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勤学格言书签制作 正文

勤学格言书签制作

时间:2025-05-19 06:07:13

一、设计理念: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名人名言大聚会为主题,引导学生收集积累名人名言,理解这些名人名言的含义,并通过自创名言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力。

二、案例实录:

准备工作:

1、发动学生从各种途径搜集名人名言,了解名人名言的意思。

2、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3、每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受到的启发写出

4、设计制作书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在不同场合说的一些精练的语言能给我们许多启发。这就是名人名言。现在的人们在使用中,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有的劝人勤勉学习,有的叫人奋发向上今天这节课,我样就起走进这名人名言的世界。

(二)七嘴八舌谈名言:

1、课前,小朋友一定搜集了不少的名人名言。你最喜欢的是哪几句呢?为什么?

2、生1:我在恒山路口找到了这样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它告诉我要为祖国的强大而学习,所以我非常喜欢。

3、生2:我从书中找到了韩愈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作 。读了这句名言,我深刻地懂得要勤奋学习。

4、(其他学生也纷纷举手)师:你看,别的小朋友也等不及了,那么就把你搜集到的.名人名言告诉给你的同学吧!

5、第一次四人小组活动。

(1)每位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可以提问,可以点评。

6、全班交流,各小组选 代表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并进行适当点评。

7、生1:我们组一共搜集了五十条名人名言。其中这几条是我们喜欢的。(投影仪出示)

8、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

9、生2:我们组和第五小组一样,收集了很多条名人名言。这几条是我们喜欢的。因为它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0、师:谁和他们一样也喜欢这些名言。(许多学生举起手来)喜欢的话就大声地朗读一下。

(三)千方百计记名言:

1、大家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成功能够对大家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启发。现在我们就比比看谁哪一组记的名言多。

2、第一关:心领神会(根据意思说出有关名言)

(1)师:请各个组合作,说出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各组开始活动)

(2)师:哪一组先来说一说呢?

(3)小组间交流:

A:我们组找到了一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B、我们组搜集到了两句: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师:第一个回合,每六组表现不错。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回合的比赛:请说出告诫我们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的名言。(各组继续开始活动)

(5)小组间交流,学生找到下列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时晨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3、第二关:对号入座(根据名人说出他的名言)

(1)师:在第一关的比赛中,每二小组后来者居上,那么第二关的比赛中又将怎样呢?(教师出示以下名人的画像:高尔基 周恩来 列宁 毛泽东 宋庆龄)这五位名人都是我们在语文书中接触过的,请各个组任选一位名人,说出他的名言。(各组开始活动)

(2)全班交流活动结果,教师小结。

(四)各显其能编名言:

1、师:大家读了、记了这么多的名言,一定也想试试自己编写一些名言吧!只要有道理,语言精炼就行。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

2、各位同学合作开始编写。

3、全班交流:

(1)生:我和ⅩⅩ同学合作编了一条名言:爱拼才会赢。

(2)生:我们是小组四个人一起编的:第一句,骄傲是失败的天敌。第二句,不努力不成才。

4、师:看来,小朋友们过了一把名人的瘾,想出了这么富有创造性的名言。从这些编的名言中,把你最喜欢的写下来好吗?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五)完成并赠送名言卡片:

1、师:同学们很想将这些名言送给自己的朋友吧,那么我们就把它做成名言卡片吧!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卡片,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名言。

2、学生开始完成名言卡片。

3、师:你准备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卡片送给班中的哪一位朋友呢?现在可以自由赠送,但要注意赠送时说话大方,有礼貌。(学生互赠卡片)

(六)总结:

大家依靠自己的能力搜集了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从名人名言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尝试自己编了名言,虽然稚气了一些,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会有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名言。

三、教学反思:

综观整堂课教学,让人充分领略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焕发出的主动精神、探究热情和合作意识,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无限空间、无限色彩和无限生机。

(一)融入生活,开放课堂,让综合性学习成为拓展学生语文生活视界的窗口

虽然我们早已熟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哲语,但长期以来我们还仅仅是当作口号面已。语文教学的相对封闭,使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多彩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语文教育资源。新的语文课程新辟综合性学习领域,得要目的之一即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入生活,又把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学生在本堂课之前去了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集,有的甚至在街头发现的名言,这就构筑了语文生活世界,成就了这堂语文课上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发展。

(二)关注差异,尊重自主,让综合性学习成为放飞学生个性的朗朗晴空。

长期以来,标准化、统一化、同步化的教学,局限了学生和教师多向度的交往和互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教师往往失当的主导所决定,被教材所决定,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主体性何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选择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让学生自编名言 。 这种选择性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使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划一的教学转向了个别化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此外,教师也非常注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真正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境界,就必须充分尊重并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教材分析:

此文出自六年级(上)册,是一篇阐明事理的课文。

这篇课文提出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求得真知的观点,举出了中外著名科学家勤学好问、问思结合的事例来加以证明,给我们以深刻启发。

