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逢大事有静气”
出处
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出处
这一天,曾国藩带着
3、“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释义:
如果不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便只能与禽兽一般为欲望所控制。只关心付出多少,不关心结果怎样。
出处
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跟了唐鉴一段时期,尤其在通读了他的《畿辅水利》一书后,曾国藩看出这位理学名臣并不是埋首故纸、空谈心性的书呆子,而是关心民瘼、留意经济、学问渊懿,亦不乏谋略的能吏。同样,唐鉴也知道曾国藩是老成深重、极有心计的干才。以后,唐鉴、国藩师生之间往往探讨程朱之学少,推究兴衰治乱的历史多。
4、“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释义:
无论是处世还是用兵,平时深藏锋芒,关键时果断出手,出手便能解决问题。
出处
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军前,有人赠予曾国藩一口家传古剑,他的岳父欧阳老人说:“涤生(曾国藩字)今日喜得宝剑,老夫也高兴。老夫十分喜爱旧日读过的一首古剑铭,现把这首古剑铭送给你,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曾国藩听完这首古剑铭后,明白岳父的深远用意,十分感激地站起来说:“国藩牢记在心。”
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释义:
赞扬别人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要在私底下。
出处
曾国藩率湘军攻占武昌后,六弟曾国华带领在湘乡招募的五百勇丁来到武昌。曾国藩见到这个出抚给叔父的`六弟,心中很是高兴。四个弟弟,他认为最有出息的便是这个为人倜傥雄奇的六弟。于是亲向六弟传授带勇识人的
曾国藩知道弟弟的脾性,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话,望弟切记。”
国华望着大哥,诚恳地说:“请大哥赐教。”
“这两句话是: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国华点点头,轻轻地重复一遍。
6、“打脱牙和血吞”
出处
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由衷地佩服。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记忆犹新。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外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楚。一个基本认识已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辱发愤,徐图自强。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释义:
世界上能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被逼或者被激出来的。
出处
容
“纯甫,我知道你有难处。”曾国藩从“尽力办好”四字中,已知容
8、“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释义:
文坛和官场是有差别的,认识不到这两者的差别,多半会一败涂地。
出处
曾国藩
“不见得。”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
“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呢?
“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谅的少。若让船山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离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说,“
9、“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释义:
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出处
湘军之父罗泽南也是湖南大儒。与曾国藩情同手足,他在武昌城下中弹兵败,临终写信给曾国藩,提及:“近年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今将远别,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万语千言,难以倾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10、“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
出处
康福(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
曾国藩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
“我也想过。不过我想,只有我们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执子的人。”康福笑着说。
“不是的。”曾国藩摇摇头,凝重地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
“别人是谁呢?”康福睁大眼睛问,“是皇上吗?”
“皇上有时是执子的人,有时又是被执的子,说到底皇上也是棋子。”曾国藩两眼望着空空的纹
“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康福追问。
“冥冥上苍!”曾国藩苦笑着回答。
1、当我正视人生时,无论道路多么艰辛,或者多么顺达,我都能正视自己。人,应不拘一格:如拘于一格,岂不成了囚。
2、幸运女神的微笑永远只赐给那些经受了冷峻和寂寞的考验,最终获得成功的孤独之魂。
3、科学把人类生存的规律简化到可怕的程度;一方面让你受尽人间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命令你作乐。
4、十六岁的世界,十六岁的梦。十六岁是诗的年华,梦的年华。是人的一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十六岁,渴望友谊渴望理解……但必须记住,一切要经过自己的努力。
5、人和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6、所谓友情这种东西,存在于一切人的生活中,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那他可能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
7、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那种有力量摆脱形形色色的欲望,只献身于一个目标的人,才是自由的人。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生命无往而不胜,生命总是战胜一切!
8、错误与失败是前进不可缺的训练课程。——查宁
9、永恒——为造福于人类而努力奋斗的一生。
10、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高士其
11、人的品格,应像玉石那样——坚贞、赤诚。
12、心中的帆既已升起,那么就别让它降落。
13、知识是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努力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14、不言之言,闻于雷鼓。——管子
15、知识是一片大海,海里有许多珍奇异宝,只有勤劳的渔夫,才能捞到。
16、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英国]塞缪尔·约翰逊
17、内心的感情彼此交换才称得上真诚的友情。
18、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一德漠克利特
19、社会这个大自然,也和大自然本身一样,是十分健忘的!
20、不怕打破旧的,大胆建设新的。
21、成功是诱出所有人的坏性情,而不成功培养善良的性情。——希尔泰
22、人生的价值体现在时刻提醒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我,创造自我。
23、我们常常把我们的明天预支了来偿付我们昨天的债务。——纪伯伦
24、希望是一种对于未来光荣的预期。[意大利]但丁《神曲》
25、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法国]乔治·桑
26、好人一生平安。我相信[xx]年后,我们还会相聚在你的生日晚会上。
27、执教国际米兰,我感觉自己有些像罗宾汉。即使耶稣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对我又能要求什么呢?"
