
A、白居易 B、李白
3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法律条文、圆规曲尺 B、美德善行
3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
A、为政清简 B 、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31—35题答案:ABBAC
3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
A、李商隐 B、骆宾王
3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
A、《金陵记》 B 、《石头记》
3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
A、黄河 B、长江 C 、淮河
3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
A、 元好问 B、柳永 C 、晏殊
4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6—40题答案:ABBAA
4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4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
A、八条 B、二十二条
4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4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
A、令爱 B、令正
4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
A、有关 B 、无关
41—45题答案:CAABA
4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
A、两位 B、三位
4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4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 )
A、压轴戏 B、大轴戏
4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
A、来俊臣 B、周兴
5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46—50题答案:BBBBB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写一写。
gānhàn
túdì
tíxīndiàodǎn
héqú
guàngài
rényānxīshǎo
二、辨一辨,组成词语。
淹官姓跪
掩宫性脆
三、换一换,写出与加点词语的意思相近的词。
1、西门豹命人赶快把巫婆扔下去。
2、忽然,事情有了转机。
3、画师称赞他画得好。
四、写出与第一个字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看—(瞧)—(望)—(远眺)—(仰视)
吃————
拿————
五、选一选填一填
A、急忙B、匆忙C、慌忙
1、小偷的企图被识破后,地逃走了。
2、要迟到了,他穿好衣服,地赶往学校。
3、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迎接。
六、回顾课文,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1、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两条,主要是、
造成的。
2、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三年级
发展练习
快乐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横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能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我指着横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
小时侯读书,就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好文章,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出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指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出来,形容非常顺手
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考不理解而后突然明白。
2、爷爷对“煮书”怎么理解的?用“——”画出来。
3、摘抄一句文中的名言
读了上面的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煮书”“煮书“有什么好处?
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办法很巧妙,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