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视天府好家规心得体会【篇一】
家风与家规属于家庭伦理道德范畴。何为风?礼仪、习俗、态度、举止、风气、风尚也。何为规?标准、法则、规定、章程也。家风就是家庭或家族所表现的一种传统的风气和风尚,包括其成员的思想、品德、情感、语言、礼仪、情趣、习俗、习惯、态度、举止等精神风貌和心理因素。家规则是家庭或家族为了建立、维持和弘扬家风所制定的,要求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守的标准、法则、规定、章程等行为规范,也叫家法。
家风有两大明显特征,即共同性和传承性。也就是说,第一,家风并不是一种个人德行,而是家庭或家族所有成员都深受影响并普遍表现的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第二,家风并不专指一时一事,它必须是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生活当中形成的并且能延续影响后代。不具备这两个因素,不能称为家风。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罗曼·罗兰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家风对人之重要影响的形象说明。家庭与家族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纽带的人类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组织。任何一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家庭里生活成长,其人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亦即受其家族家庭之家风的感染和影响。这种影响和感染既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弘扬与提倡,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教谆与要求,也是一种潜意识的熏陶和无形的塑造,是一种耳濡目睹、言传身教、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果。它既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良好的家庭自然家风高尚,高尚的家风自然英才辈出。家风不正,世风日下,当然也免不了庸才、废才、甚至顽劣之徒、不良之辈。盗跖曰:“盗亦有道。”在现代社会,有的家庭依赖乞讨盖房起楼,有的整个村庄依靠造假发财致富,影响他们的,就是一种以耻为荣的恶劣观念。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中华民族是建立在以家庭为社会本位的民族,家庭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希望和寄托,不仅有浓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而且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成家、保家、发家、兴家,是一代又一代无数炎黄子孙的梦想、追求与使命。因此,从古自今,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家风的建设,许多家庭家族均以拥有良好家风而自豪。北周庾信曰:“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北宋司马光曰:“习其家风。”南宋陆游在诗词中多次提到:“从来简俭作家风”、“春耕秋钓旧家风”、“诸孙玉立有家风”、“汝曹切勿坠家风”。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流传着许多有关古人家风建设的感人故事,如周公旦诫儿、孔鲤过庭闻训、孟母择邻而居、岳母刺字、包拯遗训、曾国藩持家教子等;同时还藏载有很丰富的有关家风建设的典籍,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在民间百姓千家万户当中,那些文字上或口头上的《诫子书》、《训子令》、《谕子规》、《教子经》、《示儿贴》等家风家规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数不胜数,以公开或秘密的方式在各个家庭、家族、宗族中世代流传。
四川卫视天府好家规心得体会【篇二】
何谓家训家规?家训家规就是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好代表这个家庭的人品好,受的教育好;家规不好,代表这家人的思想品德差,这一家的后代也就让众人瞧不起。家规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等,可以说都与家规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规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规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挖掘家规文化有利于公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利于知荣明辱、扬善惩恶,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
马鞍山是中部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该市在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始终将市民道德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类似于“好家训好家规”、“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好婆婆、好媳妇、好夫妻”等征集评选活动,用榜样力量构建道德新高地,营造“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礼让宽容”的良好社会氛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古往今来,有很多著名的家规家训为后人称颂,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营造良好的家风,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从而耳濡目染地引导孩子同样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1.
2.
3.天府好家规心得体会
4.党员干部《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5.党员关于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6.
7.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1
我市召开“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座谈活动,邀请全市50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参加座谈。市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谭志军出席座谈并讲话。
谭志军指出,廉洁自律不仅是对干部本人的要求,也是对其家属的要求。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家属要认清三种形势,走出三个误区,构筑三道防线,做清醒人、明白人、关键人。同时牢固树立家庭助廉意识,切实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员”,幸福家庭的“守护神”,共筑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座谈会上,市妇联向全市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发出“争当廉参谋、争当廉管家、争当廉内助、争当廉模范”的倡议,家属代表进行了现场承诺并集体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家属代表夏红萍表示,今后一定要以身边的反面典型案例为鉴,大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优秀文化传统,共建幸福文明家庭。
随后,全体干部家属集体观看了家庭助廉微电影,并前往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了警示教育。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2
近日,市纪委、市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主题活动。
鹤壁局积极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及家庭成员参与活动。一以廉洁家风、家训、家教为主要内容,发放倡议书,传播“重家教、正家风”的廉洁理念。二以家风清廉、家庭美德为主题,征集“家庭助廉”亲情
鹤壁局今后将继续大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优秀文化传统,共建幸福文明家庭,不断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3
为深入推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和好家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河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妇联决定,联合在全省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发现、挖掘、推介体现崇德向善、崇俭尚廉家风的“最美家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爱岗与爱家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升以德齐家、以廉保家的意识,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争做各行各业的廉洁表率。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据了解,“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从即日起持续到12月底,其间通过发出倡议、征集家庭故事、举办家训格言展、举办以“清风满家”为主题的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组织观看廉政豫剧《全家福》、《九品巡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共树良好家风的'优良氛围。
河南省从20xx年起,在遍布城乡社区的“妇女之家”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本次“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是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省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拾家规家训,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总结范文4
为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积极营造“尊廉、崇廉、助廉、守廉”的廉政文化氛围,适值“三八节”来临,当涂县妇联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庆祝“三八节”相结合,开展系列庆祝活动,传达“清廉勤廉,和谐家园”、“文明家园,和谐社区”、构筑家庭“护廉网”等廉政理念。
在20xx年度“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爸好妈”等系列评选活动中,当涂妇联把“廉洁”作为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针对公职家庭,对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廉政教育也一直在进行中,鼓励领导干部家属争当“廉内助”。该县妇联倡议,广大妇女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传承良好家风,争创最美家庭,努力在建设和谐当涂中,秀出美丽身姿,展出巾帼力量。
据了解,在3月3日召开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县妇联九届执委(扩大)会上,当涂县人社局妇委会等12个集体被授予“当涂县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丁珺等21名同志被授予“当涂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方玲玲等11名巾帼志愿者被授予“20xx年当涂县优秀巾帼志愿者”荣誉称号、马飞等52户家庭为评为“20xx年度当涂县文明和谐家庭”、王志英等15同志、王克珍等13名同志、尹亲芳等13名同志分别被评为当涂县“好爸好妈”、“好婆婆”和“好媳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