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观点。这一自然段有如高屋建瓴,树起了全文的中心。第二至四自然段论证观点。这一部分是全文主体:举例证明成功是从问开始的,世界千变万化必须“问”,而且要以“能者为师”,接着又举例证明问思结合。第五自然段作出结论。这一段对应开头观点、中间论证的结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提观点——做论证——下结论,结构上符合一般阐明事理文章的特点,同时例证充分,说理有据,更添说服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中诗句的意思。

3.学会收集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与同学交流。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设计理念及思路:

《小学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总结拓展,实践升华。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文体。

同学们,我们在四、五年级学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两篇课文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什么文?(板书:说理文)说理文往往有这样的规律:作者一般都是在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给我们读者以启发,使我们对他的观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板书:提出观点 事例证明 得出结论)

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篇说理文,齐读《学与问》。

二、整体感知,亮出观点。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触摸作者的思想脉搏。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看看作者介绍了哪些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了结论。(板书:哥白尼 沈括)

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亮出了怎样的观点?

这段话作者把“问”比作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

(板书:金钥匙 铺路石)

三、阅读事例,感悟思想。

1.是啊!“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出示句子,齐读,读出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学了哥白尼的事例后一定会更明白“问”为什么这么重要。

2.请同学们阅读了哥白尼的

(指名学生简介哥白尼)

3.哥白尼真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是怎样走上探求科学奥秘的道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

4.指名回答:你从这一节中知道了什么?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6.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好问的故事?(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说一说)

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指名说。

(学生可能说到:要爱问问题,要多问问题,要敢于问问题等)

7.这么多名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问,看来引读……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好吗?再次出示齐读。

8.名人好问的故事让我想起这样两句名言: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荀况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巴尔扎克

(出示,指名读,齐读)。

四、交流探讨,深入理解。

过渡: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课文第三节前四句话)

1.有了问题该向谁请教呢?你们以前都向谁请教过?(指名学生说)

2.课文中告诉我们要向谁请教呢?

3.指名说什么叫“能者为师”。(出示文字)

4.说到能者为师,老师想送给大家两句名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师。——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这两句名言就是告诉我们要不问年龄,不看地位,以能者为师。把这几句话说给自己听好吗?

出示: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指名说,齐说。(说时把“你”改成“我”)

五、自学质疑,学思结合。

1.过渡:有了问题要向别人请教,不过有时问题不能完全靠别人来解答,因为别人也有不知道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时侯碰到什么疑问,他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3.北宋科学家沈括小时侯是怎么解决这个疑问的呢?(自由读第四节思考)

A.指名回答

B.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解释,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得出科学的答案。(板书:观察思考)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沈括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就现学现问。

4.(学生质疑) 相机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      》。

“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齐读总起句: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六、总结全文,理性升华。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最后一段。

指名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怪不得作者说: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么?(板书:勤学、好问的习惯)

指名读好这句话,突出强健有力。指导朗读,齐读。

B.能够自由地翱翔知识的天空,探求宇宙的奥秘你会感到怎样?(高兴、自豪……)就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指名读,齐读。

3.总结全文:学完了《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有说服力。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4.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问到底

(陶行知)

天地是个闷葫芦,

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若不问你怕它,

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若愿意问问看,

一问直须问到底。

指名读,齐读。

5.送三张电子书签。名言指读,谁读送给谁。

七、课外作业,拓展实践。

1.选择你喜欢的勤学好问名言摘抄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同学和朋友。

2.写话练习:古时候有一户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何帮助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友情提示: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的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名言等写劝说的话。)

板书设计 :

23. 学与问

提出观点          金钥匙  铺路石

哥白尼

说理文  举例证明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沈 括

得出结论          相辅相成 养成习惯

活动目标:

1、感受时间的重要性,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

2、感受学习时间的短暂,从而认识到我们应该节约时间,合理规划利用时间。

活动构思:

1、活动原则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呈现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参与活动——感知体验,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本辅导活动力求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全体参与,在预设的各种情境中获得认知、体验,从而上升到改变认识。本活动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鼓励性原则。

2、活动形式

热身游戏、听故事、生命度量、做激励卡、合理规划等部分组成。

3、重点难点

本辅导活动重难点是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与珍贵,初步尝试如何去合理规划时间、管理时间。

活动准备

1、故事“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2、“生命度量尺”。

3、学习小卡片

活动设计

一、热身运动

师:同学们,我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与自信,有没有信心把它展示给大家?

生:有!

