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原子空间与数字空间格言 正文

原子空间与数字空间格言

时间:2025-05-15 10:01:54

1、一切随心,用心去感悟空间。

2、生活是创意的来源,创意源于文化,创意源于自己。

3、将设计融于人性,将家居带入悠闲自在的情境。

4、设计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设计是一种追求品味的生活概念。

5、让灵感自由释放,创造一个心灵渴望的空间。

6、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是为了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7、设计是一种感受、一种心态、一种舒适的、开心的生活方式。

8、设计就是空间、色彩、设计回归本位。

9、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10、设计就是着重于点、线、面的灵活运用,把整个环境营造出家的温馨。

11、椅子不光要讲功能,还要创造一种景观。

12、形式追随功能。

13、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14、一切设计由概念出发,围绕功能进行细节设计。

15、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

16、设计是包括功能、材料、工艺、造价、审美形式、艺术风格、精神意念等各种因素综合的创作。

17、持之以恒的学习是设计的来源,责任感是设计的原则,而灵感是设计的升华。

18、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

19、合理划分空间,让设计融入生活,营造自然,品味,格调。

20、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谐,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缔造完美!

21、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而设计则可以改变人和环境。

22、用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让设计与生活互动。

23、装饰的灵魂是设计,设计的灵魂是文化。

24、设计就是以人为本,遵守自然法则,缔造经典家装。

25、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人的生活品味。

26、一个愉悦的空间、一种尊贵的生活、一方独享的天地,都在这里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27、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28、一尘不染、素净澄明。用平静的.心灵看世界,利用淡淡的家具布局把原有的空间净化,把气质和品位含蓄地表现出来……

29、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最具灵性的空间。

30、用有限空间,做无限设计,成就梦想之家。

31、注重空间的运用,精于灯光营造室内气氛,运用现代手法与传统元素融合引入室内设计。

32、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33、装饰美的享受是属于客户的,创意的快乐是属于设计师的!

34、勤于沟通,重于大局,微于细节,贵于专业。

35、设计是恒久的,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

36、室内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37、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38、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的环境的再创造。

39、室内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40、自然品质的物质家园不是简单地将自然要素引入室内,而是结合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创造性地营造。

41、室内设计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客户生活的基本需要。

42、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

43、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

44、因生活而设计,因设计而美好。

45、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46、创造未来,领选于时代潮流。

47、人为生活而设计,设计为生活而存在。

48、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的存在。

49、原来设计真的可以改变生活!

50、当人们的空间被各种物质挤压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本质,我们要去掉一切虚假的、表面的、无用的东西,而剩下真实的、本质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因而得到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舒适、更多的效率、更多的美....

一、理论基础

力 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

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

热 学

1、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3、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4、液体的性质

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5、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6、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

7、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对流和辐射。

8、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 学

1、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场强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等势面。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电容器的连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介质的极化。介电常数。

2、恒定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4、磁场

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匀强磁场。

安培力。洛仑兹力。电子荷质比的测定。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5、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数。

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和滤波。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 学

1、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2、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

3、光的本性

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

2、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裂变和聚变。

基本粒子。

数学基础

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

二、实验基础

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2、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有的包括选用)下列仪器和用具: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停表。温度计。量热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万用电表。电池。电阻箱。变阻器。电容器。变压器。电键。二极管。光具座(包括平面镜、球面镜、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内)。

3、有些没有见过的仪器。要求能按给定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例如:电桥、电势差计、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4、除了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可安排其它的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些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应超过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论基础),而所用仪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围内。

5、对数据处理,除计算外,还要求会用作图法。关于误差只要求:直读示数时的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做严格的要求);主要系统误差来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要扩及到课外获得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1.重力

物体的重心与质心

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心:物体的质量中心。

设物体各部分的重力分别为G1、G2??Gn,且各部分重力的作用点在oxy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xn,yn),物体的重心坐标xc,yc可表示为xc=?GxGiii=G1x1?G2x2???Gnxn?Giyi=G1y1?G2y2???Gnyn , yc=G1?G2???GnG1?G2???GnGi

2.弹力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 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串联后的劲度系数可由111=+求得,并联后劲度系数为kk1k2

k=k1+k2.

3.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可用公式F m=μ0FN来计算。FN为正压力,μ0为静摩擦因素,对于相同的接触面,应有μ0>μ(μ为动摩擦因素)

摩擦角:若令μ0=Fm=tanφ,则φ称为摩擦角。摩擦角是正压力FN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合力FN

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

4.力的合成与分解

余弦定理:计算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F

F=F1?F2?2F1F2cos?

φ=arctan22F2sin?(φ为合力F与分力F1的夹角) F1?F2cos?

三角形法则与多边形法则:多个共点共面的力合成,可把一个力的始端依次画到另一个力的终端,则从第一个力的始端到最后一个力的终端的连线就表示这些力的合力。

拉密定理: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任一个力与其它两个力夹角正弦的比值是相等的。

5.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力矩:力F与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即M=FL,单位:N·m。

平衡条件:力矩的代数和为零。即M1+M2+M3+??=0。

6.刚体的平衡

刚体: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大小都不发生变化的力学研究对象。

力偶、力偶矩:二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不在一直线上的平行力称为力偶。力偶中的一个力与力偶臂(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叫做力偶矩。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偶的合力偶矩等于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0;对任一转动轴合力矩为零,即∑M=0。

关于原子的知识点总结

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通过上面对原子的构成知识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棒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习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