28、东西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要等着别人给你创造。
29、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过一个人,就会知道,要真心祝福她跟别人永远幸福快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30、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31、友情和爱相同,或许由于短暂的分隔而增加,但也可能因长期离别而遭破坏。 [英国·作家]约翰逊
32、朋友的酒宴可以不赴,替朋友分忧解难则必须不请自到。 佚名
33、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34、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35、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朱文奴
36、不是因为漂亮才喜欢,而是因为喜欢才漂亮。——欧洲谚语
37、美貌和智慧很少结合在一起。——佩特罗尼乌斯
38、不是血肉的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的相通使一个人有权利去援助另一个。——柴可夫斯基
39、无论生活给与我的是什么,我永远都不会放弃。不懂得珍惜的人生,我们是难以容忍的。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人生如此而已。
40、充实能产生长久的快乐。
41、自得其乐,善于娱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42、没有遗憾的人生,就不是精彩的人生。
43、敬自己的岗位,品自己的人生。
44、一丝不苟,严谨治学。
45、没有艰苦劳动,就没有科学创造。
46、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的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这就告诉你一个道理,遇到问题不要蛮干,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寻到开锁的那把"钥匙"。
47、不去亲身体会,通过讨论解决一个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什利布里连特
48、给自己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趁着自己还年轻,趁着自己还有活力,好好的拼搏一把!让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相信自己!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
49、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你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
50、中国平安,平安中国。
51、人相当的容易沦落成一坨冲不走的坚强大便,无论你按多少次水箱按钮,它总是回旋一通,悠闲地停在你的眼前。
52、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如果你想要过得快乐,那就要学会随和,幸福就是自己的一种愉快的心理状态和感受。
53、活跃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时机,消极的人在每个时机中都能看到某些忧患。
54、小时辰是只要有好工作产生,就认为很幸福! 長大了是只要沒有坏事产生,我们就认为很是幸福!
55、孔子是这样教诲我们的。宽容:要"既往不咎"。明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正直:义不容辞。大胆:由于"勇者不惧"。有控制:由于"矫枉过正",诚信:言必信,行必果。修身:德不孤,必有邻。善良:君子,成人之美。控制:欲速,则不达。英勇:有杀身以成仁。逾越:临危不惧于师。
56、放下该放下的是无奈;放下不该放下的`是无能;不放下该放下的是无知;不放下不该放下的是执著。有时候执著是一种重负或一种伤害,放下却是一种美丽。
57、新进员工没有所谓的原创性,只要记得谦虚这句话,模仿自己真正欣赏的人就好。
58、读书最大的成功,就是让人读完放下书后去采取行动。
59、略过报纸上的坏消息,试着把重心放在更广阔的经济与社会趋势。
60、如果连C计划都盘算好了,心里就会踏实不少。
61、走向最远的方向——哪怕前路迷茫;抱着最大的生机——哪怕日暮途穷;坚持最强的意志——哪怕龙潭虎穴;做好最坏的盘算——哪怕从头再来。
62、每一个光明的过去都有一个痛苦的未来。
63、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好以为自我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64、人生是一首歌,音符是我们的翅膀,需要我们展翅飞翔!
65、跟着冬天走下去,春天就不远了。
66、追求幸福比幸福本身更幸福。——作者:霍旭文
67、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的时候,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我的希望是想确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了一些。
68、我以刘姥姥的模样进入社会这个"大观园"摸爬滚打,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以王熙凤的姿态坦然回乡。
69、生命里有陆续串的选择。常常彷徨在十字路口的人,是因为从不会记住来时路的决议。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6、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1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1、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2、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4、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15、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1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1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18、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1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0、开卷有益。——赵光义
21、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3、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4、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25、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26、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7、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28、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29、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30、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3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8、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39、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40、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1、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彭兆荪
42、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43、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44、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45、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46、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4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48、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颜之推
49、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50、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炎武治学原文
作者:全祖望
凡先生之游(1),以(2)二马三骡载(3)书自随。所至厄塞(4),即呼老兵退卒询(5)其曲折(6);或(7)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8)坊肆中发(9)书而对勘之。或(10)径行(11)平原大野,无足(12)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13);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14)书而熟(15)复之。[3](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出外游历。先生,指顾炎武。
(2)以:用
(3)载:驮,运载
(4)厄塞:险要的关口。
(5)询:询问
(6)曲折:详细情况。
(7)或:有时。
(8)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对勘:核对校正。
(9)发:打开
(10)或:有时
(11)径行:直接行走。
(12)无足:没有值得。足:足以,值得
(13)诸经注疏:各种儒家经典著作及注释疏证。
(14)发:打开
(15)熟:仔细认真。
译文
凡是顾炎武出外游历,都用二匹马三头骡子驮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退休的差役和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时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到店铺中打开书,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走在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记诵各种经典的注解疏证;有时有所遗忘,就到店铺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反复看它。
启示
1、学习要重视实地考察,尊重有实践经验的下层人士,不要迷信书本。
2、学习要认真严谨,要温故知新。
3、学习要一心一意,主要是态度。
4、研究学问,态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