师:真棒!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心理活动课,看看谁做的最好。活动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是小小闹钟人”,(投影出示小闹钟)让我们一起来模仿闹钟。老师先说一下游戏的规则:我们的右手呢,就相当于是闹钟的时针,左手呢,就相当于分针。那我说12点时,大家说可以把两只手高高举起,(师生边说可以边表演)我说3点呢,大家可以右手举起,左手放平,我说“铃……”时呢,大家就全身抖动起来。会了吗?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游戏正式开始,请同学们悄悄的起立。

(教师的口令由慢变快,从1点、4点、9点……变动)

师:刚才同学们模仿的惟妙惟肖,证明我们确实很棒。请坐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尽管是一种游戏,但就在我们的挥手之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时间就是这样,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聊聊时间这个话题。(板书——时间)

师:不同的人对待时间有各种不同的态度,老师这有几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请同学看大屏幕,我们一起齐读:

聪明的人利用时间,求知的人抓紧时间;

愚蠢的人等待时间,无聊的人消磨时间;

勤奋的人创造时间,无为的人放弃时间;

懒惰的人失去时间,勤奋的人珍惜时间。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你能告诉大家你喜欢那种对待时间的态度?

生1:我喜欢聪明的人去利用时间。

生2:我喜欢勤奋的人创造时间。

师:我们的'同学都愿意做聪明的人或者勤奋的人,好好利用时间,抓紧时间,创造时间,珍惜时间,可是要想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就要成为时间的主人。去做时间的小主人(板书:做——的小主人)齐读课题。

三、调查体验,深化认识,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一)时间就是知识。

1、体验一分钟的时间。

师:同学们平时可能不注意一分钟的时间,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体验一分钟的时间。

学生交流一分钟的长短。

师总结:我们平时根本就感觉不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也不知多少个分分秒秒从我们身边溜走!

2、体验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师: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一分钟的时间,这短短的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呢?不信咱试试

做口算题

师:刚才我们试验了一下,一分钟算十几道口算题,大家觉得,这一分钟我们还能来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平时浪费掉的许多个一分钟,都用来学习,我们该能尝到多少知识啊!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什么?(时间就是知识。)

(二)时间就是财富。

师: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请大家看:

出示投影:(一分钟:1台先进的采摘机可摘西红柿69千克。1台新型的太阳能水泵可抽水3、8吨。1台高速轮转印刷机可印报纸1300多张。)读给大家听。

通过这些调查交流我们感受到,对于工人叔叔来说时间就是财富。

(三)时间就是生命。

在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又是什么。(时间就是生命)。

(四)时间就是胜利。

在激烈的战斗中,时间就是胜利。

师:通过说以上的事例,同学们感受到时间怎么样?(珍贵)

四、听故事,感悟要珍惜时间

师:然而,在时间的赛场上,有人并不懂得珍惜,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隧道,认真聆听这样一个故事。(投影播放故事: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师:那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生1:我们以后要好好珍惜时间。

生2: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不要像流浪汉那样一事无成。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对待时间的态度决定着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时间就象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五、生命度量,实验体悟

师: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现在每人请您拿起桌上的纸条,我们来制作一个生命量尺,把它平均分成10份,写上10、20、30……100。假如我们的生命就是手中这根长长的纸条。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到100岁,这样的一段生命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漫长的。

1、现在请你剪去从55或60岁开始往后的这一段属于我们退休的年龄。(动手剪)把这段时光放在桌子上。我们发现生命量尺变短了。

请同学们再剪去从30岁开始属于我们工作的时间。(动手剪)把这段时光放在桌子上。生命量尺变得更短了。

可是我们还要剪去上幼儿园之前的这一段时光。

2、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有点舍不得了。好,剩下的就是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了,今年我们已经是三年级了,10岁了,剪掉这部分已经过去的学习时间,还要去掉睡觉的时间,现在你想说什么?

3、与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感受吧(学生同桌交流)

4、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的感想告诉大家?

生1:时间很短暂,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在校时间。

生2: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学生发言。感知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激发其管理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动机,同时也澄清了学习的目的。)

六、积累格言,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师:1、同学们都发现了,在校学习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与漫长的人生相比,它少得可怜。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时间里,我们应该怎样节约时间,好好地利用时间呢?(小组讨论)

2、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收获也一定很多,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指名交流)

生1:我利用早晨的时间来背英语单词。

生2:我利用节假日去学习舞蹈。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相信在以后地学习与生活中,同这们一定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用时间。

4、讨论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刚说:“今天的事做不完明天再做,只要完成就行了。

小丽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她说:“这叫抓紧时间,学习娱乐两不误。”

小宁跟小军约好七点钟到他家作小制作。小宁抓紧时间预习功课到7点差6分,走到小军家正好是7点。

5、从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了时间的珍贵,从而写了一些鼓励大家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谁知道都有哪些?

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生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老师这有一些,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投影出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不异于谋财害命的。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做成漂亮的书签,夹在书里,或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让它随时随地的激励我们珍惜时间吧!

七、合理规划,利用时间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活动已接近尾声了,时间这么短暂,时间又这么宝贵,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时间是宝贵的,它一去不复返。

生2:我知道了要好好利用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师:很高兴和大家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老师也是快乐的收获者,谢谢大家!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珍惜每分每秒,与时间比速度,向时间要效率,做时间的小主人。最后就让我们在一孩子们,加油!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医生跪下,哀求时光来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是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