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礼记学礼中的一些格言警句 正文

礼记学礼中的一些格言警句

时间:2025-04-30 16:21:38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源远流长。秦始皇焚书坑儒,礼不得传。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广泛搜集那些记录和阐述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章,分别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注释后盛行不衰,成为通行本《礼记》,被列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中有许多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4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

5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的灾祸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

1、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2、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我。——高尔斯华绥

3、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4、礼貌建筑在双重基础上:既要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也不好把自我的意见强加于人。——霍夫曼斯塔尔

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7、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8、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9、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10、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1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1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重的东西。——冈察尔

13、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14、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1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16、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1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8、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9、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我的祖国致以可被理解的敬礼。——卢梭

20、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21、礼貌经常能够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2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3、礼貌不费分文。——拉丁美洲

24、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塞万提斯

25、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26、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2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28、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

29、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30、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就应个性留意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31、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32、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唐·吴兢

33、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34、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梭罗

35、咱们就应注意自我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我的.时候,也就应受得起。——刘少奇

36、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3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38、礼貌经常能够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39、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40、客套话如隔着面纱接吻。——法国

4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2、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43、礼貌是聪明的事,无礼是愚蠢的的。——德国

44、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礼貌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4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46、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齐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47、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4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49、礼貌之于人性如同热量之于蜡烛。——叔本华

50、礼貌不费分文。——拉丁美洲

51、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52、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唐·吴兢

53、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持续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5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55、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5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57、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领悟。——洛克

58、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证明智力的贫乏。——叔本华

59、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60、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我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埃里克

61、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洛克

62、凡人之因此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63、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6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65、客套话如隔着面纱接吻。——法国

66、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67、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6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69、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卿

70、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7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72、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73、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就应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能够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卢梭

74、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约翰·霍尔

75、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孔子

76、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77、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7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79、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我增强生活潜质。——池田大作

80、性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刻讲究礼仪。——爱献生

81、礼貌是博爱的花朵。——儒贝尔

82、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83、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培根

84、礼貌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85、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我。——高尔斯华绥

8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87、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8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8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0、礼节礼貌是琐事中的善行。——小威廉·皮特

91、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92、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93、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歌德

94、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95、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96、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97、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98、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99、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100、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

讲礼貌讲文明的名言警句1

1.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2.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3.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4. 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5.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6.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 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9.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10. 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11.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2.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13. 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左传》

14.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5.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16.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7.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18.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9. 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20.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讲礼貌讲文明的名言警句2

1.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3.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4.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5.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6. 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7.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8.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9. 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10.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1. 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1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3.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14.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5.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6.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17.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8.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19.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20.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