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道家与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开出一剂良药,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5、她喜欢把打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干净净的,他却很随便,东西乱扔。他们吵架了,她离家出走。她想:这次回去,家里一定被他弄得不成样了。他因为习惯了,家里还是整整齐齐的和原来一样。当她打电话来说:她要回来了。他跳起来,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她进家:我就知道家里会成这个样子。他说:所以不能没有你呀。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过街桥下车如流水,前灯橙黄,尾灯樱红,从桥下闪闪而过。东单街上的大小专卖店灯火通明,不远处的大厦顶上霓虹旖旎,它们是大小不等的船只。而路口一角,高耸的麦当劳金黄的M标志,便是指示航道的灯塔了。在桥上可以隐约望见我的学校,青瓦铺顶,飞檐吊角,鬼影憧憧。世界上著名学府多建在城市边缘,不出世也不入世,仿佛道家对欲望的态度:若即若离,毋助毋忘。我的学校建在这里,仿佛把和尚庙建在秦淮河边,色空之间,一塌糊涂。《万物生长》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道家有句话叫做大则远,远则逝,逝则返,这又是时间与空间的整个的统一。可是最要紧的,你看这个远、逝、返,还是个时间的东西。这一句话就讲尽了最高的艺术。大则远,远则逝,逝则返。逝,消逝了,没有了,逝则返,又回来了。最美的菩萨的雕塑,或者希腊的雕塑,或者是达芬奇的名画,都给你这个感觉。傅聪
1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3、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14、何为其然也?众人惑之,水本柔,众人皆知也。然水之坚,鲜少闻之。水诚乃坚硬之物,道家曰:攻坚者,莫胜于水,故吾以为;水亦坚也。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8、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3、好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根与翅膀。根就是要他们知道家在哪里。翅膀就是远走高飞并能运用所学会的知识。
2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7、道家哲学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的起点,它的学说博大精深,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是极其之广的。
2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1、吸风饮露: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3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3、他用笔坦然利落,一挥而就,从而显现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34、师父首先注意到天气非常美好,她说这意味着上帝赐予我们许多加持,接着并表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更多加持,尤其在前一阵子美国遭到严重的打击时,更是需要上帝的加持,师父说这也就是道家否极泰来的道理。
3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7、摘要游艺本是儒者历练性情与德业的重要科目,却被道家庄子视为雕虫小技。
3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3、大学时期有一位东方文明史的教授,他使我对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的丰富内容有所了解,同时也使我萌生了一个不可名状的中国梦。
4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6、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这是道家的智慧。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学而思,则智如江河不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儒家的智慧。悟道明心,转识成智,善念如流,佛境自至。这是佛禅的智慧。
4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8、治人事天,莫若啬。
49、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言俗缘之未脱;儒云致一,释云三昧,道云贞一,知奥义之无穷。
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1、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
5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4、壶中日月: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5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6、知白守黑的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5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9、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60、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讲解脱的。举这些例子,你说菩萨在哪里?不一定在庙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会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萨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听闻佛法的人,却做不到。社会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肃然起敬,他们真是菩萨。
1、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2、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3、 若白驹之过隙。
4、 临大难而不惧。
5、 刀刃若新发于硎。
6、 鉴明则尘垢不止。
7、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8、 不知其所以然。
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0、 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11、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12、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3、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14、 逐万物而不还。
15、 化腐朽为神奇。
16、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17、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8、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19、 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1、 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22、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23、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4、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25、 见笑于大方之家。
26、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2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28、 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29、 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30、 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31、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32、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33、 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34、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5、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36、 无迁令无劝成。
37、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8、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39、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40、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41、 君子之交淡如水。
4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3、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44、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5、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6、 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47、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8、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49、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50、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51、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52、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53、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54、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55、 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56、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57、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58、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59、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60、 鲁酒薄而邯郸围。
61、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2、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63、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64、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65、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66、 存己而后存人。
67、 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68、 游于羿之彀中。
1、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
3、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4、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
5、读书,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6、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张潮
7、读书赐予我们财富,哪怕是拿印度的全部宝藏来换,他也不会答应。对麦考莱也是一样,读书是幸福的重要条件。——爱德华·吉鹏
8、我认为,旧书看得越古越好,比如多看些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这对写文章是有好处的。就像你们做编辑记者的,要有好功底,就要多看些书。——冰。心
9、读书触类旁通博古通今,实践举一反三立异 标新。
10、科学如同大海,要求奋不顾身的拼搏。 兰道
11、读完一本好书,人会感到自己更坚强、更聪明、更正直。 ——苏德拉勃卡伦
12、书籍是科学的成果,但科学不是书籍的成果。——英。培根
1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宋·朱熹
14、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作者:(宋)司马光
1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作者:伊萨克·巴罗
1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7、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宋庆龄引自《宋庆龄选集》
18、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只有经过思考,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变为自己的思想。—— [英]洛克
19、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20、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别林斯基
21、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培根
22、书尤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23、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24、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
2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佚名
26、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27、读一本好书,就犹如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28、多数的数学创造是直觉的结果,对事实多少有点儿直接的知觉或快速的理解,而与任何冗长的或形式的推理过程无关。
29、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30、万事皆烦恼,唯有读书高。书从眼前过,知识全入脑。周礼天下先,礼仪之邦源。意深品自高,诗经与离骚。书山遍开花,诸子与百家。万花丛中过,书香满生活。世界读书日,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31、读书,无疑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就是实现理想的希望;希望将伴随你走上幸福的天堂。——穆尼尔·纳素夫
32、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作者:程颐
3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4、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35、阅读的意义不是说一定读一本书明白一个道理,有那么多道理好明白呢?明白那么多道理干吗就不犯错误了吗?——梅子涵
36、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
37、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作者:黄庭坚
3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者:笛卡儿
39、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40、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4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42、最爱项脊轩内读经典,最爱琼花阁里品人品。
4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生的伴侣,最真诚的朋友。
44、没有永远的博学,只有永远的领悟;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只有永远的学者。
45、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念书。——戚继光
4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很多高贵的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